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帶大巷探放水設計

2022-10-15 03:06:02 字數 4149 閱讀 4649

作業場所可能面臨的潛在危害

膠帶大巷掘進面探放水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頂板管理

1、安裝鑽機前,認真檢查工作面頂板及兩幫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以防頂板事故發生。

2、探水作業過程中,要隨時檢查鑽場附近的巷道支護情況,發現有片幫、冒頂現象,要及時停止作業,待加強支護後方可繼續作業,以防頂板事故發生。

二、有毒有害氣體

鑽探時,要及時與瓦檢員配合,對瓦斯濃度進行檢查監測,防止瓦斯濃度超限,引發瓦斯事故。

三、水害

揭露構造前,應加強工作面排水裝置能力,以防突發湧水導致排水能力不足,導致水災。

第一章設計依據

一、掘進面探放水設計依據

1、《煤礦安全規程》

2、《煤礦防治水規定》

3、長治市煤炭局下發的《加強礦井水害防治工作的規定和指導意見》

4、《膠帶大巷掘進地質說明書》

5、《膠帶大巷掘進面掘進規程》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根據防治水十六字方針「**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採」的原則,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採取探、防、堵、截、排等措施,為掘進施工的安全開展,編制本設計。

二、掘進工作面現狀

目前待掘工作面與一採區軌道大巷、一採區回風大巷平行布置,相距30公尺,方位角301°0707",設計長度為819m。

第二章工程概況

第一節掘進工程概況

一、巷道名稱

膠帶大巷

二、施工目的

保證接替工作面的煤炭運輸。

三、膠帶大巷斷面及支護形式

1、支護方式:採用錨網索噴聯合支護,配合使用鋼帶,分二次成巷,初期為錨網索支護,待工程全部結束後再全斷面噴射混凝土成巷。

2、支護材料:

①錨桿:採用φ2.0mm的高強度螺紋鋼錨桿,長2.0m;

②錨索:採用φ15.24mm的錨索,長6.3m;

③網片:採用10#鐵絲網,網片規格4000mm×1000mm;

④鋼帶:採用φ12mm的螺紋鋼焊製鋼帶;

⑤錨固劑:採用2360和2335樹脂錨固劑。

3、支護所用的材料、裝置必須按規定分類存放在指定地點,碼放整齊,掛牌管理。

第二節周邊關係

一、地面相對位置

巷道穿越區域內地表為高山、耕地,位於下合村西部,地面無水體和建設物,對工程無影響。

二、井下相對位置對掘進巷道的影響

本掘進區域內無其他水平開採。

三、鄰近巷道分布情況

四、鄰近採空區分布情況

該巷道位於15101首採面西部,15101首採面未安裝,故相鄰區域無採空區。

第三章水文地質

第一節礦井地質構造

本井田位於沁水煤田東翼中段潞安國家規劃礦區武鄉區中部,井田東北部位於王家峪井田精查區內,西南部在襄垣普查區內。井田大部為黃土覆蓋區,第四系黃土分布於溝谷、黃土垣、梁、峁之上,僅在井田北部有少量下石盒子地層出露。現根據鑽孔資料並結合武鄉縣王家峪井田精查勘探成果,將井田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地質情況

一)奧陶系中統峰峰組(o2f)

為含煤地層基底,棗嶺水源井揭露該組厚度為95.00m。為灰色~灰白色厚層狀石灰岩、泥灰巖、豹皮狀灰岩夾白雲岩。上部因風化較破碎,方解石脈發育,含有海相動物化石。

二)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

與下伏峰峰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厚度30.64-31.

06m,平均30.85m。主要由淺灰色、灰褐色g層鋁土泥岩,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質泥岩、石灰岩夾細砂岩和1-2層不穩定薄煤層(線)組成。

鋁質泥岩具鮞粒結構,灰岩多呈透鏡體狀,煤層一般不可採。底部為「山西式鐵礦」層,不穩定,呈窩狀、透鏡狀,本組中含少量的植物化石和黃鐵礦晶粒結核,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

三)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

連續沉積於下伏本溪組地層之上,為一套具有明顯沉積旋迴的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建造,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層之一。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厚度94.37-106.

90m,平均100.64m。主要由灰色粗、中、細粒砂岩、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質泥岩、6-9層煤層和4層石灰岩組成。

底部為晉祠砂岩(k1),為灰色細粒石英砂巖,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分選性、磨圓度較好,矽質膠結,含黃鐵礦、菱鐵礦結核;中部所含4-5層深灰色石灰岩,層位穩定,是區域地層對比的良好標誌。所含煤層中15號煤層為全區穩定可採煤層,其餘煤層均為零星可採及不可採煤層。根據其岩性、巖相組合特徵,自下而上分為三段:

1、下段(c3t1)

自k1石英砂巖底至k2石灰岩底,厚度14.40-17.65m,平均16.

02m。由深灰色泥岩、灰色中、細砂岩、石灰岩及煤層組成。含植物化石和黃鐵礦結核。

所含煤層中15號煤層為全區穩定可採煤層,14號煤層零星可採。底部k1砂岩為灰色細粒砂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分選性、磨圓度較好,矽質膠結,含黃鐵礦、菱鐵礦結核。

2、中段(c3t2)

自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頂,厚度39.13-44.30m,平均41.

