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複習提綱 適合學業水平複習拿來背

2022-11-16 22:15:03 字數 3856 閱讀 6264

地理必修ⅲ複習提綱

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第一節認識大洲——以亞洲為例

一、 亞洲的位置和特點(b)

1、經緯度位置:100s—800n,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

2、海陸位置:三面臨洋,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與歐洲的邊界:

與非洲的邊界:

與北美洲的邊界:

二 、亞洲地形、氣候、水文的特點及相互關係(d)

1、地形:①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③地勢中間高四周低2、氣候:①型別複雜多樣(原因:地域廣闊,南北跨度大,腹地廣闊)

季風氣候最典型(原因:位於最大的大洋和最大的大陸之間,海陸熱力差異最大

③大陸性氣候顯著(原因:地域廣闊,腹地面積大,內陸距海較遠)

3、水文:①河流呈放射狀分布,由中間往四周流(原因: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②內流區域廣大(原因:亞洲中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

第二節認識區域——以歐洲西部為例

一、 歐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點(b)

1、 經緯度位置:大部介於40n~60n之間,處於西風帶、北溫帶,無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南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相望。

3、歐洲西部海岸線破碎、曲折而漫長,多半島、島嶼、海峽與海灣。

二、歐洲西部地形、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c)

1、地形特徵:①以平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地勢南北高中間低③冰川地形廣布

2、氣候特徵: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 ①海陸位置:西臨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響深入內陸;

原因 ②大氣環流:盛行西風,帶來大西洋暖濕氣流;③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溫增濕作用;④地形:平原、山脈多東西走向,利於西風深入內陸

3、地形、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光照、熱量不足,不宜發展種植業,但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適合發展乳畜業

②地中海氣候:發展灌溉農業,種植蔬菜、花卉和**帶水果(葡萄、柑橘、無花果、油橄欖等)。

主要原因是:夏季炎熱乾燥,光照、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種植水果;

因農作物生長季節(夏季)降水少,需要灌溉。

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d)——魯爾區的興衰

第三節認識國家——以美國為例

一、美國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a)

1、領土組成:北美洲中部的「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島

2、地理位置:本土都在溫帶,三面瀕臨海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首都:華盛頓

二、美國自然環境的主要特點(b)

1、地形: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分為三大縱裂帶: 西部山地高原:落基山脈、海岸山脈

中部平原:**大平原

東部低矮山地:阿巴拉契亞山脈

2、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東南部是**帶季風氣候;深受地形的影響。

3、水文:有五大湖(成因:冰川作用)和密西西比河分布,水運便利。

三、區域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主要特徵(b)

1、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標誌:常用的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等。其餘的指標如人文發展指數(預期壽命、教育程度和國內生產總值)

2、區域各發展階段的特徵

三個階段: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階段,工業化階段,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具體特徵看導引78頁或課本)

四、美國農業生產和布局的特點(b)

1、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

自然條件:①大部分屬溫帶和**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於栽培多種農作物;

②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

社會經濟條件:①地廣人稀,適合大規模生產②市場廣大③交通運輸發達④科技發達,機械化水平高

2、美國農業生產和布局的特點就是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美國主要農業帶:

五、美國農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d)

問題:過度墾殖和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和「黑風暴」的發生;能源消耗大;化肥、農藥

汙染嚴重。

措施: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確農業、處方農業等多種農業生產方式;保

護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推廣休耕、免耕、輪作等保護性耕作技術。

第四節區域差異

一、我國三大自然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b)

二、我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經濟發展差異(b)

1、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沿海12省區(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注:未包括港、 澳、臺地區);中部9個省區(黑、吉、內蒙古、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0個省區(陝、甘、寧、青、新、雲、貴、川、渝、藏)

2、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差異:

東部:①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速度快;②產業結構中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③工業結構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④工業化程序快,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高;⑤對外開放時間早,開放程度高。

中、西部:①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速度較慢;②產業結構中農業在經濟在戰友較大的比重;③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徵④工業化程序快,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低;⑤對外開放程度低。

三、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意義(b)

範圍:10+2+3(西部地帶10個省區、內蒙古、廣西兩個自治區)

條件:礦產、油氣、水能、土地資源等有突出優勢,發展潛力大。但西部基礎設施落後,人才、技術、

資金匱乏。

意義:①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西部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

②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與邊疆安全;

③擴大國內市場需求;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四、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b)

1、一月0℃等溫線2、暖溫帶與**帶分界線

3、800公釐年等降水量線 4、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5、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帶常綠闊葉林分界線

五、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區域差異(b)

第五節區域聯絡

一、我國東西部經濟合作的主要方式(a)

①對口幫扶 ②西部地區的招商引資 ③科技、資訊、和人才聯絡

二、中國資源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具體方案及圖示(c)

1、南水北調

規劃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連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

2、西氣東輸

①主體工程從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鋪設輸氣管道到上海,

②將塔里木盆地、陝甘寧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長三角地區。

③還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氣輸送到湖北湖南。

西氣東輸對輸入地和輸出地的影響:

對輸入地影響: ①改善能源結構,緩解鐵路運輸壓力

(東部地區) ②改善大氣質量,提高生活質量

③帶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

對輸出地影響: ①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西部地區) 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相關產業發展

③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3、西電東送:分為北線、中線、南線

①北線:講黃河上游的水電和山西、內蒙古、和山西的火電送往京津唐地區。

②中線:將三峽和金沙江的水電送往長江三角洲地區(華東地區)。

③南線:講貴州、雲南、廣西的水電送往珠江三角洲。

三、資源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c)見導引p81

四、我國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b)

①沿海企業向內地遷移

②台灣產業向大陸轉移

③廣東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

五、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b)

1、對產業移入地的影響

①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資源開發

②增加就業機會

③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

④可能帶來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2、對產業移出地的影響

①就業機會減少,環境壓力減輕

②促進日本的產業結構調整

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複習提綱

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1.1 區域的基本含義 1 區域與區域差異 1 區域 是指一定範圍的地理空間,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乙個可度量的實體。2 要素及其關係 要素 自然 經濟 社會方面的多個要素。關係 有內在聯絡,表現出相對一致的特徵。2 區域的基本特徵 具有一定的界線 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

高中地理上冊複習提綱

第一篇專題1 1 最重要的天體 恆星 星雲,原因 體積 質量巨大 2 天體系統的級別 3 太陽系中心天體 太陽,八大行星的由裡向外的順序是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屬於類地行星,有固態表殼 木星 土星 巨行星,衛星多 天王星 海王星 遠日行星 八大行星具有共性 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圓性,其中小行星帶是...

地理高中必修一複習提綱

高中地理 必修1 中圖版 複習提綱 1 1 天體系統的級別 填空 2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由裡向外的順序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類地行星 木星 土星 巨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遠日行星 其中小行星帶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3 地球是太陽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於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