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汙染控制工程試題與答案 1

2022-10-10 05:09:03 字數 3284 閱讀 6793

一、名詞解釋(20分):

1、化學耗氧量(cod):用化學氧化劑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用所消耗的氧化劑中的氧來表示有機物的多少。

2、反硝化:即脫氮,是在缺氧條件下,通過脫氮菌的作用,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成氮氣。

3、汙泥齡:是曝氣池中工作著的活性汙泥總量與每日排放的汙泥量之比,單位是d。

4、活性汙泥:由細菌、菌膠團、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生物群體及吸附的汙水中有機性及無機性物質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淨化汙水功能的絮絨狀汙泥。

二、填空(26分):

1、水的迴圈方式有水分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水分下滲、徑流,其特點為時空上分布的不均勻性。

2、排水系統由溝道系統、汙水廠、出水口組成,它是收集、輸送、處理、利用及排放廢水的全部工程設施。

3、汙水溝道水力學設計原則為不溢流、不淤積、不沖刷、要通風。

4、設計溝段的水力要素有管徑d,粗糙係數n,充滿度h/d,水力坡度,流量和流速。

5、溝段的銜接方法通常採用溝頂平接,有時也採用水面平接,在特殊情況下需要採用溝底平接。

6、按照有機負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為高速率好氧塘、低速率好氧塘和深度處理塘三種。

7、生物膜法分為潤壁型、浸沒型、流動床型三種型別。

8、活性汙泥法生物脫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反應過程。

9、汙水土地處理是在人工調控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淨化汙水的過程。

10、混凝包括凝聚與絮凝兩種過程,分為壓縮雙電層、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沉澱物網捕四種機理。

11、控制厭氧處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基礎因素(包括微生物量、營養比、混合接觸狀況、有機負荷等)和環境因素(如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位、有毒物質等)兩類。

12、混凝劑的濕法投加包括藥劑的配製、藥劑的計量和藥劑的投加三個過程。

13、汙水廠的高程布置就是確定各構築物的高程。

三、簡述(24分):

1、生物膜法特點

固著於固體表面上的微生物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

和活性汙泥法相比,管理較方便;

微生物固著於固體表面,增殖速度較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從而構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2、回流對生物濾池效能的影響

有利影響:

增大水力負荷、促進生物膜的脫落、防止堵塞;

改善廢水的進水狀況降低(水量、水質)和降低毒物濃度;

可向生物濾池連續接種,促進生物膜的生長;

提高進水的溶解氧;

防止濾池滋生蚊蠅和減少惡臭。

不利影響:

縮短廢水在濾池中的停留時間;

降低生物膜吸附有機物的速度;

回流水中難降解的物質會產生積累,冬天濾池中水溫降低等。

3、氧化溝的特點

簡化了預處理,氧化溝水力停留時間和汙泥齡比一般生物處理法長,懸浮有機物可與溶解性有機物同時得到較徹底的去除,排出的剩餘汙泥已得到高度穩定,因此氧化溝可以不設初次沉澱池,汙泥也不需要進行厭氧消化;

占地面積少,因在流程中省略了初次沉澱池、汙泥消化池,有時還可省略二次沉澱池和汙泥回流裝置,使汙水廠總占地面積不僅沒有增大,相反還可縮小;

從溶解氧的分布看,氧化溝具有推流特性,溶解氧濃度在沿池長方向形成濃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厭氧條件。通過對系統合理的設計與控制,可以取得最好的除磷脫氮效果。

4、汙水處理廠平面布置原則

布置應緊湊,以減少處理廠占地面積和連線管(溝道)的長度,並應考慮工作人員的方便。

各處理構築物之間的連線管(溝道)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並考慮施工、檢修方便。

在高程布置上,充分利用地形,少用水幫浦並力求挖填土方平衡。

使需要開挖的處理構築物避開劣質地基。

考慮分期施工和擴建的可能性,留有適當的擴建餘地。

四、計算(15分):

某城市汙水處理廠最大設計流量qmax=1800m3/h,設計人口n=250000人,沉澱時間t=1.5h,採用鏈帶式刮泥機,設計平流式沉澱池並繪製平面與剖面草圖。(設表面負荷q=2.

