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論在新聞分析領域的應用2019

2022-11-29 05:51:05 字數 5727 閱讀 6385

2011-18

一、簡析框架理論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被有的學者稱之為「研究媒介與民意關係的新典範」。20多年來,框架理論被廣泛引用,國內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論的文章也很多,呈現出一種開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國內全面介紹該理論的文獻卻並不多。

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對該理論做一系統的梳理,不僅包括框架理論的主要觀點,更重要的是該理論合理存在的理論假設和前提,對於正確應用框架理論,同時弄清楚框架理論與議程設定(agenda-setting)、顯化理論(priming)的區別和聯絡,顯得十分重要。

框架理論的理論假設

框架理論的理論假設(理論前提)來自兩方面的研究:巨集觀層面的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和微觀層面的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層面的研究主要來自黑爾德(heid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歸因理論假設人類不能理解紛繁複雜的世界,因此個人試圖從感官資訊中引申出潛藏的因果關係,因果關係即由誰來負責。黑爾德認為,歸因是觀察的行為和對此行動負責的個人或社會、環境因素之間的連線。

①也就是說,人們試圖對社會現象做出因果關係的判斷。高夫曼亦假設個人無法充分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為此,他們利用被稱為「主體框架」的詮釋基模②積極地對自己的生活經歷做出解釋。對於大眾傳媒來說,框架理論意味著在新聞媒介中存在不同的、用以觀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這依賴新聞記者使用的框架。

③換句話說,人們採用的框架的型別為實際描述事件提供了一條途徑。

認知心理層面的研究方法從個人層面分析入手,認為框架是個體處理和建構資訊的方法。這種心理層面的研究主要來自舍瑞夫(sherif)的參照框架理論(frames of reference)以及凱尼曼(kahneman)和特威爾斯基(tversky)的預期理論(prospect theory)。舍瑞夫假定個體的判斷和認知不僅受到認知或心理因素的影響,而且是發生在乙個恰當的參照框架下的。

④這裡的參考框架指的是「一套控制感性認識、邏輯評價或社會行為的標準、信仰或假設」。⑤正如沃爾特·李普曼所說,「置身於龐雜喧鬧的外部世界,我們一眼就能認出早已為我們定義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們也傾向於按照我們的文化所給定的、我們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⑥這就說明,對於大眾傳媒來說,存在著一種個體層面的框架會影響到媒介框架的效果。

凱尼曼和特威爾斯基考察了本質相同的一組資訊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或呈現,將會如何影響人們的選擇和他們對選擇的評價,即所謂的「框架效應」,即同一組資訊經由不同的表達導致不同的決策選擇,⑦這種框架效應是其預期理論所**的現象之一。預期理論的基本原理是,人們採用不同的認知框架來體驗現實(表現為價值函式,即對回報預期的心理感受),並根據這種框架採取行動(即做出選擇),從而建構出特定的現實(即選擇的後果)。但是人們在考察某一具體問題時,可能會超越某一框架,或採取不同的框架對現實做出不同的選擇。

⑧框架理論的主要觀點

由前面的理論假設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架構分析的社會學和心理學淵源。那麼,框架分析到底屬於哪一範疇的研究?威斯康星大學的scheufele教授認為,框架分析既不是乙個發育完全的理論正規化,也不是乙個連貫一致的研究方法。

更準確地說,框架分析是話語分析領域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方法,儘管有時會出現部分的矛盾。⑨也就是說,框架分析從屬於話語分析的範疇。目前,我國國內的許多研究就是在此範疇內展開的。

迄今為止,研究框架理論的學者很多,例如erving goffman,tuen van dijk,william gamson等。但是,對框架理論貢獻比較大、人們經常援引的要屬美國社會學家歐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一書中,把學者們對框架理論的分析和研究進行了理論上的鏈結。

他假定「人們對某一情景的定義是建立在與組織原則的協調一致上的,這種原則操縱著事件以及我們對這些事件的主觀捲入。」⑩在此前提下,高夫曼**人們建構某特定現實所遵循的規則,關注人們如何建構現實一隅(one realm of reality),或「意義的乙個特定範疇」(one finite province of meaning)。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傳播層面的資訊,是傳者提供給受者應當如何理解符號的詮釋規則。

高夫曼的「架構分析」部分地建立在這種元理論的基礎之上,他指出,人們的日常活動隱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詮釋框架,它在特定行動場景下意義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變得具有某種意義。⑾

