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君華 結果的常識

2022-12-27 18:03:05 字數 1353 閱讀 3742

才華與結果是兩個不同維度的事情。如果非要把兩者比較的話,差不多是「黃瓜」和「老虎」的區別那麼遠。

我想近年企業招聘過程中的轉變可以說明這一點。在知識稀缺的年代,大學生是搶手的資源,所以好好念書,考到一些好的證書,基本上就是(潛在)結果的代名詞。所以從這個延續的慣性上,hr在招聘上大部分會看光鮮的簡歷。

但往往這也造成了後來的選用育留的後續流程的痛苦。原來那麼「好」的人,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呢」?

這個痛苦不是高學歷的人造成的,也不是低學歷的人造成的,與這個根本沒有關係。而是與這個人是不是心態上做結果的人有關係。但很遺憾的是,除非是有工作經驗的可以回溯一點點資訊,如果是招聘乙個優秀的應屆大學生,你從簡歷裡根本看不到商業要求的最重要的品質——結果交換。

那什麼是結果(業績)呢?

結果的背後,對於自己來說,是文化,是心態。就像無數「雞湯」(我並不反對雞湯)描述的真善美一樣,結果本身也是正能量。由此可以知道,不做結果就是負能量。

多簡單的常識,可大部分企業不是不懂,而是忽視它了。

在我們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在討論出發點與人的綜合善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當我們在綜合評估乙個人的時候,你卻因一件事情的好壞,要麼把人捧上天,要麼一棒子打死。這對誰又是公平的呢?

乙個問了十年的問題,今天再次提起:乙個員工好心幫忙,本不該是他的本職工作,結果幫忙的這件事情做壞了,造成了損失,應不應該處罰?

除了爭論以外,我真正想問的是,你在處理這個案例的時候有多少堅定,有多少無奈?入口錯了,越管越錯。

同樣我也提醒,管理是門科學。科學就有科學的邏輯。很可怕的是,我們在討論這個科學的時候,有人卻在此時討論所謂的「業績」——即便沒有這樣做,業績也很好啊。

從此無解。

結果的常識是什麼呢?

無非是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用「甲方」要求「乙方」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就會少很多玻璃心的抱怨,對結果到底是什麼的看法會更進一步。

亦無非是,在遇到任何難處的時候,保證底線的「賊不落空」原則。燒水發現柴火不夠了,不是添柴,而是倒掉一半水。開拓市場遇到難處了,賣不了100萬的專案,那賣個1000塊的產品也行啊。

0.1永遠大於0!

再公升級一下講,無非是幫助你的客戶做有效產出,只有讓客戶能更賺錢的,才是你要做的結果。

諸如此類,都是結果的常識,並不是高深的理論。可怕的是我們被訛傳了的「和諧」教育摧毀了我們自立的心態,「和氣生財」的本意並不是一團面上的和諧,而是真正的全方位綜合統效,當然這個問題要放在以後**了。

給企業的建議是,入口錯了,管理就錯了。只要企業這樣的商業形態存在一天,就得創造一天的結果,這不僅僅是常識,而是公理了。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創新模式,商業模式,管理工具,還是領導力方法,都繞不開這個最基本的結論。

當然,執行力從某個角度上來講是「知行力」,不知道「結果」並不怨誰,但你繼續故意選擇不去「知道」,就不太好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 做常伴書香的女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做乙個常伴書香的女人 海倫 凱勒曾說過 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愛讀書的人,無論走到 都是一道獨特的美麗風景,即使他貌不驚人,但優雅的談吐,脫俗的氣質,也依然讓人們的目光無法從他身上轉移開來。而愛讀書的女人,無論何時何地更是會給人一種與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