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四處注釋的辯證

2022-11-02 09:33:08 字數 2187 閱讀 5416

一、「入而徐趨」注釋辯證

高中《語文》第一冊《觸龍說趙太后》「入而徐趨」注「(11)徐趨:徐走,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慢。趨,向前行走。」(第94頁)

1.「徐趨」,筆者案:「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簡明古漢語詞典》)

2.訓「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則老臣的「一片苦心」於此處不可領會。「徐」與「趨」兩個互相矛盾的詞放在一起,活畫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卻走不動的老態,以動作示其病足,為下文說趙太后做了極為有力的一筆鋪墊。

教材的訓釋削弱了《國策》固有的文采。另,吳小如文章《讀》:「『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根據禮節,大臣見國君時應『趨』行前進,即急走;『趨』字本身同『徐』字就有矛盾,作者偏偏把這兩個有矛盾的詞兒放在一起,來刻畫左師公應當快走而走不動的神態。

」(教參第189頁)此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入而徐趨」注曰:「觸龍進了宮門,做出快步走的姿態來,但動作緩慢。趨,小步快走,是古代下見上,臣見君的走路姿勢。

」(同上引第三冊p49)

3.從古人行走的幾種稱謂看,註解犯了低階錯誤。(1)行,《說文》:

「行,人之步趨也。」《廣雅》:「行,往也」。

行,會意。從彳,從亍。本義:

走路,行走。(2)步,《說文》:「步,行也」。

會意。本義:行走。

(3)趨,《說文》:「趨,走也。形聲。

從走,芻聲」。本義:快步走。

按,「疾行曰趨,疾趨曰走。」(4)走,「《說文》:走,趨也。

」會意。本義:跑。

(5)奔,會意。金文本形,上面從「大」(人),象人揮動雙手,下面從「止」(趾),而且是三個「止」,表示快跑。本義:

快跑。「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爾雅?釋宮》)。

二、「盛氣而胥之」補充注釋之再「補充」

1.「揖」是「胥」字之誤。趙太后不會對大臣觸龍作揖,加之在其「盛氣」的時候。

另,「太后盛氣而揖之」,從上文看,左師觸龍願見太后,太后在盛氣之時等待他,依下文「入而徐趨,至而自謝」,顯然左師觸龍「入而徐趨」「至而自謝」需一段時間,趙太后絕不可能長時間拱手作揖而待左師觸龍。「作揖」於情不通。

2.此處「胥」通「須」,等待的意思,用法非孤例,補充如下。例1,「胥與公往見之」(《史記》扁倉傳))。例2,「胥令而動者也」(《管子》君臣章)。

三、「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辯證

教參譯:「我近來很不想吃東西,自己卻勉強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點食慾,身上也比較舒適了。」和,當作「知」,好處,益處的意思。

復旦大學裘錫圭《「觸?說趙太后」章中的錯字》,一九八二年《文史》第十五輯發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上刊載。可當下中學語文教材各版本未能據此改正。

此摘文如下:《趙策》:(左師)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也。」帛書本「和於身」作「知於身」。帛書整理小組注:

「知,通智,《趙策》與《趙世家》並作和,字形之誤。《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癒者謂之知。

』這是說有益身體。」這個意思顯然是正確的。

筆者譯:「臣近來不想吃東西(有些厭食),就自己勉強(打起精神)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路,稍稍比以前有了些食慾,(這樣做)是有益於身體的。」

四、「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之「踵」之釋商榷

教材《語文》(第一冊,p95注(3))「持其踵為之泣」釋「握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持,握。踵,腳後跟。

」譯:「您送燕後出嫁的時候,摸住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這是惦念並傷心她嫁到遠方,也夠可憐的了。」筆者案:

此譯文使趙威後的形象粗俗**。《戰國策?齊策》有一段「趙威後問齊使」的佳話。

威後「苟無歲,何有民?苟無民,何有君」名言青史留聲。另,摸住燕後腳後跟為她哭泣與情理亦不通。

徐中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因為燕後是坐車子走的,所以送時趙太后站在車下握住燕後的腳跟,不忍她走,表示惜別之意。」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持,制止意,踵,足後跟,人舉足則兩踵接跡而前。持其踵,就是說母親拉著女兒,兒女不能舉步。」《歷代文選》持其踵而泣:

意即在後面攀著車子哭泣。踵,古時車後承軫木之後端。此處即指車的後面部分。

」訓「踵」為「車軫木之後端」,軫,古代指車箱底部四周的橫木。筆者發現,此注依《考工記》:「去一以為踵圍。

」《考工記》釋「踵,後承軫者也」。比較甄別。由「握著腳後跟」到「母親拉著女兒,兒女不能舉步」,再到「在後面攀著車子哭泣」。

攀著車後,悲其遠而哭送之,情與境諧,理與情通。筆者認為教材似應從《歷代文選》注釋「踵」為「車後端即指車的後面部分」。

觸龍說趙太后教案

教學目標 歸納本文文言知識點。品味鑑賞本文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生動的細節描寫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中心,理解課文文言詞語和句式,熟讀背誦課文第三段。難點是對觸龍曲折委婉的勸諫語言的理解。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課文 2分 有一則寓言故事這樣說 太...

觸龍說趙太后導學案

編寫人 牛峰審核人 朱趕樓 一 學習目標 1 培養學生根據語境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能力。2 理解和歸納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3 體會本文高超 雄辯的諷諫技巧。4 領會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的積極意義 二 課時 3 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文史知識 1 戰國策 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

趙夢龍實習報告

2011暑期實習報告 053108225 趙夢龍 指導老師 蘇鈺王金彥張效迅閆華 一.實習任務 借助專業實習,使學生在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之前通過技術講座 現場觀摩和見習對本專業有乙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以便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並提高專業教學的效率,改善教學效果。二.實習時間 2011年6月20日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