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簡答題知識點全彙總

2022-12-28 18:36:07 字數 4842 閱讀 8529

物理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最好拿分的是簡答題,但同時最不好拿分的也是簡答題,因為有好多學生,都不知道如何去回答物理簡答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羅列出來物理考試中可能會考到的簡答題,背會了,理解了,就再也不怕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廚房裡的物理知識

1.做飯時,廚房有很多「白氣」-------先是水汽化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公升的過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水沸騰壺蓋被頂起-------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壺蓋的機械能。

3.燒開水時,壺嘴附近幾乎看不到「白氣」。而是在離開壺嘴一定高度處可以明顯的看到撥出的「白氣」-------白氣是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壺嘴處溫度高接近於水蒸氣的溫度,水蒸氣不易液化,而一定高度處溫度低於水蒸氣的溫度,導致水蒸氣遇冷液化。

4.炒菜時,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溫的油中水便爆發性地汽化。這樣,周圍的油被帶得飛濺起來-------水的沸點低於油的沸點。

5.鍋鏟、手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炳都用木頭或塑料,木頭、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飪過程中不燙手。

6.爐灶上面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的對流,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遠離排風扇處壓強大,壓強差使廚房裡的油汙及時排出去,避免汙染房間。

7.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滿時,瓶口處有層氣體,它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的散失。

8.冬季從保溫瓶裡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常會看到瓶塞馬上往上跳一下,(有時會脫離瓶口掉在地上)。-------這是因為隨著開水的倒出,進入了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很快膨脹,壓強增大,推開瓶塞。

9.冬季喝剛出鍋的湯時,看到湯麵沒有熱氣,好象並不燙,但喝起來卻燙口,因為湯麵上一層油阻止了湯的蒸發,熱量的散失少,溫度不易降低。

10.夏天用我國南方一種陶土做的涼水壺裝開水,會很快冷卻,且比氣溫低。

這是因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滲透出來,到了容器壁外的水會很快地蒸發,蒸發時要從容器和它裡面的水裡吸收大量的熱,因而使水溫很快降低。當水溫降到和氣溫一樣時,水還繼續滲透、蒸發,還要從水中吸熱,水溫繼續降低,但因為水溫度低於氣溫後,水又會從周圍空氣中吸熱,故水溫不會降得過低。

11.磨刀時要往菜刀上灑水,因為刀與磨石摩擦生熱,刀的溫度過高時鋼鐵硬度會減小,刀口就不鋒利了,灑水後吸收了熱量,刀的溫度就不會公升得過高了。

12.刀刃磨的很薄——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13.炒菜時,很快就能嘗鹹味,而淹鹹菜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嚐到鹹味——炒菜時溫度高,分子運動快(擴散快)很快就能嚐到鹹味,淹鹹菜溫度低,分子運動慢,很長時間才可以嚐到鹹味。

14.當開啟啤酒蓋時,總會冒出一些霧氣,這是為什麼?——啤酒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且內部壓強大於外界的大氣壓強,當開啟瓶蓋時,二氧化碳逸出,體積變大,膨脹對外做功,本身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周圍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霧」。

15.高壓鍋的原理——利用了沸點跟氣壓的關係。

16.過年吃餃子是中國的習俗,煮餃子時,從水開餃子下鍋到煮熟後撈出的過程,有很多物理現象,請你說出你所知道的,並用物理知識解釋。

①將包好的餃子下於沸水之中,這時餃子將沉於鍋底,因為此時餃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餃子所受的浮力小於餃子的重力(二力合成,合力向下)

②沉在鍋底的餃子將會與鍋底直接接觸(由於生餃子很軟,它將與鍋底緊密接觸),形成區域性粘結,這時熱由高溫金屬直接傳遞,所以餃子雖在水中卻煮在鍋底,因此,下鍋後,就要用勺子背(力的作用面積大,物體所受壓強小)順時針(逆時針亦可)輕輕推動,使餃子在鍋中旋轉游動。(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③隨著不斷加熱,由於熱傳遞使餃子內部溫度公升高,餃子餡中的水蒸發形成水蒸氣,餡中的氣體(包括少量空氣)膨脹,使餃子的體積增大,餃子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也增大,所以此時餃子受到的浮力增大(阿基公尺德原理),浮力大於重力,餃子上浮。

④餃子煮沸後,往往需要點入幾次冷水阻止沸騰這種做法將使沸水放出熱量,降低溫度,而冷水吸收熱量,提高溫度(發生了q吸=q放的熱平衡過程),使最終溫度稍低於100℃,達到了止沸的目的,這樣使餃子表皮溫度降低了,但餃子餡的溫度仍較高,達到了煮餡的目的。⑤常言說:「開鍋煮餡,蓋鍋煮皮」也是這個道理,開著鍋時,餃子表面與外界空氣直接接觸,散熱快,溫度低於鍋內溫度,而餃子餡由於包在皮內,熱量不易出,還能保持較高的溫度。

二、汽車上的物理知識

力學知識

1.汽車的底盤質量都較大,這樣可以降低汽車的重心,增加汽車行駛時的穩度。

2.汽車的車身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3.汽車前進的動力——地面對主動輪的摩擦力(主動輪與從動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4.汽車在平直路面勻速前進時——牽引力與阻力互相平衡,汽車所受重力與地面支援力平衡。

5.汽車拐彎時:

①司機要打方向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②乘客會向拐彎的反方向傾倒——由於乘客具有慣性。

6.汽車急剎車(減速)時:

①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②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③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槓桿原理;

④用力踩剎車——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⑤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

