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博學

2022-10-18 14:42:19 字數 4220 閱讀 6763

(六)博學

經典誦讀

《觀書有感》

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月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說文解義

《觀書有感》: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被開啟,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的晃動,充滿生機和活力。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這首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故事拓展

博學多才溫家寶總理妙引詩句答記者

( 新華網 2005-03-14 15:04:45 )

3月14日,***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在將近兩個小時的答問中,溫家寶總理三次引用了中外詩句、古語,讓大家們見識了他深厚的文學修養。

◆1、行百里者半九十

——2023年3月14日,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新華社記者關於巨集觀調控問題,引用《戰國策·秦策五》中引用的古語,原文為「《詩》雲,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解讀]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這句話比喻事情越到最後階段越難完成。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到最後完成決不可以松氣,否則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2、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2023年3月14日,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美國cnn記者關於《反**國家法》的問題,引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的:「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解讀]一尺布可縫而共衣,一斗粟可舂而共食,為何就容不下同胞兄弟呢?

◆3、願我們同受庇佑,

願我們同受保護,

願我們共同努力,

願我們文化輝煌。

不要仇恨,永遠和平、和平、和平!

——2023年3月14日,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印度報業托拉斯記者關於中印關係的問題 ,引用並演繹印度古代精神文化的典籍《奧義書》中的詩句。

連續三年,在同樣的場合,有「親民總理」之稱的溫家寶,連續三次從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血脈中,選取極富感染力的詩文作為自己的情感載體。

以詩言志,以詩抒情。在中國這個詩的國度裡,詩不單是一種文學藝術,它更被時常用來抒發志向與情懷。用古詩詞來傳情達意,被人們視作「最中國」的抒情方式。

出生於教師世家的溫家寶,自幼便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在他出任***總理的3年中,人們屢屢從他對古典詩文的喜好與引用中,感受到他對國家對民族的赤子之情。

溫家寶總理引用過的詩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023年3月18日,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德新社記者關於工作風格的提問時,引述中國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詩句。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2023年6月29日,溫家寶在香港禮賓府出席cepa協議簽字儀式後發表演講,並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詩人黃遵憲的詩祝願香港。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

——2023年10月1日,陝西省13萬民眾受災於洪水。在看望了災民後,溫家寶以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告誡當地**,要時時惦記著百姓的疾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23年3月4日,溫家寶在看望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時,引用漢代政論家王充著作《論衡》中的這句話,闡述其治政思想。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2023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溫家寶總理就兩岸問題答記者問時,引用台灣近代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詩作。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同上時間,溫家寶總理引用《管子·形勢解》中這兩句古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了形象註解。

(《中國青年報》《****》3.15**等文)

最博學的人

——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首先是個偉大的哲學家,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

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實物本身包含著本質;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亞里斯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里斯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亞里斯多德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第三種是動力因,即為實現這類設計而提供的機構和作用;第四種是目的因,即設計物體所要達到的目的。

舉個例子來說,製陶者的陶土為陶器提供其質料因,而陶器的設計樣式則是它的形式因,製陶者的輪子和雙手是動力因,而陶器的用途是目的因。亞里斯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蘊藏在一切自然物體和作用之內。開始這些形式因是潛伏著的,但是物體或者生物一旦有了發展,這些形式因就顯露出來了。

最後,物體或者生物達到完成階段,其製成品就被用來實現原來設計的目的,即為目的因服務。他還認為,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的結合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

亞里斯多德把科學分為三種:理論的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和後來被稱為形上學的第一哲學);實踐的科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戰略學和修飾學);創造的科學,即詩學。

亞里斯多德認為分析學或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他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聯絡起來,並按照客觀實際來闡明邏輯的範疇。

在天文學方面,亞里斯多德認為執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

在物理學方面,他反對原子論,不承認有真空存在;他還認為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

在生物學方面,他對五百多種不同的植物動物進行了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鯨魚是胎生的,還考察了小雞胚胎的發育過程。亞歷山卓大帝在遠征途中經常給他捎回各種動植物標本。

