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為道 訪中國中醫研究院陸廣莘研究員

2022-12-20 09:03:05 字數 4264 閱讀 3909

正文: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說:「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指出中醫學是為人的生命健康生存、長生不息服務的方法和技術工具。

中國中醫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陸廣莘以其堅實的中西醫藥理**底,豐富的臨床、科研和教學經驗,洞悉學科本源的睿智和創造性的思辨能力,將中醫藥學的學術思想歸結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氣,用生生之具,謀生生之效」。最近記者就中醫藥的診療思想及特點,採訪了陸廣莘研究員,聽到了陸老獨到而精闢的詮釋。陸廣莘是中國中醫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曾為第

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頒發的**特殊津貼。陸老2023年1月生於上海,2023年開始拜家鄉老中醫為師臨診學醫,後從師於上海的陸淵雷、丹徒的章次公、武進的徐衡之等人,陸淵雷師的「發皇古義,融會新知」、章次公師的「新學邃密,舊學深沉」、徐衡之師的「心知其意,不為所囿」的治學精神與學術觀點,對他影響頗深。他2023年開始行醫,診治疾病療效顯著。

2023年衛生部在全國招考中醫藥研究人員,陸廣莘從60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被錄取的43人中的乙個,之後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學習五年西醫,畢業後分在**人民醫院工作,從事中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30年。其間曾為北大醫學院建立了中醫病房和設定了全國第乙個西醫院校的中醫課程,推動了醫院臨床各科更廣泛的中西醫合作。他在中西醫結合**急腹症、乙腦、小兒肺炎、肝炎、肝硬化、腎病、糖尿病等方面,注重理論,立足臨床,發表多篇文章,見解獨到,被諸多名家稱歎。

2023年

陸廣莘被中國中醫研究院聘為客座研究員,2023年調入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心實驗室任副主任,2023年任該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提出「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的命題,主持了「七五」期間的「脾津痰溼」和「肝血風瘀」兩大攻關課題,先後獲得多項部級成果獎。他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卷編委會副主任,是首批赴坦尚尼亞參加防治愛滋病研究的專家組成員,並多次應邀在台灣、香港、美國等地講學。人之本在於「生生之氣」

陸廣莘矍鑠而善思,形健而能辨。談到中醫藥的「生生之道」,陸廣莘說:「中醫藥養生治病追求的目標,是『正氣存內』的自我穩定和『邪不可幹』的生態平衡,所以中醫治病之道是恢復生態學,中醫養生之道是發展生態學。

中醫學重視人的『生生之氣』,這是人之本,也是中醫學的研究物件。」說到研究物件,陸廣莘首先從近代中醫藥與西醫在學術觀點上的衝突談起。20世紀初梁啟超說過一句話:

「中醫盡能愈病,總無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說中醫講不出治病的道理,胡適更敢斷言:「中醫不科學」,直至今日仍然還有人質疑中醫的科學性。

一些人尤其是西醫用疾病醫學理論模型及其直接對抗補充的療效觀來看待和研究中醫藥,認為中醫雖有療效但不是消除**、糾正病理、清除病灶的對抗性**,沒從**、病理、病位的疾病本質上去診斷疾病,所以是不科學的,從而使中醫多年來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解放以後中醫藥雖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一些人仍用疾病醫學的直接對抗療效**待中醫、研究中藥,結果導致了一些實驗的陰性研究結果,或發現雖然有些中藥有療效但不如西藥,或有些實驗結果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他們由此對中醫藥持懷疑、否定態度。有人用疾病醫學觀點和方法,對中醫

藥的療效和價值作出「現代科學方法」的證實和說明,企圖從中醫藥裡尋找針對**病理病位直接對抗補充的有效藥物和有效成分,可惜這種以「棄證就病,廢醫存藥」的中藥現代化,卻收效甚微。在目前的中醫藥現代化研究中,中藥西用、強調中藥有效成分和完全按照西藥研製方法進行的雙盲、隨機、對照等,也是運用西醫的疾病醫學觀點方法研究中醫藥的誤區。2023年美國科學家卡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揭示以農藥為代表的直接對抗和以化肥為代表的直接補充,帶來了對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化學汙染和生態破壞。

