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講座

2022-10-18 16:51:06 字數 2575 閱讀 1835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組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本病屬中醫的"黃疸"、"急黃"、"疫黃"、"瘟黃"、"濕熱病"、"脅痛"、 "積聚"等範疇。遠在兩千年前《內經》即有"濕熱相交,民病疸"的記載,晉代《肘後方》提出"時行發黃",清代形成了"肝病"的概念,近年中醫中藥防治本病取得了長足進展。

國外最初將本病稱"卡他性黃疸",8世紀有"流行性黃疸"和"傳染性肝炎"的記載,本世紀以來,認為僅有甲、乙兩型,2023年提出還有非甲非乙型,2023年發現了丁型肝炎病毒,2023年將非甲非乙型分為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至目前為止,已確定和可疑為病毒性肝炎的已達8種,常見的為5種,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1)A型肝炎:由A型肝炎病毒(h**)引起,是一種消化道傳播的肝炎,通常是通過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經口傳播的,其特點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發熱、全身無力、消化道症狀明顯、食慾下降、噁心、膩油、可伴有腹瀉,繼之出現尿黃、**鞏膜黃染、嘔吐、肝區疼痛、肝功能異常,這就是急性黃疸性肝炎,也有一部分不出現黃疸稱為急性無黃疸性肝炎,本型預後良好,一般不引起肝臟慢性病變。

2)B型肝炎: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傳播最廣泛,傳播途徑複雜的肝炎,除血液傳播為其主要傳播途徑外,密切接觸,飲食亦為其傳播途徑,與A肝相比,有以下特點:

①起病相對較慢,潛伏期長。

②急性期可有發熱、腹瀉、噁心、納差等症狀,但發生率低於A肝。

③部分患者可變成慢性,反**作,成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或遷移性肝炎,B肝病毒攜帶者,仍可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④慢性患者少部分可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

3)C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hcv),一般通過血液傳播,其特點:

①患者多有輸血、輸血製品史。

②起病隱匿,病情相對較輕,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轉氨酶(alt)呈中度或輕度公升高,很少患者出現黃疸。

③慢性化率高,**效果差。

④與肝硬化、肝癌關係密切,據統計,慢性C型肝炎20%將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20%將發展成肝癌。

4)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其特點:

①缺陷性,hdv是一種缺陷病毒,它必須在有B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能感染人,因此丁型肝炎嚴格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②感染性,一種是和B肝病毒同時感染,另一種是在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再感染。

③在B肝病人中再感染了丁肝病毒,可使病毒加重,甚至於發展成重症肝炎,此型肝炎在幾種肝炎中最少見,但最危險,因為同時有兩種疾病在起作用。

5)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和A型肝炎有許多相似之處,經消化道傳播,一般不導致慢性肝炎,但不同於A肝的地方:

①平均病情重於A肝,黃疸發生率高,病情恢復比A肝慢。

②易發生膽汁淤阻,使黃膽不能順利排出。

③孕婦特別是中晚期妊娠患罹戊肝往往後果嚴重。

6)己型肝炎:上述五型肝炎確定後,仍有一部分肝炎無法分類,說明尚有其他的病毒肝炎型別,有關己型肝炎病毒的特性和它引起的肝炎特點尚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7)庚型肝炎:2023年初美國學者首先發現一種輸血後肝炎的致病病毒,稱為庚型肝炎病毒(h**),經研究我國h**也有較高的感染率,但目前尚在研究中。

8)ttv肝炎:ttv是2023年底發現的一種新的與輸血後肝炎有關的病毒,初步研究表明,ttv的許多特徵與B肝病毒相似,既可引起暴發。

本**發病早期有發熱、全身乏力、胃納差等症狀,很可能被誤診為流感,或者由於一些病人沒有任何症狀,致使許多肝炎病例沒能被診斷出來。 常見的肝炎症狀有: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也可造成慢性病毒攜帶者,該型也在研究中。

甲型及戊型經糞-口傳播, 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如處理病人糞便、接觸被汙染的物品均可傳染,水源和食品汙染可引起大流行;乙型和C型肝炎病人的血液、唾液、**、初乳、汗液等,均有病毒的成分,可通過血液傳播,如通過輸血或血製品、注射、刺傷、共用牙刷或剃刀、共用外科器械,昆蟲叮咬等傳播,也可通過密切的生活接觸及分娩過程中傳染,丁型肝炎一般只與B型肝炎同時存在,或繼發於B型肝炎患者和B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之中,它遵循B型肝炎的傳播途徑而傳播。

本病的診斷應包括臨床診斷和病原學診斷。有相應的流行病學資料,持續數天以上的乏力、厭食、或肝區痛及肝腫大,alt公升高,部分病人有黃疸及血清膽紅素>17.1umol/l,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即可建立。急性肝炎高黃疸並持續不退, 自覺症狀相對輕,alt公升高不明顯而akp、r-gt明星增高,能排除肝外阻塞性黃疸者,可診斷為瘀膽型肝炎。

病程超過半年.症狀明顯,肝腫大質地中等以上, 有肝掌、蜘蛛痣、面色晦暗、脾腫大、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異常,或有肝外表現及有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狼瘡細胞等)陽性,可診斷為慢性活動型肝炎。病程超過半年,症狀、體徵、化驗改變較輕,可擬診為慢性遷延性肝炎,但確診有賴於肝組織活檢。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程中,黃疸進行性加深、肝縮小、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凝血酶原活動度降至40%以下、酶疸分離、膽鹼酯酶活性顯著降低,可診斷為重型肝炎。

病原學診斷有賴於特異性抗原、抗體及特異性dna或rna。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比較複雜,國內hbsag攜帶者較多,這些人再感染甲、丁、丙、戊型,常被誤診為乙型,對此應持慎重態度。若急性期血中hbsag · 121· 或hbv-dna陽性,恢復期轉陰;急性期抗一hbclgm高效價、抗-hbclgg低效價, 恢復期恰恰相反;急性期抗一hbc陽轉或恢復期抗一hbs陽轉等,均有利於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本病的西醫**一般採用保肝、抗病毒以及對症**;中醫則通過對不同型別肝炎進行辨證施治,以清熱利濕,疏肝和胃等方法**。

2023年病毒性肝炎工作說明

肝炎工作說明 一 監測工作 1 日常監測 各醫療機構預防保健科和集體單位醫務室負責對本地段病毒性肝炎散發病例進行日常監測,對病例進行訪視 包括 核實診斷 對病家及時處理 指導消毒以及動員患者密切接觸者進行相關疫苗接種等 填寫病例個案調查表,個案調查表填寫應準確 清楚 無錯項 漏項,並在第一次復訪 距...

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護理

關鍵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干擾素 護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簡稱慢性B肝 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頑症之一,日前尚無滿意的 方法。臨床上常採用保肝 降酶 增強機體抵抗力為主要 措施。自1998年以來,筆者單位傳染科選擇78例慢性B肝患者在以上 的基礎上增加了干擾素的 78例慢性B肝患者應用干擾素後,由於...

干擾素治療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什麼? x

正確看待拉公尺夫啶療效及應用中產生的問題 對待拉公尺夫啶要抱一種客觀的態度,任何藥物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一面,比如青黴素,有人用了後會發生過敏反應死亡,還會發生耐藥的問題,難道說我們在臨床上就停止使用青黴素嗎?拉公尺夫啶在短期內對hbv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長期應用時,如果病人體內病毒沒有得到清除並出現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