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007解答題

2022-12-11 06:06:04 字數 5232 閱讀 1563

1. 根據對世界存在方式問題的回答,可將哲學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派別。

錯誤。錯誤。(2分)對世界存在方式問題的回答,形成辯證法和形上學兩種觀點,(2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對世界本原問題的兩種解答。

(2分)該命題錯誤地將兩種劃分依據弄混。(2分)

可變形為「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可分為辯證法和形上學兩大對立派別」

2. 價值分配與價值創造不一致。

正確。(2分)價值創造屬於生產領域的問題,而價值分配屬於分配領域的問題。(3分)雖然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礎,但價值分配不僅僅取決於價值創造。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決定的,體現了一定的生產關係。(3分)

3. 在共產主義社會高階階段,人類已從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

正確。(2分)必然王國是指人受物支配的社會狀態,即人們在掌握客觀規律之前盲目受規律支配的境界,自由王國是指人支配物的社會狀態,即人們在掌握客觀規律之後自覺運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的境界。(3分)在共產主義社會高階階段,科技大發展,同人們相對立的規律將被人們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在大部分場合達到預期的結果。

(3分)

4. 共產主義社會,勞動已經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成為生活第一需要。

正確。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能力和勞動時間不在是分配消費品的尺度,因而擺脫了謀生的壓力,成為發揮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動。由於勞動不在是固定僵化的舊式分工中的勞動,由於勞動時間變短和不再需要超時勞動,也由於勞動過程所具有的高度創造性等,勞動不再是單調枯燥和具有強迫性的活動,而成為人們樂於從事的自我實現的活動,成為人生快樂的巨大源泉。

5.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正確。(2分)因為資本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而剩餘價值的創造必須依靠對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使用。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就是勞動,勞動不僅能創造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而且能創造出比勞動力自身更大的價值,即剩餘價值。

只有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才能被資本家購買、使用。(3分)

6. 剩餘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正確。(2分)在流通中,一定量的價值體現在不同的商品中,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即使是不等價交換,某人得到的正是別人失去的,價值總量也不會變。所以剩餘價值不可能從流通領域中產生。

但是,由於買原材料和銷售產品都要與其他商品生產者聯絡,所以剩餘價值的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3分)

7. 流動資本等於可變資本。

錯誤。(2分)流動資本和可變資本相對,而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相對,兩對概念劃分的依據不一樣,不能直接等同。實際上,流動資本不僅包括可變資本,而且包括原料、燃料和輔助材料等。(3分)

8.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

正確。(2分)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在發達的商品經濟階段,社會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得到極大提高,市場發育程度也隨之進入高階階段,有了完善的市場組織、裝置齊全的市場設施和明確有效的市場秩序,市場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3分)

9.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弊無利。

錯誤。(2分)經濟全球化由發達國家主導,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比如使它們的經濟受到損失,金融風險加大等,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也是一種機遇,比如在協調各國之間經貿政策的過程中促進了它們經濟的增長,在促進研究開發和開展技術競爭的過程中促使它們利用後發優勢爭取制高點,在實現規模經濟效益中給它們提供廣闊發展空間。(3分)

10. 堅持唯物主義也就是堅持辯證法。

錯誤。(2分)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辯證法則從聯絡和發展的角度看世界。前者是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一種解答,與唯心主義相對;後者是對世界存在方式問題的一種解答,與形上學相對。

(3分)由於劃分的依據不一樣,兩兩可以交叉。在哲學史上,既有形上學唯物主義,也有唯心辯證法。(3分)

11.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正確。(2分)一方面是共性: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其它任何形式的勞動過程一樣,都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物件進行加工的過程;(3分)另一方面是特殊性:

追求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生產的決定性動機,資本主義生產必須創造增值,即超過勞動力價值的補償的餘值。(3分)

12. 社會主義發展一帆風順。

錯誤。(2分)由於社會主義的成長要遭遇資本主義的激烈對抗,(2分)在當今社會還受到全球化的挑戰,(2分)同時,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需要乙個過程,(2分)所以,和任何事物一樣,社會主義的發展也會發生曲折。

13.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經濟形式,是一定條件下產物。

正確。1、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產品的生產者和經濟單位。各行各業的生產者為了滿足自身在生產和生活方面的多種需要,都要求互通有無,以取得對方產品作為生產資料或者消費資料,因為產生了相互交換產品的要求。

2、在私有制下,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私人占有,乙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產品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進行交換。私有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彼此發生經濟聯絡和相互交換產品時,要求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因而勞動產品便必然採取商品的形式,產品的生產和交換必然採取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形式。這種形式就是商品經濟。

1. 認識過程為什麼是反覆和無限的?

