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下綠色的遙想

2022-12-19 09:21:02 字數 1475 閱讀 2694

驚蟄過後的三月,細雨霏霏,我就會想起鄉下的人們冒著初春的薄寒,扛著鐵鍬,在山野,在田間,刨下乙個個魚鱗般的樹坑,然後植下一棵棵樹苗,澆水,培土。植下一棵樹,也就植下了乙份綠色的遙想。

十年樹木。十年,如此的漫長,漫長的是一種期待。又如此的短暫,短暫的是一種成長。曾經的樹苗在人們的呵護下,穿越幾個年輪,就會綠蔭參天,成就了一片相伴於人類的綠色植被。

在人類繁衍到今天,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期待生態的改善,也許是球體環境的惡化,人類的生存對地球之「腎」與「肺」那樣的高度依存。與綠色相伴的生命總是那樣的鮮活和輕盈。當我們進入茂密的森林,突然就會感到身心愉悅,精神充沛,步履有所輕盈,這就是天然氧吧給於生命的最好的禮物。

河南欒川的伏牛山,因植被豐厚而聞名中外,當你穿越在遮天蓋日的森林中,在告別了那一株株千年牡丹,百年紅楓,十年野菊,不知不覺中攀登到了海拔3000多公尺的山巔,卻無氣喘吁吁的感覺,只是覺得被一種淡淡的濕潤而包圍,在這樣天然氧吧裡有足夠的養分供人們吸收。伏牛山有一位護林老人,年逾七旬,依然面色紅潤,步履輕盈,談吐滔滔。他說,只要於森林相伴,就會永遠年輕。

只要與綠色相依,生命就會常青。在一次次親歷和實踐中,回味著這句貌似調侃的哲言,竟然是那樣觸手可摸般的真實。

對於植樹人而言,一棵樹苗就是乙份牽掛,乙份期待。當你滿懷心願將它植入深深淺淺的樹坑的那一刻,乙份期待也就植根於心田中了。植下的苗,總是那樣的天真,散淡的不緊不慢,在那裡按部就班的吸收著自己所需的養分,孜孜不倦地將自己的根伸向土地的深處,讓自己幼弱的生命與深厚的大地默默的交融,並仰仗泥土形成一種成長的力。

幼苗與大地融合的過程,是那樣的和諧與美妙。大地總是在這樣默默無語,孕育了成千上萬鮮活生命的同時,也為自己織就了綠色的植被。

植樹人,總像母親哺育孩子一樣的富有耐心。經年守望和付出,為其澆水、施肥,從不倦怠,也從不急於讓那些羸弱的苗兒有參天的雄偉,抑或成為棟樑,只是把所有的期待默化為一種呵護。在漫長的呵護中,置身於山野的樹苗悄然伸展開了腰肢,日日吐出新芽,不斷長出枝枝杈杈。

此時的植樹人,為了讓幼苗成就棟樑之才,竟毫不心痛的砍去瘋長的枝杈,讓其茁壯成長。

數年光陰過去後,人們竟然驚喜的發現,曾經弱不禁風的樹苗竟然難於環抱,枝繁葉茂,自成一綠了。此時,植樹的人們也許蒼老了,蒼老的不能擁有和把持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空了。沒關係的,因為你眼前的這一棵棵參天大樹,把你曾經的期待與夢想成真了。

樹的每乙個年輪,無不印證著你經年的辛勞和汗水,回報予你的是一腔的滿足和欣慰。

我的一位老房東曾這樣說。再沒有比植樹的事情更有意義了,你的生命雖然日益的衰老,而你親手種植的樹苗卻日益茁壯,這就是對你蒼老生命的一種補償和延續。即便你過世了,總有後人提起你是植樹人。

我認識這位房東時他正值中年,每每三月,總要到方圓數公里的村莊,收購一些梧桐的根鬚,在自己的苗圃裡培育成樹苗,種在房前屋後,送給親朋好友,剩下的**,且二十年如一日。這位老人雖然過世,而每當人們看到一株株桐苗長成的參天梧桐,總會想起他忘我植樹的身影。這分明就是一位植樹人生命的延續,綠色的延展。

當纏綿的春雨在眼中濕潤,當驚蟄後的雷聲在天空作響,又乙個綠色的夢想,又一次在三月醞釀;又乙個綠色的希望,又一次在這個春日起航。

遙想過去的時光

今天早上的語文考試時,看著那個我和 藝術有個約會我不禁想起了過去的那段時光。12年過去了,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天真 活潑的小朋友了。我有著同齡人不具備的理事能力和世界觀,個人認為我的世界觀很全面,應該達到無限接近與大學生的地步,畢竟跟大學生接觸了那麼久了。還有那全面的思考能力。12年的歲月中,通過書籍...

「綠色教育」理念下的教師管理

綠色教育 是一種追求學校 教師 學生全面 和諧 人文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 自然 和諧 發展 如果在學校教師管理中堅持 綠色教育 的理念,倡導 生命因欣賞而美麗 氛圍因寬容而和諧 責任因自主而生成 以互信互諒為基礎,以公平公正為準則,以情感關懷為內容,以制度管理為手段,就能使全體教師在一種...

綠色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反思

作者 張廣玉 速讀 中旬 2016年第05期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 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