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世界與唯物史

2022-12-12 16:51:05 字數 3735 閱讀 1319

摘要:實踐觀點是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為認識提供了可能;使認識得以生產和發展;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人們的認識活動從總體上講是為了獲得真理,並用真理指導實踐,以獲得實踐的成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是具體的,是發展的,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辯證統一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

人類社會發展和人類活動也有自身的規律。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的解決是歷史觀問題的基礎和前提。

關鍵詞:實踐、認識、真理、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人民群眾

正文: 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觀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的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人們要改造世界就必須首先認識世界,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也總是圍繞著社會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現代科學雖然具有較大的相對獨立性,但歸根結底還是由社會實踐的需要所決定的。社會實踐的需要始終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

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人類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實踐創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和手段,使人的認識能夠不斷發展。

人類的科學認識已深入到宇宙的深處和基本粒子的內部,現代科學研究具有高難度和高精度的特點。沒有現代工業所提供的各種強大的物質手段和物質工具,如電子計算機、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測儀等,要從事現代科學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人們只有通過實踐實際地改造和變革物件,才能使物件的真實狀態、屬性、關係、本質和規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感覺器官直接地同物件相接觸,才能使物件的各種現象反映到頭腦中來,形成一定的直接經驗,並進而上公升到理性認識。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把認識看做是先於物質、先於實踐經驗的東西。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主觀自生的,是「內心反省」的結果,是心靈的自由創造物。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上帝的啟示或絕對精神的產物。雖然它們的說法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質上並沒有差別,都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反對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堅持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並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途徑。」認識運動是乙個辯證發展過程: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作為認識發展的總過程,不只是實踐到認識和認識到實踐多次飛躍的綜合,而且表現了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是指人們的認識過程既不是封閉式的迴圈,也不是直線式的前進,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公升運動。這個運動,從形式上看,表現為認識和實踐的反覆迴圈;從內容上看,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正是認識運動中實踐和認識的這種迴圈往復和無限發展,體現了認識的本質和一般發展規律。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人類的認識活動從總體上講是為了獲得真理,並用真理指導實踐,以取得實踐的成功。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

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對於特定的認識客體來說,真理只有乙個,它不因主體認識的差別和變化而改變。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雖然由於主體認識角度和立場、觀點、方法等方面的差異,人們關於同一客體的認識結果往往會有所不同,有時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這並不表明觀點不同的每個人都擁有真理。在任何情況下,對於特定實踐活動中的特定的認識物件來說,只能有一種認識是與特定的認識客體的狀態、本質和規律相一致的,這種認識就是真理。

承認真理是客觀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就真理的發展過程以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來說,真理又是絕對的和相對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同時又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絕對性即具有絕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

真理的相對性即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正確認識這一問題是解決其他社會歷史觀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結構,根據不同角度可以將意識劃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以及作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社會意識產生的最切近的基礎是人類的社會實踐,實踐的能動性決定了意識反映的能動性。

所以,社會意識根源於社會存在,是對以實踐為基礎的不斷發展變化的現實世界的反映。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確解決了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歷史觀革命性變革的基礎。唯物史觀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科學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觀的徹底破產。

依據這一原理,馬克思主義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分出生產關係,並把它當做決定其餘一切關係的基本的原始的關係,進而將一切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發展的高度,從而將社會形態的發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破天荒地破解了「歷史之謎」,從而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舊的社會歷史理論往往把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歸結為人們的思想動機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會歷史的真正奧秘。唯物史觀超越了唯心史觀,它沒有停留在「精神動力」的層面上認識社會歷史,而是透過歷史的表象,進一步探尋並發現了社會歷史深處的「動力的動力」:

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動力;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鬥爭、社會革命、社會改革等,在社會發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階級鬥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離開了階級鬥爭,就無法理解階級社會的發展。

「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動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

社會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規律作用的結果,不僅表現為通過革命實現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取代舊的社會制度,而且表現為通過改革實現社會的自我調整和區域性改善,即實現在社會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舊的社會體制的變革。

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的革新舉措。

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前進的過程相一致的。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過程中,人民群眾是順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係的願望的社會力量,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人民群眾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

評價歷史人物也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領袖,發揮領袖的作用。但不能誇大個人作用,搞****,否則只能損害領袖的形象,破壞群眾和領袖的關係,不利於領袖作用的發揮,不利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

世界現代史

世界現代史 形成標誌 開始 轉折 結束類 歸類 形成標誌類 1.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標誌著史達林模式的形成。2.1933年希特拉上台,集 與總理大權於一身,標誌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3.1936年日本軍部法西斯 建立起來,標誌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4.1939年9月1日,德國進...

世界古代史課堂教學與反思

一 課堂教學 在講世界古代史時,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筆者盡量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乙個幽默風趣 氣氛活躍 和諧平等的環境,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讓學生自覺 自發 自主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利用多 格言 歌曲等多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

世界現代設計史複習

一 填空 1 1953年聯邦德國一批設計教育家在烏爾姆市成立了德國戰後最重要的設計學院 烏爾姆設計學院,通過學院進行理性主義設計教育。2 從西柏林皮革面設計的探索開始,一批以西柏林為中心的設計家創造出乙個新的設計流派來,成為 新德國設計 3 早期的理工型設計教育史單獨進行的,其中最重要的實驗就是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