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第二章之物質世界與實踐唯物論

2021-03-04 09:34:37 字數 1044 閱讀 4170

凱程考研集訓營,為學生引路,為學員服務!

對於馬原的複習,除了全面鋪開了解基本知識點,還要加強對框架結構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凱程考研政治輔導名師針對馬原中的考點和歷年所考題型等進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這個內容當做複習的參考資料,提高政治成績!

一、物質世界與實踐(唯物論)

考點1 世界觀、方**和哲學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

考點2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1.定義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點撥: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經典表述,意識和物質的關係是哲學基本問題的通俗表述。

2.提出

恩格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哲學基本問題。

3.內容

(1)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2)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4.意義

為研究哲學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提供了一條基本的指導線索,為劃分哲學中的基本派別確定了科學標準。

5.理論性質

(1)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而必須回答的問題。

(2)劃分哲學中基本派別的依據。

(3)人類實際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考點3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上學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

(1)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

(2)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又可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1)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的,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馬原筆記第二章第二節

一 真理的客觀性 絕對性和相對性 一 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本身是主觀的客觀 普遍有效的 馬克思主義 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所謂正確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認識對客體本質和規律的符合 一致和接近。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與舊唯物主義真理觀的 符合論 的區別 它認為真理與客觀事物之間的符合關...

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二章要點

第二章微粒間的相互作用 化學研究中的分類思想 分類思想是根據物件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物件區分為不同層次的類別,把物件加以系統化,從而分類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章中通過原子間能夠以不同的型別的化學鍵互相結合,分子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原子形成的分子為什麼有不同的立體結構等的研究,很好地體現了化學研究中的分類思...

第二章電離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三 康普頓效應 1 當入射光子和原子內乙個軌道電子發生相互作用時,光子損失一部分能量,並改變運動方向,電子獲得能量而脫離原子,此種作用過程稱為康普頓效應。2 在入射光子能量一定的情況下,散射光子能量隨散射角增大而減小,相應地反衝電子動能將增大 在散射角一定的情況下,散射光子能量隨入射光子能量增大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