7.不同用途的汽車的車輪還存在大小和個數的差異——這與汽車對路面的壓強大小相關。

汽車的座椅部設計得既寬且大,這樣就減小了對坐車人的壓強,使人乘坐舒服。

汽車快速行駛時,車的尾部會形成乙個低氣壓區,這是我們常常能在運動的汽車尾部看到捲揚的塵土形成的原因。

8.交通管理部門要求:

①小汽車的司機和前排乘客必須繫好安全帶——這樣可以防止慣性的危害;

②嚴禁車輛超載——a如果超載,在接觸面積一定,對路面的壓力過大,容易壓壞路面不,b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況下,超載增大了壓力,增大了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不利於行駛。c如果超載,質量過大,慣性會增大,給剎車帶來不便,易引起交通事故。

③嚴禁車輛超速——防止急剎車時,因反應距離和由於慣性導致制動距離過長而造成車禍。

④限制車距——前面的汽車由於緊急情況而剎車,後面的車剎車不及時由於慣性向前衝去易造成追尾事故。

⑤禁止人貨混裝——急剎車時,由於慣性貨物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容易掉下來傷到乘客。

9.簡單機械的應用:

①方向盤、車輪、開窗搖柄等都是輪軸。

②調速杆、自動開關門裝置是槓桿。

10.汽車爬坡時要調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時,降低速度,可增大牽引力。

11.關於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問題:參照物與運動狀態的描述問題。

12.認識限高、里程、禁鳴等標誌牌,了解其含義——a限速40km/h b里程到西大橋90 km c禁止鳴笛

聲學方面

1.汽車喇叭發聲要響,發動機的聲音要盡量消除(發動機上裝配消音器)——這是在聲源處減弱雜訊。

2.為減輕車輛行駛時的雜訊對道旁居民的影響,在道旁設定屏障或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

3.喇叭發聲:電能——機械能

熱學方面

1.汽車發動機常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它們是內燃機——利用內能來做功。

2.發動機外裝有水套,用迴圈流動的水幫助發動機散熱——水的比熱容大,水溫降低時可以從發動機上帶走很多熱量來降低發動機的溫度。

3.冬天,為防凍壞水箱,入夜時要排盡水箱中的水——防止熱脹冷縮的危害

冬天,為防凍壞水箱,在散熱器中加入酒精——酒精和水混合後凝固點大大的降低了,可以防凍。

4.小汽車的後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電熱絲——它可以防止車內形成的霧氣附著於玻璃上並凝華。

5.剛坐進汽車或有汽車從你身旁駛過時,會聞到濃濃的汽油味——擴散現象。

6.空調車車窗玻璃設計成雙層的——防止傳熱。

7.環保汽車使用氣體燃料,可減小對大氣的汙染。

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後鏡,交叉路口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防止車內物體在司機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擋風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為擋風玻璃相當於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於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三、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

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

1.自行車外胎為什麼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摩擦力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這是通過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自行車打滑。

2.剎車以後,自行車為何能停止?為什麼越是用力捏閘,車停得越快?

剎車時,閘皮與車圈間的摩擦力,會阻礙後輪的轉動。越大,手的用力越大,閘皮對車圈的壓力越大。產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後輪就轉動的越慢。

如果完全剎死,這時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就變為滑動摩擦力(原來為滾動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後,阻礙了自行車的運動,因此就停下來了。

3.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麼安鋼珠?

在自行車的前軸、中軸、後軸、車把轉動處,腳蹬處等地方,都安有鋼珠。

人們騎自行車總是希望輕鬆、靈活、省力。而用滾動代替滑動就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車轉動的地方安裝鋼珠,我們可以經常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離開,這樣就可以使摩擦力變得更小。

自行車的槓桿知識

1.控制前輪轉向的槓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槓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2.控制剎車閘的槓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槓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自行車上光學知識

自行車上的紅色尾燈,不能自行發光,但是到了晚上卻可以提醒司機注意,因為自行車的尾燈是由很多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鏡構成的,這樣在晚上時,當後面的汽車的燈光射到自行車尾燈上,可將射來的光線反回,且由於紅色醒目,就可以引起司機的注意。

壓強知識

車座作成馬鞍型,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騎自行車時的能量知識

1.騎自行車上坡時為什麼加緊蹬幾下?

為了提高速度,在人和車的質量一定時,可以增大動能,上坡時可以利用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提高山坡的高度。

中考物理複習專題 簡答題

1.我們知道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發出的。但有的時候,比如敲桌子時,我們能聽到聲音,卻看不到桌子的振動。你能想辦法證明桌子發聲時也在振動嗎?答 在桌子上豎立一支鉛筆,當用手敲桌子時,就可以看到鉛筆振動或倒下,由此說明桌子是振動的。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顆粒,當用手敲桌子時,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顆粒在振動...

建築環境學簡答題知識點

第一章思考題 2 為什麼炎熱,潮濕,寒冷和乾燥地區的建築樣式差別很大?要點 氣候,即建築外環境,是造成區域建築物形態不同的主要因素。炎熱 寒冷 潮濕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是造就不同建築樣式的主要原因,炎熱地區需要建築能夠抵禦炎熱的侵襲 寒冷地區需要抵禦寒冷的侵襲 潮濕地區則需要注意防潮。再者炎熱或者寒冷...

中考,初中物理知識點彙總

初中物理量 應用公式彙總 初中物理概念彙總 一 光 電 熱 力 1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2 聲音靠介質傳播,聲音在15 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 s,真空不能傳聲。3 聲音的三要素是 音調 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響度 是指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