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學教育三步曲

2022-10-18 18:15:18 字數 3696 閱讀 4881

班主任工作總結 (20052006 第一學期) 梅渚中學章勇乙個良好班集體的標誌是: 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共同的奮鬥目標; 有堅強的集體核心; 有正確的集體**; 有良好的班風。 乙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 我認為培養良好的班集體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抓關鍵的頭半月是基礎。 初一新生剛剛擺脫了手把手, 抱著走的保護式的教育方式,帶著對初中生活的新鮮感、 新奇感從各自不同的學校走到一起。

各種型別的學生對自己都會有新的打算。 利用這一時機, 應及時地進行思想和行為規範教育, 使他們跨入初中的第一天就感到有章可循。 從言行舉止到文明禮貌, 從思想進步到全面發展, 從團結同學到關心集體,從刻苦學習到遵守紀律, 通過多種形式宣講這些要求, 化抽象的條條框框為學生們身邊隨處可見的現象, 使之能盡早地變為他們的自覺行為, 為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打下乙個堅實的基礎。

這期間班主任要跟得緊, 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處理。 二、 多種形式教育是關鍵。 初一學生的特點是上進心強, 好勝心切, 所以抓住這一心理特點,班主任應與班委會、 團支部積極配合開展多種形式的生動有益的教育活動, 如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你打算怎樣做合格的初中生》 、 《十四歲意味著什麼?

》 等, 提高他們對自身及對初中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還可以利用學校搞的大型活動, 重要的紀念日進行教育。 例如:

新生剛進校恰逢每年的教師節, 可要求學生給教師寫慰問信, 自製賀卡,增進他們尊師的情感。 三、 培養高度的自覺性是保證。 初一學生由於在小學階段, 大都是在老師包辦替代的條件下學習, 這使他們養成了依賴性和兩面性, 把班主任看成是監工 , 學生變成被看管的物件。

班主任工作中, 要立足於變看管型為自覺型 , 詳細制定班級的各項獎懲制度, 建立班幹部輪流值周制度, 自習、 課間操都由學生幹部負責。 學生從早晨到校, 到晚上離校,各項活動都實行自我管理, 教師隨時過問, 當好參謀, 使學生們逐漸養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習慣。 四、 集體榮譽感教育是核心。

集體主義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和情感。 我主要是通過活動來形成奮發向上的集體**, 增加班級的凝聚力。 例如:

在學校搞的行為規範的百分評比 , 一年一度的校運動會 , 我為班級獻愛心 , 志願服務日 , 設立班級功勞北等多項活動中,我都注意發動每位同學積極參與, 為集體爭光, 使每個人時時都感到是集體的一員, 集體的好壞與我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息息相關。 這些集體活動在同學中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 班幹部培養是重點。

班級幹部是班級的核心與骨幹。 它是班主任的影子 , 在實際工作中, 要為他們提供機會和舞台 。 例如:

班幹部輪流制給更多的同學提供參與班級管理, 鍛鍊自己的機會, 避免幹部的終身制 , 增加主人翁意識。 搞值日班長制 , 放心大膽地啟用幹部, 使之全方位地參與班級各方面的工作與研究, 並及時幫助他們總結工作, 提高他們管理班級的能力, 使班級形成乙個堅強、 穩定的班幹部隊伍, 這將對形成良好的班集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二、 三歲的孩子剛從小學跨進中學大門, 是初一新生接受教育,學習知識道路中的乙個重要的起點, 乙個質的飛躍。

這些學生對中學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鮮, 尤其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驟變而急劇發展的階段。 所以, 在主觀上重視, 在客觀上改善對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 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這一工作做好了,以後的教育便少、 快、 好、 省, 否則, 可能出現多、 慢、 劣、 費有艱難、 窘迫的局面。

加強對初一新生入學教育的關鍵, 可概括為三條: 紀律意識、 心理準備、 環境適應。 一、 加強常規教育, 強化紀律意識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是學校整個教育工作的中心, 初一是中學的起始年級, 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 初生牛犢不怕虎 , 因此, 班主任和學校應實行教育傾斜 , 注重對初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那種來日方長慢慢來的分散教育思想(並非說取消分散教育) 是不可取的。

紀律乃共同遵守的規章, 條文, 經驗告訴我們, 入學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以守則教育、 行為規範教育為核心, 讓學生一開始就明確行動的準則, 具有強烈的紀律意識, 這是因為他們在小學階段乃至當今缺乏自我約束力, 生性好動習以為常, 進了中學一時難改此脖的緣故。 在開學典禮前後, 班主任可集中數日時間組織新生反覆學習《中學生守則》 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 並列舉大量正反兩方面的事例進行教育、 引導; 張貼守則和規範的全部內容(或印發給學生, 人手乙份) , 要求學生做到能背誦會默寫; 組織討論, 撰寫學習後的感想, 安排學生作典型發言; 開展紀律方面的知識競賽, 強化守則和規範的知識灌輸。 二、 明確學習任務, 做好心理準備心理淮備是指教育初一新生作好中學階段接受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 方法的心理適應準備。

