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輔行訣》醫方所用中藥藥物之陰陽五行屬性

2022-10-08 20:45:09 字數 6403 閱讀 4539

一、五行藥物彙總:(計80味,黑體字為諸藥之精)

(一)、味辛皆屬木:(計17味)

1、木中木桂羊肝 (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

3、木中土姜 (生薑乾薑炮乾薑) 粳公尺阿膠伏龍肝。

4、木中金細辛細辛根礬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參。

(二)、味咸皆屬火:(計15味)>>

1、火中火旋覆花雞心。 2、火中木大黃代赭石蔥葉芥子。>

3、火中土澤瀉黃飴。

4、火中金厚朴葶藶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 芒硝栝蔞戎鹽海蛤。

(三)、味甘皆屬土:(計15味)

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 公升麻半夏黃芪。

3、土中火大棗雞子黃。

4、土中金麥門冬白酨漿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屬金:

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實石膏雄黃牡丹皮。

3、金中火豉(鹹豉) 皂角。

4、金中土芍藥杏仁。

5、金中水薯蕷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屬水:

1、水中水地黃豬腎熟地黃。

2、水中木黃芩梔子薤白韭葉柴胡麻黃知母蔥白赤小豆。

3、水中火黃連栗子。

4、水中土白朮。

5、水中金竹葉龍膽草木通(通草)。

二、藥物陰陽五行藥理扼要:

中藥藥物五行藥(屬)性之功效,總而言之:木性藥(味辛)補肝,補肝者補血;火性藥(味鹹)補心,補心者補神;土性藥(味甘)補脾,補脾者補中;金性藥(味酸)補肺,補肺者補氣;水性藥(味苦)補腎,補腎者補精。

分而論之: (1)、木性藥:有宣發之功,可補肝益腎養心瀉脾抑肺。

①、木中木,補血、益精、養神、斂氣、調節陰陽;溫經助陽,燥濕除冷。

②、木中火,補神、養血、和中、調氣、斂精;溫中散寒,祛風止痛。

③、木中土,和中、養神、斂精、補氣血;扶陰昇陽,益氣生津。

④、木中金,補氣血、養精、斂神、和中;散寒化飲,斂汗開竅。

⑤、木中水,補精、養血、益氣、斂神、調節陰陽;補陽益火,溫中燥濕。

(2)、火性藥:有溫煦之功,可補心益肝養脾瀉肺抑腎。

①、火中火,補神、益血、和中、調氣、斂精;安神降逆,行氣下水。

②、火中土,和中、補神、益氣、調精、斂(清熱)血;補中潤肺,洩熱滲濕。

③、火中金,補神氣、益腎、和中、斂(清熱)血;降逆平喘,燥濕行水。

④、火中水,補精氣神、補血、調節

陰陽;潤燥軟堅,清熱導滯。

⑤、火中木,補血、養神、益精、斂氣、調節陰陽;逐瘀通經,潛陽降逆。

(3)、土性藥:有運化之功,可補脾益肺養心瀉腎抑肝。

①、土中土,補中、養神、補氣、斂(清熱)血、斂精;大補元氣,固脫生津。

②、土中金,補精氣、和中、斂(清熱)血、調神;瀉溼除煩,生津利咽。

③、土中水,補精、和中、補氣血、斂神;降逆散結,利水祛濕。

④、土中木,補精血、養神、斂氣、和中;補中固表,緩急解毒。

⑤、土中火,補神、養血、和中、調氣、斂精;益胃除煩,緩和藥性。

(4)、金性藥:有斂固之功,可補肺益腎養脾瀉肝抑心。

①、金中金,補氣、益精、和中、斂(清熱)血、調神;斂汗降逆,止渴止咳。

②、金中水,補精、養血、補氣、斂神、調節陰陽;補中活血,養陰潤腸。

③、金中木,補氣血、補精、養神、調節陰陽;清熱散瘀,行積除痞。

④、金中火,補神氣、養血、斂精、和中;調中下氣,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補神氣、和中、斂(清熱)血、斂精;斂陰潛陽,柔肝止痛。

(5)、水性藥:有潤滋之功,可補腎益肺養肝瀉心抑脾。

①、水中水,補精、補氣血、斂神、調節陰陽;益陰填髓,涼血生津。

②、水中木,補精、補血、養神、斂氣、調節陰陽;昇陽解鬱,滋陰燥濕,解表散結。

③、水中火,補精、補神、養血、和中、斂氣;清熱燥濕,養胃強筋。

④、水中土,補神氣、養精、和中、斂(清熱)血;燥濕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補精氣、和中、斂(清熱)血、調神;清熱燥濕,通經利尿。