台灣學者潘忠黨認為,高夫曼的「框架分析」就是乙個關於人們在建構社會現實過程中如何交往的研究領域,包含以下幾個觀點:1.社會現實是人們經過社會行動和互動而建構的。

架構分析是對人們如何建構社會現實——裁選和詮釋現實生活的某一部分,將之置於某特定意義體系內——的分析。2.社會現實的建構源自建立共同生活場景的需要,通過交往互動發生,並在此過程中實現社會現實的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即由相互主觀而構成的外在性)。

架構分析考察的是人們如何遵循話語或敘事建構的某些具體規則展開交往行動,從而實現在具體行動場景下對情景的共同定義。3.發生在現實的政治經濟場景中,這種建構現實的話語或敘事活動表現為話語的爭鬥(discursive contestation),即討論和爭辯。

架構分析必須考察爭鬥的過程,並在規範和經驗兩個層面同時展開。4.在公共領域發生的話語爭鬥,亦即架構的過程,是民主社會中人們公共生活的核心組成部分。

架構分析就是考察人民如何展開公共生活,它是在廣義的政治傳播研究領域研究商議民主的一種重要分析手段。⑿可見,潘忠黨是基於社會建構主義的基本思路,以政治經濟學的視角,結合現代社會公共生活、商議民主等觀念考察架構分析,認為架構是這樣乙個過程:在社會交往中,人們通過話語的途經,形成並交流對現象的認知,建構共享的話語環境(discursive environment),使得公共生活得以展開。

其他學者如美國學者甘姆森(gamson)可能是迄今引用框架理論最重要的研究者,他曾指出,「框架乃是人們組織事務的原則,其功能在於提供人們整體性的思考基礎,針對一連串的符號活動發展出中心思想,建構其意義。」他把「框架」的定義分為兩類:一類指界限(boundary,如攝像機的鏡頭)之意,可引申為對社會事件的規範;另一類則指人們用以詮釋社會現象的「架構」(building frame),以此來解釋、轉述、或評議外在世界。

前者代表了取材的範圍,後者則顯示意義的結構,是一種觀察事物的世界觀。⒀

然而,「框架」也有其反面的內涵,即人們常說的「習以為常」,因為熟悉客觀世界的某些事物,而習以為常地以此為架構,因而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框架界限以外的真象。「框架的正面意義固然在於協助人們思考或整理迅息,但另一方面,框架也成為人們意識形態或刻板印象的主要**,『框限』了主觀認知世界的活動,具有負面效果。」⒁

新聞框架分析

那麼框架理論具體到新聞傳播研究領域是如何得以應用的?

潘忠黨對新聞架構作了細緻地分析,他認為,新聞架構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徵互動視角和凱尼曼、特威爾斯基的預期理論視角的基礎上,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現實特徵,關注的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構意義。他在總結了多位學者論述的基礎上,提出新聞架構分析的基本理論觀點包括了五個部分:1.

意義在傳播(或交往)的過程中得到建構;2.傳播活動是使用表達載體的社會活動,構成乙個社會的符號生產領域;3.但是,它發生在由物質生產構成的實體場域;4.

因此受到規範該場域的公共利益原則以及政治與經濟的邏輯之間的張力制約;5.位處特定歷史、經濟和政治座標點的社會個體或團體達成其特定理解或意義所遵循的認知和話語的組織原則,就是他(她)們的「框架」。⒂第一句話強調了傳播的重要性,意義要在傳播過程中建構;第二句話的「表達載體」在現代社會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指出傳播活動是使用大眾傳媒的社會活動;第三句話指出傳播活動是現實的,而不是虛擬的;因為傳播活動是現實的,因而這種活動遵循的現實的公共利益原則,同時受到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最後一句話對前面的四點做出了總結,指出「框架」即是社會個體或團體遵循的認知和話語組織原則。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新聞框架研究的四類取向以及三大範疇(話語、話語的建構以及話語的接收)。

張克旭指出,過去對新聞框架的討論,大部分集中於審視新聞媒介如何介入受眾主觀選擇客觀現實的過程。現在一般認為新聞並非自然產物,而是一種客觀現實的建構過程,且是媒介組織與社會文化妥協的產品,具有轉換或傳達社會事件的公共功能。因而新聞報道是「框限」部分事實、「選擇」部分事實以及主觀地「重組」這些社會事實的過程。

而在新聞媒介建構社會事件的過程中,新聞媒介和受眾都啟動了主觀的詮釋基模,透過選擇機制以強調(或省略)事件中的某一部分。這種建構意義或轉換符號意旨的主觀策略,是新聞框架形成的主要依據。⒃

由此可見,框架理論突破了美國政治學家伯納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媒介與外交政策》一書中的經典論述,即「在多數

注釋:①dietram framing revisited:another look at cognitive effect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society,3(2&3):300.