我們從農藥而反思醫學領域,發現近百年來大量使用化學合成藥的化學**,帶來與藥物有關的化學汙染,使人體不斷受到化學物質的衝擊,對人類產生了長期的不良後果,並造成與**目標相反的效果。其消除**的抗代謝性化學**,會很快出現耐藥甚至多元抗藥,這加速了病原體的變異,導致新病原和新的疾病,也使藥物加速淘汰,增加新藥研製的難度和費用;糾正病理的受體或通道阻滯劑的廣泛應用,出現了「受體超敏」現象,減藥停藥就反跳,這加重了內環境的振盪,加重了慢性病變和**的可能性;消除病灶的針對靶點的化學藥物長驅直入,加劇了體內的化學汙染,使抗原負荷過重,免疫應答錯誤,導致免疫超敏和自身免疫疾病增多;外源性的直接對抗和外源性的直接補充導致內源性激發作用和內源性的功能抑制;另外,有關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人類外周白細胞數下降1/3,男性精子數量和活動度顯著下降,人類的機體受到了重創,生存和繁殖能力在下降。這些給正沉浸於直接對抗和直接補充的人們敲了警鐘,提醒人類要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有必要進行深刻的反思,並積極去尋求新的適合人類健康生存的醫學模式和診療方法。

中西、西醫是兩個不同體系的學科,兩者有不同的理論和觀點。西醫以辨病為本,它有著重視環境因素的以邪為本的消極疾病觀和重視醫生診治手段的以工為本的對抗**,它是對抗醫學;中醫則以辨證為本,重視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癒能力,即人的「生生之氣」,認為證是人生生之氣的健病的出入資訊,它要調動人體內在的積極性,使人體恢復內外生態平衡,在天人之際中以人為本,在醫患關係中以病人為本,在邪正相爭中以正氣為本,在形神統一中強調「粗工守形,上工守神」,它是生態醫學。陸老對中西醫學診療思想的剖析,足見其學貫中西的功底、獨立不俗的見解和對中醫學的摯愛。

本立而道生

陸廣莘認為,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目前生物醫學模式正朝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從注重疾病控制能力向注重自我健康能力發展,從對抗醫學前進為生態醫學,這從而更加符合中醫藥學的診療思想。中醫學之道是中醫學的學術思想,是中醫學的發展觀念,它以人的「生生之氣」為依靠物件和發展物件,所以說中醫是生生之為道。那麼如何理解中醫學的生生之為道呢?

陸廣莘在其醫論專集《中醫學之道》中這樣說:「中醫學是養生治病必求於本為主旨的生生之道,是辨證論治地發現和發展人的『生生之氣』,是『聚毒藥以供醫事』轉化利用為生生之具,是通變合和謀求實現天人合德生生之效的健康生態的實踐智慧型學。它從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層次和關係出發,去把握人的健康和疾病互相轉化的規律及相應環境條件,發現和發展人的主體性開放自組織演化的調節及防衛抗病反應,作為醫藥的依靠物件和發展物件,並以此作為識別環境利害和藥毒的取捨標準,且對之轉化利用來助

人的『生生之具』,實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自我穩定和生態共演的天人合德的醫學目的。」對此,他解釋道,中醫學之本決定中醫學之道,欲尋出路必先求本,這個本就是中醫學研究的物件,即人的「生生之氣」,在其與環境非我的「利害藥毒」相互作用中,是天人之際的健病之變,並不侷限在疾病實體。中醫學的這一研究物件與西方疾病醫學有著本質的不同,中醫是研究人的「生生之氣」,西方醫學是研究「疾病」。

本之不同,道也不同,中醫研究的物件是人,所以中醫之術就是對人的「生生之氣」的生命活動、生存健康服務的方法技術工具。中醫學是從調節的層面上來理解和處理生命、健康、疾病等問題的,這不同於疾病醫學的直接對抗和直接補充。中醫用藥,不是直接消滅疾病,而是幫助機體戰勝疾病。