1、抑,壓、壓制,引為抑制之意,指中醫學中之反侮關係,藥物之「輕瀉」或「輕下」的作用。

2、調,調節、調整,是不同於滋(扶)陰補(公升)陽的斂陰潛陽之意,指中醫學中之相乘或相侮關係,藥物之「瀉」或「下」的作用。

3、斂,引為收斂、收縮、壓縮、減小之意,指中醫學中之相乘或相侮關係,藥物之「瀉」或「下」的作用。

4、亦陰亦陽為中。補中,為補陰陽之氣;和中,為補氣養血。

三、80味藥物陰陽五行屬性歸類簡論:

(1)、木性藥(陽):有宣發之功,可補肝益腎養心瀉脾抑肺。

①、木中木(陽中少陽)

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桂心,木中木。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味厚燥性,助心陽、交心腎,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桂枝,木中木。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羊肝,木中木。甘、苦,性涼。入

肝經。補氣血、調水道,補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陽中正陽)

蜀椒,木中火。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腎經。溫中散寒,驅蟲止痛。

③、木中土(少陽中陰)

生薑,木中土。辛,溫。入肺、脾、胃經。散寒發表,溫中止嘔,止咳化痰,解毒。

乾薑,木中土。大辛,大熱。入肺、心、脾、胃經。回陽救逆,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溫經止血。

炮乾薑,木中土。平,溫。入肺、心、脾、胃經。溫中止瀉,溫經止血。

粳公尺,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經。益氣生津,補益脾胃,顧護胃氣,培補汗源。

阿膠,木中土。甘、平。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伏龍肝,木中土。辛,溫。歸脾、胃經。溫中止血,和胃止嘔,澀腸止瀉。

④、木中金(陽中少陰)

細辛,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

山萸肉,木中金。酸、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益胃,澀精斂汗。

礬石,木中金。酸、澀,寒。歸脾、大腸、肝經。解毒殺蟲,止瀉止血,祛痰開竅。

細辛根,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

⑤、木中水(陽中正陰)

苦參,木中水。苦,寒。入心、肝、大腸、小腸、胃經。清熱燥濕,祛風殺蟲。

附子,木中水。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回陽救逆,補陽益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

(2)、火性藥(陽):有溫煦之功,可補心益肝養脾瀉肺抑腎。

①、火中火(陽中至陽)

旋覆花,火中火。苦、辛、鹹,微溫。入肺、脾、大腸、胃經。消痰降逆,行氣下水。

雞心,火中火。鹹。入心經。補心安神、鎮靜神經,治五邪。

②、火中土(至陽中陰)

澤瀉,火中土。甘、淡,寒。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洩熱。

黃飴,火中土。甘、酸,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③、火中金(陽中太陰)

厚朴,火中金。苦、辛,溫。入肝、胃、肺、大腸經。行氣燥濕,降逆平喘。

葶藶子,火中金。苦、辛,大寒。入肺、膀胱經。瀉肺平喘,逐飲行水。

④、火中水(陽中至陰)

戎鹽,火中水。甘、鹹,寒。入心、肝、腎、膀胱經。平血熱,助水髒,清熱利水。

栝蔞,火中水。甘,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開結,潤腸通便。

芒硝,火中水。辛、鹹、苦,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瀉熱導滯,潤燥軟堅。

硝石,火中水。苦、鹹,寒。入心、脾經。利尿瀉下,破堅散結。

海蛤,火中水。苦、鹹,寒。歸肺、胃經。清肺化痰,軟堅散結。

⑤、火中木(陽中太陽)

大黃,火中木。苦,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攻積導滯,瀉火解毒,逐瘀通經。

代赭石,火中木。苦,寒。歸肝、胃、心經。平肝潛陽,降逆,止血。

蔥葉,火中木。辛,熱。入胃、肺經。利五臟,清熱散寒,發汗通脈,消水祛腫。

芥子,火中木。辛,溫。入肺、胃經。溫中散寒,豁痰利氣,通經止痛。

(3)、土性藥(亦陰亦陽):有運化之功,可補脾益肺養心瀉腎抑肝。

①、土中土(亦陰亦陽)

人參,土中土。甘,微苦,微溫。入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固脫生津,安神。

牛脾,土中土。甘、微酸,溫。入脾經。補脾健胃,消積除痞。

②、土中金(中之少陰)

麥門冬,土中金。甘、微苦,微寒。入心、脾、胃經。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白酨漿,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

苦酒,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

酢,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

③、土中水(中之至陰)

茯苓,土中水。甘、淡,平。入心、肺、肝、膀胱經。淡滲利水,健脾補中。

瓜蒂,土中水。苦,寒。有小毒。歸胃經。湧吐痰食,祛濕退黃。

④、土中木(中之少陽)

炙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公升麻,土中木。辛、甘、微苦,涼。入肺、脾、胃經。發表透疹,解毒昇陽。