0m3/m2h,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水平流速v=3.70mm/s,汙泥貯存時間t=2.0d,每人每日汙泥量為s=0.

5l/d人;池總表面積a=qmax/q;池長l=3.6vt;汙泥區總容積v=snt/1000;)

解:(1)池子總表面積(a) 設表面負荷q=2.0m3/(m2·h),設計流量qmax=1800m3/h,

a=qmax/q=900(m2)

(2)沉澱部分有效水深(h2) h2= qt=3.0(m)

(3)沉澱部分有效容積(v′) v′= qmaxt=2700(m3)

(4)池長(l) 設水平流速v=3.70mm/s,

l=3.6vt=3.6×3.7×1.5=20(m)

(5)池子總寬度(bb=a/l=900/20=45(m)

(6)池子個數(n) 設每個池子寬4.5m, n=b/b=45/4.5=10(個)

(7)校核長寬比l/b=20/4.5=4.4>4.0(符合要求)

(8)汙泥部分需要的總容積(v) 設t=2.0,每人每日汙泥量為s=0.5l/d,則

v=snt/1000=0.5×250000×2.0/1000=250(m3)

(9)每格池汙泥所需容積(v″) v″=v/n=250/10=25(m3)

(10)汙泥鬥容積(v1) 採用汙泥鬥,見圖2-2-7,

(11)汙泥鬥以上梯形部分汙泥容積(v2) =(20×0.3-4.5)×0.

01=0.158(m),l1=20+0.3+0.

5=20.08(m),l2=4.50m,

(13)池子總高度(h) 設緩衝層高度h3=0.50m,h4=+=0.158+3.46=3.62(m),

h=h1+h2+h3+h4=0.3+3.0+0.5+3.62=7.42(m)

五、論述(15分):

活性汙泥法淨化過程與機理

答案要點:

(1)初期去除與吸附作用

在很多活性汙泥系統裡,當汙水與活性汙泥接觸後很短的時間(10-45 min)內就出現了很高的有機物(bod)去除率;

這種初期高速去除現象是吸附作用所引起的。由於汙泥表面積很大(可達2000-10000m2/m3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醣類粘質層,因此,汙水中懸浮的和膠體的物質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

(2)微生物的代謝作用

以汙水中各種有機物作為營養,在有氧的條件下,將其中一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原生質);

對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即氧化分解以獲得合成新細胞所需要的能量,並最終形成co2和h2o等穩定物質。

(3)絮凝體的形成與凝聚沉降

如果形成菌體的有機物不從汙水中分離出去,這樣的淨化不能算結束;

為了使菌體從水中分離出來,必須使菌體凝聚成為易於沉降的絮凝體;

絮凝體的形成是通過絲狀細菌來實現的。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考試題A

密封線密封線 2 除塵器的分割粒徑越小,則除塵效率 越小 不變 越大 不能確定3 淨化氣態汙染物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吸收法 燃燒法 冷凝法 催化轉化法4 大氣的溫度層結有四種型別,0稱為 d稱為 正常分布層結 中性層結 逆溫層結 等溫層結 嘉應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 考試題a卷 題號...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綜合複習帶答案

一 填空題 120分 1 大氣汙染物的種類很多,按其存在狀態可概括為兩大類 氣溶膠狀態汙染物和氣體狀態汙染物。2 按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不同,大氣人為汙染源主要有三方面 生活汙染源 工業汙染源 交通運輸汙染源。3 環境空氣質素分為 環境空氣質素功能區分為三類 一類區執行一級標準 二類區執行二級標準 三...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考試整理

b卷 1 填空和選擇 1.通過研究近年的大氣環境狀況公報可以看出,中國的大氣汙染仍以煤煙型汙染為主,而少數大中城市如廣州的交通汙染也非常嚴重,因此屬於煤煙和汽車尾氣汙染並重型汙染。2.針對汽車尾氣汙染嚴重的現象,廣州市強制汽車裝尾氣淨化器,其原理是利用鉑作為催化劑,將排出來的co氧化成co2,並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