在入學教育中, 班主任可比較中、 小學階段教學原則、 方法的異同, 著重使學生認清: 小學以直觀、 形象教育為主, 中學則有所不同, 作好培養邏輯、 抽象思維能力的心理準備; 小學課業負擔輕,而中學則重, 作好培養預習、 自習習慣, 培養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的心理準備; 小學教育時間鬆懈, 中學的時間長而緊湊, 作好培養自我控制力的心理準備; 小學以傳授知識為主, 中學以運用知識、 培養技能、 發展智力為主, 作好加倍勤動腦、 勤動手和積極參與的心理準備; 中學初步滲透與灌輸職業技術教育意識, 作好能公升學自然光榮,不能深造, 憑藉學到的職業技術回鄉振興本地經濟, 服務於社會同樣光榮的一顆紅心, 兩種準備; 中學教師多半思想活躍, 勇於創新, 積極改革落後的教育手段、 方式, 作好接受新事物、 積極配合和主動協調老師先進的教育方式、 手段的心理準備。 事實證明, 班主任如果實現了中學教育戰略的這一步驟, 那麼初一新生會盡快地適應學段的斷乳 , 進入中學生角色, 在今後的學習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 積極、 創造性的學習, 學習的成效隨之提高。

三、 搞好班級文化建設, 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初來乍到, 人地兩生, 初一新生會對新環境感到短期的孤寂、 不自在, 甚至有輟學的念頭。 這些都是正常的、 暫時的現象, 否則不成其為新生。 究其因, 大都是不適應所造成的, 問題在於班主任要設法使新生盡早脫離這種不適應 。

另外, 初一新生同家長的認識一樣, 希望中學與小學就是不同, 人多、 房多、 校園美, 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 這種認識是人之常理, 允許存在, 問題在於學校要盡可能地不使新生失望。 基於此,我認為, 學校在開學前要打掃整個學校的衛生, 修理、 油漆、 粉刷好門窗、 牆壁、 課桌凳、 電器等, 布置好教室和學校, 做到窗明几淨、鳥語花香、 綠意融融、 ?

熱情洋溢, ?迎接新生步入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的新環境中。 心理學有先入為主 、 定勢效應之說, 這種人和勢在此便是新生將要適應的新與美的自然環境, 更重要的是新與美的社會環境:

在開學典禮上, 全校教職工應登台亮相 , 所有出場人員特別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舉止。 學校要安排專人介紹學校歷史沿革、 辦學成就等, 帶領學生參觀校園, 走訪部分教師。 在入學教育中, 班主任應讓本班學生逐一作自我介紹, 盡早消除同學間陌生的感情隔膜, 使他們盡快地相互熟悉, 增進團結, 成為學友。

實現這一戰略目標, 旨在使初一新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進入角色, 盡快改變因陌生感而帶來的學習注意力不集中、 懶散的精神狀態, 培養他們熱愛學校、 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使他們具有為在這樣好的中學學習、生活而驕傲的自豪感。 初一學生的特點在於乙個新字, 學校和班主任要針對這種新及時地、 認真地加強入學教育, 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新人、 新事、 新面貌、 新氣息, 進而順利地完成初中學段的學習任務。 哲人雲,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了一半, 想來是很有道理的。

初一新生入學教育

班主任 白娟 一 按個子高矮排好座位。點名,要求起立,響亮地答到。二 自我介紹 教師作自我介紹 給出數字,讓同學們猜測 我的教育之愛有四點 1。尊重理解學生 2。平等地愛學生 3。嚴而有愛 4。愛優點,更愛不足 我的開場白 首先祝賀大家成為一名中學生!初中三年,是人生當中美好而重要的一段時 光,非常...

初一新生入學教育總結

十二 三歲的孩子剛從小學跨進中學大門,是初一新生接受教育,學習知識道路中的乙個重要的起點,乙個質的飛躍。這些學生對中學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鮮,尤其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驟變而急劇發展的階段。所以,在主觀上重視,在客觀上改善對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這一工作做好了,以...

初一新生入學心得

入學心得 小海中學七年級 7 班李莉 當炎熱的夏天悄然而去時,金色的秋天帶著我們的身影相聚,此時的我們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充滿了生命力。我們將要迎接新的生活,新的學習,挑戰新的困難。我們跨入中學大門的那刻,一切都顯得那樣陌生 朦朧,令人感到那樣的新奇 嚮往。在這裡,我們與新同學相識 在這裡,我看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