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2021-03-04 09:43:19 字數 3356 閱讀 1316

中國文化發展

專題一一、百家爭鳴合儒家的形成

(一)歷史背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根本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變革時代:

1、社會原因

(1)經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井田制瓦解,封建經濟迅速發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階級:「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

(4)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

2、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二)、「百家爭鳴」的概況:

1 主要學派:儒家、道家、法家(韓非)墨家(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變:

(三)歷史評價:

1 性質特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突出了古代中國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

a 奠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推動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 推動古代中國社會的進步,促使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變革

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正統地位形成

(一)前提條件(西漢時期)

經濟上:西漢時「文景之治」,經濟發展,但土地兼併嚴重

政治上:王國問題依然存在並不利於**集權統治

文化上:西漢初年推行「無為而治」思想

(二)董仲舒新儒學思想概況:

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 把道家、陰陽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學體系。

2董仲舒發展儒家思想主張:

a 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

b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

c 經濟上主張:「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併

d 提出「三綱五常」,並主張「孝道」為「天經」「地義」。

3 漢武帝的舉措:

a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 興辦太學、立「博士」,傳授「五經」

c設立郡縣學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統,推廣儒學

(三)歷史影響:

1 西漢儒學特點:糅合道家、陰陽家思想的儒學新體系形成。。

2 作用:

a 、標誌儒學成為傳統思想的主流,確立儒學正統地位

b、 保證**集權,擴大統治基礎,提**僚素質

c 、鞏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宋明理學---「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學哲學體系

(二)宋明理學概況: 程朱「理學」 + 陸王「心學」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麼異同?

相同點1、內容

(1)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

(2)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2、影響

(1)有助於維護君主**統治;

(2)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

(3)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產生重要影響。

不同點:

1、對世界本原的認識

(1)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2)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心即理」。

2、把握「理」的途徑:

(1)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

(2)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致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三)評價:

性質特點:理學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成品

作用:為**集權政治服務,嚴格禮教嚴重束縛人民思想。

四、明清時期傳統主流思想批判

(一)歷史背景:

經濟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新的社會力量產生

政治上:**主義統治進一步強化,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文化上:文化**嚴重束縛人們思想,反對傳統的思想出現:

(二)概況:明清時期的四大思想家

(三)歷史意義

1 ~對傳統儒學唯心體系的批判繼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資本主義萌芽後早期市民的進步思想。

2 ~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3 侷限性:資本主義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佔統治地位,無法撼動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思考: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2、高度強化的****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理論思想體系

3、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

(1)儒家推崇以德治民,實行「仁政」,給農民土地、生產時間,減輕賦稅和刑罰,是一種民本思想。

(2)法家主張「法治」,主張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建立君主**的**集權國家。

(3)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順應時勢和民心。

(4)西漢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基礎,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學體系。

(5)宋明理學融合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以人的倫理道德為主體的理論體系,用倫理綱常約束社會,維護**統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專題二一、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一)前提條件:

經濟條件:發達的古代農業技術和農業經濟

政策條件:統一多民族國家實行強有力的**集權統治,便於集中調動分散的人力、物力資源

勞動條件:各族人民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動力

外部因素:活躍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促使中外文化借鑑

文化因素:歷代文化的積累和積澱

(二)古代科技成就概況:

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

1、內容:應用性強,主要集中於與農耕經濟和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農學、天文曆法、數學以及醫學方面。但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

2、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典籍整理和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缺少實驗和理論**。

3、影響:主要服務於農耕經濟和日常生活的需要,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和環境。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遠遠超過西方,但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後面,原因是什麼?

1、經濟:固守農耕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特徵。

2、政治:封建君主**制度的腐朽

(1)重農抑商政策(2)閉關鎖國政策

(3)科舉制度重人倫,輕技藝

3、文化:

(1)思想文化**容易扼殺民族創造力;

(2)儒學中「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理論、理學、心學唯心主義思想嚴重不利於科學思想的發展。

二、 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學

明清**繁榮的原因

(1)工商業城鎮興起,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擴大。

(2)君主**空前強化,社會矛盾尖銳,使一些批判現實的力作出現。

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趨勢:形式上,句式由文言文發展到白話文,逐漸適應平民化;內容上,明清出現大量反封建制度、反封建禮教的文學作品。

詞曲為什麼會成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學形式?

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增加,詞、曲更適應市井生活的需要。

四充滿魅力的中國書畫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歷史必修三文化模組複習資料彙編 一 百家爭鳴合儒家的形成 一 歷史背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變革時代 經濟上 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正在形成 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新興封建階級正在形成 文化上 禮賢下士,學在民間興起,學術逐漸下移 直接原因 不同階級代表著書立說,形成 ...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歷史必修三文化模組複習資料彙編 一 百家爭鳴合儒家的形成 一 歷史背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變革時代 經濟上 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正在形成 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新興封建階級正在形成 文化上 禮賢下士,學在民間興起,學術逐漸下移 直接原因 不同階級代表著書立說,形成 ...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歷史必修三文化模組複習資料彙編 一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歷史背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大變革時代 經濟上 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正在形成 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新興封建階級正在形成 文化上 學在民間 到 學在官府 階級關係上 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 直接原因 不...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歷史必修三文化模組複習資料彙編 一 百家爭鳴合儒家的形成 一 歷史背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變革時代 經濟上 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正在形成 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新興封建階級正在形成 文化上 禮賢下士,學在民間興起,學術逐漸下移 直接原因 不同階級代表著書立說,形成 ...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第一課文化與社會 1 文化是什麼 1 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文化 是相對於經濟 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 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2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 為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