先有蛋,後有雞

2022-12-29 14:51:03 字數 1262 閱讀 1890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認為,先有蛋後有雞!

乙個也許屬於恐龍家族的「蛋」的基因發生突變,然後孵化成了乙隻雞;由此開始了蛋雞蛋雞的周而復始迴圈。

物種的進化與形成離不開基因突變,每乙個動物都是從乙個跟它相似的物種基因突變而來的。就如人類與猩猩擁有相同的祖先一樣,雞的產生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然而雞類是卵生動物,即使乙個「非雞」類動物,在進廢退法則下形態發生了趨向雞的改變,那也只是體細胞的基因改變,而不能引起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從而當這個「非雞」產生新的下一代時,由於遺傳是穩定的,除非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否側後代還是會顯現出他原來的形態,而不是顯現它趨向於雞的形態。

因此只有它的生殖細胞的基因發生趨向於表現為雞的形態的突變,這樣才能形成以後的第一隻雞,從而穩定的遺傳下去。

新達爾文主義是德國動物學家魏斯曼提出的,魏斯曼、孟德爾、德弗里斯和摩爾根等都是有影響的新達爾文主義者。

新達爾文主義認為獲得性狀是不遺傳的。它提出了「種質論」,即生物體是由種質和體質組成的。種質是生殖細胞,體質是體細胞,因此,新物種的形成是由種質產生的,二者不能轉化。

環境條件只能引起體質的改變而不能引起種質的變化,因此獲得性是不能遺傳的。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奧地利遺傳學家,他提出了「遺傳因子說」,即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是以自成單位的因子存在著。他們可以隱藏不顯,但不會消失。在減數**形成配子時,成對因子互不干擾彼此分離;通過因子重組再表現出來。

孟德爾的觀點說明了支配遺傳性狀的是因子,而不是環境。這也否定了達爾文獲得性遺傳的說法。

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荷蘭植物學家,他提出了「突變論」,他認為進化不一定像達爾文所講的那樣,通過微小變異(連續變異)而形成,他說變異可以是一種不連續的,由突變引起而直接產生新種。顯然,在德弗里斯看來,自然選擇在進化中的作用並不重要,只是對突變起過篩作用。

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6),美國細胞遺傳學家。他提出了「基因論」,他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從而確立了不同基因與性狀之間的對應關係。這樣也就可以根據基因的變化來判斷性狀的變化了。

摩爾根認為,生物的基因重組是按一定的頻率必然要發生的,它的發生與外界環境沒有必然的聯絡。並認為,這種變異一經發生就以新的狀態穩定下來。因此獲得性狀是不遺傳的。

現代分子生物學認為,是先有蛋中遺傳物質的基因突變,才有雞這個物種出現的可能。在生物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生物個體的生殖細胞的突變概率大於該生物個體的體細胞全部發生突變的概率。而在我們這個問題裡的這只蛋,就是受精卵,即兩性生殖細胞(配子)的合子,因此我認為先有蛋後有雞。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個困擾人們許多年的問題,是真問題,還是偽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有意義,它有答案嗎?經過我們五人小組自孜孜不倦的研究,現在終於有了答案。答案是什麼?且慢,聽我們娓娓道來。我們認為,古人之所以不能明確說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演化論,沒有掌握生物知識,不知道基因這回事。而我們...

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談起

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談起.txt如果青春的時光在閒散中度過,那麼回憶歲月將是一場淒涼的悲劇。雜草多的地方莊稼少,空話多的地方智慧型少。即使路上沒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賞荒蕪。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談起 乾坤草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人類爭論了幾千年,至今還是沒有定論。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個問...

先有「小」員工後有「大」企業

我們常說要員工有主人翁精神,我想前提是企業要拿員工當主人,沒有當主人的感覺哪來的主人翁精神?這次公司喬遷新辦公位址,大家都沒有講 喬遷 這樣文縐縐的詞彙,從每個人嘴裡出來的話,都是 搬家搬家 家 雖僅一字,但多麼難求!這次出差,在路上我一直考慮 搬新家了,換新顏了,如何讓員工心中更好地有 家 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