半夏,土中木。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黃芪,土中木。甘,溫。入肺、脾經。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利水消腫。

⑤、土中火(中之至陽)

大棗,土中火。甘,微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緩和藥性。

雞子黃,土中火。甘、平。入心、腎經。滋陰養血,益胃除煩。

(4)、金性藥(陰):有斂固之功,可補肺益腎養脾瀉肝抑心。

①、金中金(陰中少陰)

五味子,金中金。酸,溫。歸肺、心、腎經。斂汗止渴,斂肺止渴,澀精止瀉,安神明目。

胡麻油,金中金。甘,微溫。入肝、腎、大腸、小腸經。療瘡滑胎,涼血止痛,生肌解毒,治瘖生髮。

犬肺,金中金。酸,溫。入肺經。溫中補肺,止咳降逆,行氣下水。

②、金中水(陰中正陰)

薯蕷,金中水。甘,平。歸肺、脾、腎經。健脾補肺,益腎養陰。

王瓜根,金中水。苦,寒。入胃、大腸、心、肺、膀胱經。瀉熱利水,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益氣生津。

地榆,金中水。苦、酸,寒。入肝、大腸經。涼血止血,收斂解毒。

③、金中木(陰中少陽)

枳實,金中木。苦,微寒。歸脾、胃經。破氣行積,化痰除痞。

牡丹皮,金中木。辛、苦,微寒。入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石膏,金中木。辛、甘,大寒。入肺、胃經。清熱瀉火,止渴除煩。

雄黃,金中木。辛,溫。有毒。歸肝、胃經。解毒殺蟲,祛痰。

④、金中火(陰中正陽)

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

皂角,金中火。辛、鹹,溫。入肺、大腸經。祛風痰,開竅閉,除濕毒,消腫,殺蟲。

鹹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少陰中陽)

芍藥,金中土。苦、酸,微寒。歸肝、脾經。生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杏仁,金中土。苦、微辛,微溫。有小毒。歸肺、膀胱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5)、水性藥(陰):有潤滋之功,可補腎益肺養肝瀉心抑脾。

①、水中水(陰中至陰)

地黃,水中水。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滋陰涼血,清熱生津。

熟地黃,水中水。甘,微溫。入肝、腎、脾經。滋腎填髓,補脾益陰,利脈止瀉。

豬腎,水中水。鹹、苦,平。入腎經;滋陰補腎,益氣固精,斂汗聰耳,消積利水。

②、水中木(陰中太陽)

黃芩,水中木。苦,寒。入肺、心、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梔子,水中木。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薤白,水中木。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通陽散結,下氣行滯。

韭葉,水中木。辛、微酸,溫。溫脾益胃,止瀉散冷,助腎補陽,固精暖腰,散瘀逐痰。

柴胡,水中木。苦、微辛,涼。入肝、膽、三焦、心包經。和解退熱,疏肝解鬱,公升舉陽氣。

麻黃,水中木。辛、微苦,溫。入肺、膀胱經。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腎、胃、肺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歸脾、心、小腸經。利水消腫,利濕退黃,解毒排膿。

蔥白,水中木。辛,溫。歸肺、胃經。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③、水中火(陰中至陽)

黃連,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膽、脾、胃、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栗子,水中火。鹹、甘,溫。入脾、腎經。養胃健脾,補腎強筋。

④、水中土(至陰中

陽)術,水中土。苦、甘,溫。入脾、胃經。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陰中太陰)

竹葉,水中金。甘、淡,寒。歸心、小腸經。清熱除煩,利尿。

龍膽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膽、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木通,水中金。苦,寒。入心、小腸、肺、膀胱經。清熱利水,通經下乳(古稱「通草」,今稱「木通」;今之「通草」,古稱「通脫木」)。

行測答題技巧 歸納推理的訣

例證1 阿炳是盲人,他就是個 家。例證2 星光大道走出來的楊光也是個盲人,他的歌唱得不錯。例證3 你是我的眼 這首歌既好聽又感人,這首歌就是盲人歌手蕭煌奇自己創造自己唱的。所以得出乙個結論 所有盲人都是有 才能的。中公名師趙金川提示我們這個結論叫做 猜想 歸納推理 或者叫做可能性推理。別說三個例證,...

江蘇公考行測輔導 模擬推理訣

一 想詞性 通過詞語的本質詞性的判斷可以幫助我們排除1 2個選項,甚至直接選出答案。這種方法是可以在5秒內做出一道題的,舉兩個列子說明 2008陝西 7考試 學生 成績 a往來 網民 電子郵件b汽車 司機 駕駛執照 c工作 職員 工資待遇d飯菜 廚師 色鮮味美 這道題通過3個名詞的組合,d就可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