第一,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在主觀方面受到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限制,在客觀方面受到科技條件、客觀過程的發展和表現程度的限制;(5分)第二,從人們具體的認識過程看,經過多次反覆,在實踐中達到了預想的結果,就算完成了,但對於認識過程的推移而言,人們的認識運動還遠沒有完成。(5分)

2. 蘇聯模式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經濟方面,主要是以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為首要任務,重點發展重工業,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3分)在所有制結構上相應採用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排斥市場機制,完全採用行政手段,形成過度集中的指令性計畫模式;(3分)政治方面,主要表現為過度集權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2分)自上而下的幹部任命制(1分)和軟弱而低效的監督機制等。(1分)

3. 價值規律有哪些作用?

第一,自發調節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這個作用是通過**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的,即當某種商品生產過多時,商品**就**,供過於求,生產者就會把資源轉向其他有利可圖的部門;反之,當某種商品生產過少時,商品**就**,求過於供,其他生產者就會把資源轉入該部門。(3分)第二,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時間,獲得超額利潤,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分)第三,在經濟活動中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使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的生產者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使具有較低生產率的生產者被淘汰。(4分)

4. 寫出並解釋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

以公有制為主體,(2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分)具體含義是:第一,公有制包括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3分)第二,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

(3分)

5.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國家為什麼要對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

第一,國家調控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各部門協調發展,並通過國家為經濟的發展創造各種基礎條件;(4分)第二,國家調控是彌補市場調節缺陷的需要,市場調節主要在微觀領域發揮優勢作用,同時市場調節無力解決社會問題;(3分)第三,國家調控是國家經濟職能的具體實現,無論對內、對外都離不開國家的干預。

6. 為什麼說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而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的程度,要做這種檢驗,就要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絡起來加以對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顯然,僅僅停留在主觀範圍之內或只有客觀事物本身是達不到這一目的的。

(5分)其次,從實踐本身看,實踐作為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恰好具有將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絡起來加以對照的特點,即具有直接現實性。人們可以用實踐的結果與指導實踐的認識相對照,來判定後者的正確程度。

7.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第一,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生產資料公有,有計畫生產,消費資料按需分配;(4分)第二,沒有階級、國家和三大差別,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3分)第三,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3分)

8.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第一,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堅持理性認識對感性認識的依賴關係,就是堅持了認識論的唯物論。第二,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

只有使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質,滿足實踐的需要。堅持了這一點,就是堅持了認識論的辯證法。第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我們不應當也不可能把他們截然分開。

9. 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中國共產黨的概括)

第一,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第二,消滅剝削制度,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達到共同富裕。第三,對個人消費品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制度。

第四,在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建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政權,即無產階級**,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五,以馬克思主義為知道,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第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

10. 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貢獻

第一,社會主義開始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發揮出歷史作用,社會主義國家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注意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發展,並對資本主義國家造成壓力,迫使他們在改善工人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等方面做出一定讓步。

第二,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及其影響,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資本主義和霸權主義在全世界的擴張。社會主義力量積極參與國際政治活動,從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站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的立場,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社會主義力量堅定支援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時代潮流。社會主義的興起,促進了亞、非、拉美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沉重打擊和瓦解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縮小了資本主義力量。

第四,社會主義在當代引導著世界人民的前進方向。社會主義在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一貫立場,已經成為時代的一面旗幟,影響著世界歷史的程序,並在今後很長時間內引導著世界人民的前進方向。

1. 如何理解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2分)這兩對矛盾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並規定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著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的一般程序,推動社會向前發展。(3分)具體地說:

第一,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5分)第二,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一切歷史衝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也會影響和制約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5分)第三,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階級鬥爭和改革),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5分)

馬哲重點總結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 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一 世界觀與哲學基本問題 1 哲學基本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2 哲學基本問題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經常遇到的問題。人的認識改造世界的活...

馬哲 讀書心得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感受思想魅力,開啟智慧型人生 讀書活動 信科1001 王愛琳10271017 這部 我看了三遍,每次看的時候都淚流滿面,他們真摯而深切的愛情深深的打動了我。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原著講述了乙個痴情的女孩,因她深愛的男友意外身亡,心臟移植給另乙個男孩,由此引出的一段纏綿悱惻的感情糾葛。即...

「馬哲課」報告

調查報告目錄一 調查問卷3 二 調查目的5 三 調查物件5 四 調查內容5 五 調查結果6 六 調查分析7 七 調查總結8 關於大學生兼職調查問卷 以下均為單選 個人資訊 性別 女 男 專業型別 文史類 理工類 藝術類 你的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沒有兼職經歷,有做兼職意向 1.你是通過哪些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