②③④「基模」是認知心理學的乙個重要概念。認知心理學認為,「基模」是認知的基礎。所謂「基模」是人們儲存於大腦中的乙個個抽象的知識單位;來自於他們與過往事件、情景或物體相交流的經驗,對他們當前的行為其決定性的作用(mcneil,1984)。

⑤維基百科

⑥沃爾特·李普曼著閻克文江紅譯:《公眾**》,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2頁

⑦⑧⑾⑿⒂潘忠黨:《架構分析:乙個亟需理論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2006第1期

⑨thomas knig ,frame analysis: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⑩goffman,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york,ny et al.:harper & row.

「元傳播」(meta-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先由葛列格果·貝特森(bateson)在觀察了動物間貌似打鬥的遊戲後提出。所謂「元傳播」,指的是傳播者在傳播活動中,就如何詮釋所用符號而相互傳遞訊號。這些訊號可能包含了特定的資訊,即「目前採用的記號並非它通常所指的意義」。

貝特森指出,任何乙個傳播活動,同時在傳遞三個元素構成的資訊組合:(1)感官刺激的記號;(2)此記號的指代;(3)區別此指代與其他指代以及參與者必須採取的對應行動的規則。這第三項就是「元傳播」的內容。

⒀⒁劉澤江:《新聞框架理論探析》,《大學時代(b版)》,2023年第3期,第25頁

⒃張克旭等:《從媒介現實到受眾現實——從框架理論看電視報道我駐南使館被炸事件》,《新聞與傳播研究》,2023年第2期,第4頁

摘要:新聞改革需要新的理論支援。新的理論首先就需要對新聞重新定義。

如何定義?應從歷史和現實出發;從受者和傳者兩方面來考慮;並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為此,就需要提出兩組定義:

基本定義和專業定義,以利於為新的理論的建立奠定紮實的基礎和為新聞實踐提供切實的指導。

關鍵詞:新聞基本定義專業定義

新聞的定義問題,在理論界如今又成了熱門話題。為什麼這個話題又熱了起來,很顯然是新聞實踐的要求。新聞實踐如今正處於改革的縱深階段,現實中碰到的很多問題都需要新的新聞理論的支援,而新的新聞理論第乙個需要面對的就是新聞概念的重新定義。

為此,筆者提出以下一些見解,以供同仁商榷。

一、如何給新聞定義

有人說,新聞的定義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有170餘種[1],也有人說數百種。真正有多少,恐怕誰也沒有詳盡統計過。就以中國而論,大概也不下數十種。

有人把這些定義分為六類,也有人分為七類。最為典型、影響最大的有四類:事實類(如徐寶璜:

「新聞者,乃多數閱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實」)、報道類(如***:「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傳播類(如王中:「新聞是最近變動的事實的傳播」)、資訊類(如寧樹藩:

「新聞是經報道(或傳播)的新近事實資訊」)。其中,報道類可以歸之傳播類,因為報道不過是傳播的一種方式而已。這樣看來,四類可以歸為三類,即事實類、傳播類、資訊類。

就三類定義來看,從新聞是「某種事實」到「某種事實的傳播」,再到「某種事實的資訊」的變化,我們不難看出,新聞的定義在努力向著準確確定物件內容的方向發展。然而,這種發展的角度卻總有一定的偏差。

熱分析技術在無機材料領域的應用

無機材料在一定溫度下的物化反應,如分解,燒結,相變,熔融,結晶等大部分都伴隨著熱效應或一些物理引數 質量,比熱,膨脹係數,導熱性能等 的變化.為了探索合理的製備工藝和深入了解材料的化學物理性質,有必要對這些過程進行較為精細的研究,而這些研究都離不開熱分析技術.熱分析技術為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動態的分...

關於高新技術在中藥製藥領域應用的分析

關鍵詞 高新技術中藥製藥領域分析 在中藥製藥領域使用高新技術能夠實現對傳統製藥產業的改造,提高中藥製藥的高效性,使得中藥製劑更加的安全 穩定和可靠。高新技術在應用到中藥製藥行業過程中,不但要實現中藥製藥的藥劑改造和改革,大力發展高效 高產 低耗的重要新劑型,而且還要依據我國的傳統中醫理論,通過與高新...

語篇分析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 聶小雪 校園英語 上旬 2014年第10期 摘要 英語閱讀在整個大學英語語言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論是從捲麵分值還是實際英語運用來看,都充分體現了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然而,閱讀是一種對語言的研究,要想研究語言問題,必然要把語篇作為研究物件,因為語言是存在於語篇中的。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