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整理總結

2022-11-15 16:48:05 字數 2700 閱讀 8803

【一】秦朝建立了*主義**集權制度,西漢時得到鞏固,隋唐時完善,北宋時加強,元朝時發展,明清時期皇權空前強化。

認識:發展趨勢:①是不斷調整、改革**行政結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

明太祖廢丞相,使**行政權分屬六部,基本上解決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②是不斷調整、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宋太祖加強**集權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形成的條件,**與地方的矛盾緩和,元明清三朝,再沒有出現過國家大*。

③是對人們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就是典型的表現。

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極影響:①君權*易形成*統治和導致*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箝制了人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面。

③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概括地說,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會後期,其消極作用逐漸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封建*主義**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其危害尤為嚴重。

評價這一歷史現象時,應該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即使是明清時期,這一制度在維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反擊外來侵略方面仍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二】1.漢武帝時期的內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地方雙管齊下)

①內外朝制度:吸取漢初「七國之亂」諸侯勢大亂國的教訓;為強化皇權削弱相權、**弱枝、鞏固統一的需要。皇帝親信組成內朝(即中朝:

尚書臺),成為朝廷的決策機構;三公九卿成為外朝,中朝成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樞決策機構。

②刺史制度:為加強**對地方王國的控制,防止地方叛亂,鞏固統一。建13個州郡,派位卑權重的刺史監察諸侯王和地方*。

東漢稱「州牧」,掌軍政大權,成為州的最高長官。借鑑漢初「削藩令」的做法,漢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國的勢力,強化了**對地方的直接管轄。

③利與弊:加強了**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皇帝權力過於集中,造成後來外戚和宦官專權。(東漢、唐、明)

2.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①三省職權:決策機構:中書省;審核機構:門下省;行政機構:尚書省;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②作用: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分割了相權,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3.宋初強化**集權的措施及特點——**弱枝

①措施:a、**:設中書門下省(參知政事)分相權,設樞密院掌軍政,並稱「二府」。

設度支、鹽鐵、戶部「計相」(稱三司使)掌財政。b、地方:收精兵,禁軍設「三衙」(**弱枝、守內虛外;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

);削將相實權;地方設通判,派文臣知州,派轉運使管財。

②作用:達到了**弱枝、加強**集權的目的;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積貧積弱後患。(北宋中期財政困難,百姓起義。遼、夏犯境,朝廷告急。)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元廢三省,設一省制(即中書省),作為最高行政機構,以提高行政效率。②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③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地區。

地方:設行省制(如雲南、遼陽、嶺北等),省的最高長官為平章政事;行省制度鞏固了**對地方的管轄,促進了邊疆的開發,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時期的行政區劃,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集權制度發展趨勢:以皇權至高無上的核心;歷朝歷代積極調整君權與相權,**與地方的關係。總的來說:

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分散削弱,地方權力不斷消弱、**權力不斷加強;同時,為了強化*統治,歷代不斷調整變革監察體制,選官制度。

自始至終:充斥著皇帝與丞相,**與地方的矛盾。

這種高度的**集權,造成地方官對**和君主的絕對依賴,難免人浮於事。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也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要注意與前面的秦時**集權的影響結合起來。)

【三】1.商的政治制度:**:相、卿士(參與商王決策);卜、祝、史(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師(執掌軍權)。地方: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周王為加強地域統治,「以藩屏周」。

(2)措施:周王將宗族姻親分派各地「授土」「授民」,廣建子國。封國承擔貢賦、軍事、勞役等義務。

封國有魯、齊、燕、衛、宋、晉七國。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世卿世祿的等級序列。(3)作用:

周王取得「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3.西周的宗法制:是維護分封制的工具。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它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係結合起來。

(1)目的:穩定統治秩序,解決貴族內部矛盾。

(2)內容:嫡長子繼承制、「世卿世祿」制、父權家長制等,大宗和小宗。作用:

維護了家族等級關係和政治隸屬關係;保障了貴族「世卿世祿」特權;防止了家族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國」「家」緊密結合。

(3)宗法制特點:①最大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係結合起來(宗法制和分封制互為表裡,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家」和「國」密切結合;②保證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等級森嚴。

(4)作用: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強化王權。

4.周禮:西周維護宗法制、分封制的禮樂制度。有嚴格的等級禮儀規定,不得「僭越」。(鼎和編鐘)

5.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係和濃厚的*色彩。

文科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知識框架 考點梳理 1 了解諸道 儒 墨 法諸家的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 百家爭鳴 1 背景 時代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大變革 大發展時期 2 諸子百家代表人物 道家學派 老子 莊子 儒家學派 孔子 孟子 荀子 法家學派 商鞅 韓非子 墨家學派 墨子。3 認識春...

高考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整理嶽麓版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考點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 百家爭鳴 背景 經濟 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政治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階級關係出現新的變化。階級關係 士 因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 禮賢下士而思想活躍和受重用。思想文化 從 學在官府 到 學在民間 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

高三數學綜合複習知識點整理

第1講集合 1 集合 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成為集合 1 集合中的物件稱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記作 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記作 2 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滿足 確定性 互異性與無序性 確定性 設a是乙個給定的集合,x是某乙個具體物件,則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兩種情況必有一種且只有一種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