陸老在臨床上遵循這樣的原則去診治疾病,往往能收奇功。如陸老會診乙個高燒5日不退的青年人,曾用抗生素和退燒藥無效,用了激素後體溫短時下降,但很快反跳而公升高。陸老根據其體溫40℃、咽部有膿點、白細胞公升高等表現,認為這些症狀是機體對抗疾病的正常反應,說明機體正在奮力抗敵,此時不應打擊機體的正氣,而是應該幫助機體驅趕邪氣,並給邪氣乙個出路,所以他給開了一劑柴葛解肌湯和公升降散去大黃,結果體溫很快恢復正常。

這個病例就是充分調動人體「生生之氣」的很好例子。

陸老善於引經據典,言談抑揚頓挫。他說,中醫學的生生之道,要求從醫學物件的層次和關係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去發現人的「生生之氣」,有的放矢地去發展人的「生生之氣」,講求實效地謀求和實現天人合德的生態共演。「醫乃仁術」,中醫是生生之為道,所以就要能夠識別環境利害、藥毒和將其轉化利用為「生生之具」,以幫助人的「生生之氣」,實現自我穩

定和生態共演的「生生之效」。人的健康模型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自我穩定的生態和諧,中醫並不要求是「邪」的徹底消滅,認為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更沒好處。正氣存內主要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醫師的職責就應該是:識別利害藥害,「令民知所避就」,並進而能動地「聚毒藥以供醫事」,即化害為利、化毒為藥,以助人的「生生之氣」,為人的生存健康服務。醫生的**應「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只要達到「陰陽自和,病必自癒」,同時還強調「上工治未病」和「養生治病必求於本」。

記者最後請陸老談談對眼下正在全球肆虐的非典型肺炎。陸老說,中醫不僅是經驗醫學,而且有獨特系統的理論,運用其理論可以指導**新出現的病。非典型肺炎是病毒所致,病毒性疾病不一定把用抗病毒藥**視為惟一的或是最佳的方法,我們過去和現在用中醫藥**乙腦、B肝、麻疹等疾病時並不是必須依靠抗病毒藥**,而是重在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也即免疫和屏障功能,依靠人體完全的免疫反應以及群體人工免疫取得了較好療效,這是中醫以病人為依靠物件而非以疾病為**物件的結果,依此**,可以推之於百病而不惑。

在非典型肺炎的**上,目前尚沒有直接對抗、殺滅病毒的藥物,西醫也正是採取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方法在**,這進一步印證了中醫生生之為道的超前性和有效性。

即將結束採訪,陸老一再說,中醫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體現中醫藥學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中國傳統醫學的道與術

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中醫,幾千年來護佑著百姓的安康,近現代以來在西醫的衝擊之下,不斷被質疑,支援中醫的認為中醫是中華文化堊瑰寶,是要繼承的寶貴遺產,反對者認為中醫是偽科學,是和巫術一樣騙人的,效果不過是心理安慰,中醫面臨的處境頗為艱難。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中醫,如何對待中醫?凡事有道有術,道是相對穩定的...

中國xx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七必訪」制度

附件2 中國xx集團投資 七必訪 制度 第一條為維護公司職工隊伍穩定,積極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體現企業對職工的關心,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公司工會代表公司開展 七必訪 工作。七必訪 主要是 職工結婚必訪 職工生育必訪 職工生病必訪 職工喪事必訪 職工家庭糾紛必訪 職工長期出差必訪 職工意外傷害...

中國聯通和田分公司訪惠聚事蹟材料

為民服務真心實意謀發展 中國聯通和田分公司主要經營固定通訊業務,移動通訊業務,國內 國際通訊設施服務業務,衛星國際專線業務 資料通訊業務 網路接入業務和各類電信增值業務等,住吐格曼貝西村工作組,為和田地區派出單位,現有成員5人,均為男性,黨員1名。其中維族2人 漢族3人。年齡在45歲以上的2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