72m。由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石灰岩、泥岩、細、粉砂岩夾煤層組成,所含石灰岩k2 、k3 、k4為區域煤岩層對比的良好標誌層,其中海相動物化石較為豐富,有海百合莖、蜓類等化石。區域性為生物碎屑灰岩,含少量燧石結核。

所含煤層中11、12、13號煤層為不可採煤層。在泥岩中含植物化石和黃鐵礦結核。

3、上段(c3t3)

k4石灰岩頂至k7砂岩底,厚度37.59-48.20m,平均42.

90m。由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質泥岩、中、細、粉砂岩及煤層組成。一般砂岩具水平-緩波狀層理,泥灰巖中含植物化石碎片,區域性含菱鐵礦、黃鐵礦結核。

所含7號煤層為零星可採煤層。6、8、9號煤層為不穩定不可採煤層。

綜上所述,太原組為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沉積韻律明顯,含有井田穩定可採的15號煤層。

四)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

自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76.10-101.16m,平均86.

41m,岩性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質泥岩、灰色、灰白色粗、中、細粒砂岩。含1、2上、2、3、3下號煤層,2、3號煤層為零星可採煤層,其餘為不穩定不可採煤層。泥岩中含豐富的植物化石及菱鐵礦結核。

底部k7砂岩為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巖,成分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具波狀或斜交層理,鈣泥質膠結。

五)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

本組地層井田內賦存不全,大部被風化剝蝕,最大殘留厚度為140m。岩性為黃綠色、灰綠色泥岩、砂質泥岩、灰白色粗、中、細粒砂岩。上部泥岩中含少量鋁質,區域性含菱鐵質鮞粒和結核。

砂岩具斜層理、交錯層理,分選性差。

六)第四系中上更新統(q2+3)

廣泛分布於全井田及周圍,厚度變化大,一般為15.00-61.55m,平均28.

90m。主要為淺黃、土黃、淺紅色亞砂土和淺黃、土黃色粉砂土,區域性含礫石層。與下伏第三系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七)第四系全新統(q4)

主要為現代沖積物,分布於下合溝河谷,為砂礫、卵石、泥沙混合物。厚度0-15.00m,平均8.00m,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二、礦井構造

井田位於沁水煤田中翼東部邊緣,沾尚~武鄉~陽城北北東向褶皺帶東翼,武鄉洪水區范家嶺向斜東翼,受區域構造控制,井田總體呈向北西傾斜的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4°-13°。井田發現兩條正斷層,未發現陷落柱。

1、斷層

f1正斷層,走向nne,傾向nww,傾角75°,最大落差7.5m,井田內延伸820m。井下開採中發現。

f2正斷層,走向近南北,傾w,傾角70°,最大落差6.0m,井田內延伸360m。井下開採中發現。

2、岩漿巖

井田內未發現岩漿巖侵入體。

綜上所述,井田地層平緩,斷層不影響採區劃分,井田地質構造複雜程度為簡單型別。

根據井田已採區域斷層、陷落柱發育情況以及底板等高線舒緩形態,**井田北部和西部未採區域不會有大於10 m的斷層及陷落柱,可能遇到一些小斷層(小於10 m的斷層),對採掘影響不大。

斷層特徵表

第二節礦井水文地質

本井田位於沁水煤田東翼中段潞安國家規劃礦區武鄉區中部,井田東北部位於王家峪井田精查區內,西南部在襄垣普查區內。井田大部為黃土覆蓋區,第四系黃土分布於溝谷、黃土垣、梁、峁之上,僅在井田北部有少量下石盒子地層出露。

1、地表水系

井田內無常年性河流及地表水體,只發育季節性排洪沖溝或溝河,平時乾涸,雨季匯聚洪水,大部向井田中南部的下合溝排洩,區域性向井田東南部邊界處的另一條主沖溝排洩,兩條主沖溝(河)在井田南部邊界附近匯合後注入洪水河,而後向西南注入濁漳河北源,濁漳河向東南~東流出本省,在河北省境內匯入漳河。井田屬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濁漳河支流。

5 650皮帶大巷 五採區段 探放水施工設計及安全措施

dm qe p 14 23 04 2010 001 650皮帶大巷 五採區段 有掘必探 施工設計及安全措施 編制 地測科 通風科 排程 安監處 生產技術科 機運科 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 650皮帶大巷 五採區段 有掘必探施工設計及安全措施 650皮帶大巷 五採區段 於2010年10月15日開始掘進,...

北膠帶大巷探巷做風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回風探巷 2 2 風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 現場概況 根據生產技術部安排,將在北膠帶大巷探巷內做回風探巷 2 2 風橋,風橋具體位置按地測部所送中線和現場標定位置確定。施工處巷道為矩形斷面,採用錨網梁索噴聯合支護。巷道淨寬4.0公尺,淨高2.3公尺。巷道內有皮帶 電纜 管路 裝置 開關等。施工採用鑽...

一盤區膠帶大巷作業規程

山西陽城陽泰集團小西煤業 施工單位 溫州礦山井巷工程 編制人 陳上營 小西專案部專案經理 陳維坤 技術負責人 馬水泉 編制日期 2011年 8月 5日 目錄第一章概況 3 第一節概述 3 第二節編寫依據 3 第二章地面相對位置及地質情況 4 第一節地面相對位置 4 第二節煤 巖 層的賦存特徵 4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