在教育方面,亞里斯多德認為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主張國家應對奴隸主子弟進行公共教育,使他們的身體、德行和智慧型得以和諧地發展。亞里斯多德還曾提出許多數學和物理學的概念,如極限、無窮數、力的合成等。

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後來由他的注釋者彙編成書,取名叫作《工具論》。他們繼承了亞里斯多德的看法,認為邏輯學既不是理論知識,又不是實際知識,只是知識的工具。《工具論》主要論述了演繹法,為形式邏輯奠定了基礎,對這門科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學》討論了自然哲學,存在的原理,物質與形式,運動,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問題。他認為要使乙個物體運動不已,需要有乙個不斷起作用的原因。

亞里斯多德在《論天》一書中開始討論物質和可毀滅的東西,並進而討論了發生和毀滅。在這個發生和毀滅的過程中,相互對立的原則冷和熱、溼和燥兩兩相互作用,而產生了火氣土水四種元素。除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

以太作圓運動,並且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體。

《氣象學》討論了天和地之間的區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帶;其中還有一些關於視覺、色彩視覺和虹的原始學說。第四冊裡敘述了一些原始的化學觀念。在現在看來,亞里斯多德的氣象學遠不如他的生物學著作那樣令人滿意,然而這部著作在中世紀後期卻有很大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上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分析前篇和後篇》等。這些著作對後來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科學的乙個轉折點。在他以前,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力求提出乙個完整的世界體系,來解釋自然現象,而他是最後乙個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人。在他以後,許多科學家開始放棄提出完整體系的企圖,轉入研究具體問題。

亞里斯多德運用觀察試驗的方法和辯證思維的方法,大大推動了當時科學的進展。但是在中世紀,經院哲學和神學利用他的著作中一些形上學和唯心主義的東西,比如神推動世界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觀點,把它們奉做不能改變的經典和不能超越的權威,肆意歪曲他的著作,這又束縛住人們的思想,阻礙了中世紀科學的發展。

亞里斯多德集上古知識於一身,在他死後幾百年中,沒有乙個人象他那樣對知識有過系統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所以恩格斯稱他是「最博學的人」。

生活鏈結

教學建議:

一、本主題單元建議教學4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經典誦讀,背會《觀書有感》;第二課時,結合說文解義,理解詩意;第三課時,完成故事拓展,師生共講有關中外歷史名人博學多才的故事,使學生心嚮往之;第四課時,完成生活鏈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知道博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做博學多才的人。(第一二課時也可同時進行,邊解意,邊背誦)

二、教師講故事的時候,要先給學生介紹一下主人公的生平。

五年級作文

我的裝飾盒 五年級王天資 我八歲那年姑媽從青島給我帶回一件禮物,它不是文具,也不是玩具,而是乙個精美的裝飾盒。這只裝飾盒是八角形的。只用水晶做的,雖然它的外表不是花花綠綠的,但它那通著銀光的體晶寶石透明打動了我。陽光一照,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賞心悅目,裝飾盒上刻著一顆 心 是提醒我們精心保護它,愛...

五年級評語

樑明傑 你在老師的心目中,是個乖巧的孩子,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上課時總能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且熱愛公物。在老師的鼓勵下,你的發言也積極了。但最近,你染上了個壞習慣,那就是粗心。老師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嗎?做乙個更棒的好學生,努力吧!盧曉慧 老師驚喜地發現,即使很多同學對你有意見,但老師還是能在你...

五年級評語

李雨欣 你是乙個聰明踏實的孩子,能按時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成績良好。且能尊師守紀,團結同學。望今後再接再厲,多讀書,讀好書,爭取更大的進步 鄒怡薇 你是一位文靜穩重的小女孩,愛勞動,講禮貌,講衛生,上課能積極開動腦筋,學習自覺主動,積極參加學校裡的各項活動,成績優秀。希望今後大膽一些,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