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知識梳理

2022-10-01 15:48:04 字數 4272 閱讀 1084

運動..1.物質與運動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無物質的運動,也沒有無運動的物質.

2.物質的運動都要經歷一定的時間和占有一定的空間,而時間運動和空間運動也是密不可分的。

3.靜止中總是包含著運動的一面,運動也有相對靜止的一面。

4.無限包含著有限,無限由有限所構成,有限體現著無限.(具體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有界限,由於運動、轉化的本性,有限又趨近無限.因為規律,基本的有限變化出無數有限,從而形成無限。)

勞動 1.人和人類社會產生的內在機制與現實基礎是勞動。它使人有了意識與語言。而製造工具是勞動專屬於人的標誌。

2.一定的社會制度受兩種生產制約,一是勞動發展階段(物質生產)二是家庭發展階級(人的生產)。物質生產包含著生活資料的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生產。

3.生產方式是指勞動者和勞動資料相結合的方式,他決定了社會的結構和性質,也決定了社會形態的更替。

意識1.意識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2.意識的內容是知、情、意的統一。「知」是知識,是對事物客觀規律的理性認識;

「情」是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和評價,表現為愛恨、喜怒、 哀樂; 「意」是意志,表現為自控、毅力、信心等。

實踐定義: 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物件性活動。

特性: 客觀物質性——實踐的主體、實踐的物件、實踐的手段都是客觀的。

自覺能動性——實踐活動目的性、自主性、創造性。

社會歷史性——實踐活動使人與人之間發生聯絡,還要受歷史條件制約。

型別: 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

..1.生產實踐——處理人和自然之間關係的活動,即物質生產活動。

2.社會實踐——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活動,即人類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

3.科學實踐——以觀察、實驗為內容的科學活動(越來越重要)。

實踐的主客體

1.實踐的主體: 實踐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因素。

能力結構:自然力、智力、精神力。

社會結構:個人、集團、社會主體(一定階層或幾個階層聯盟)、人類主體。

2.實踐的客體: 主體活動物件的總和,是進入主體物件性活動領域。

自然形式的客體(自然) 社會形式的客體(經濟、政治制度、社會關係) 精神形式的客體(各種理論、學說等)。

3.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中介:實踐的工具、手段、方法的。

4.主客體之間的關係: 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中主體處於主導地位和中心地位。

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是客體對主體的限定和主體通過完善自身不斷地打破限定。主客體相互作用即主體物件化和客體非物件化。  主體物件化:

主體將自身的能力積澱於客體,以客體為其主體的表現形式,進而交換、傳遞、繼承和發展——社會遺傳。 客觀非物件化:客體在主體活動中轉化為主體的一部分,主體通過占有客體,不斷地豐富自身能力。

實踐的基本環節:目的、手段、結果。

目的:是人的意識對客體的超前改造;總以一定的客觀現實為依據;表明人對現狀的不滿意;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人的任何一次實踐都以過去的實踐經驗為前提)

手段:是人的過去活動和未來活動的矛盾統一,前人活動或過去活動創造的「自然物」成為未來活動的工具。

結果: 是人目的、意志在客觀事物中的凝聚和體現。

對實踐結果的評價

對實踐效果的評價:對實踐效果的評價,不能做為評定目的的合理性的唯一標準。

對實踐效能的評價:事物及其內部諸要素在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

對實踐效率的評價:投入、產出之比。它是衡量實踐操作是否合理,實踐水平高低的乙個重要標準。

認識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通過現象認識本質,形成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從而形成能動的抽象活動和創造性思維。

2、認識的能動性的體現:①現象→本質,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②為實踐物件提供觀念模型,對客觀物件進行超前反映。

3、認識事物過程獲取足夠資訊→捨棄一些保留一些資訊

4、認識要隨實踐的變化而變化

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 ①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 ②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人應在理性因素的主導下發揮非理性因素的積極作用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歸納與演繹歸納: 由個別或特殊向一般運動(針對經驗材料研究)演繹:由一般向個別或特殊運動(針對建立理論體系和尋找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

2.分析與綜合分析:把整體分解為部分,然後逐個加以研究綜合:把部分按其內在聯絡合成整體。

3.抽象與具體抽象指從眾多事物中,捨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具體指細節方面很明確的,不籠統的過程或事物

4.邏輯與歷史邏輯是歷史的邏輯,而不是超歷史的。歷史中的邏輯雖有客觀性,但人們所認識的歷史邏輯同歷史本真的邏輯則是有距離的。縮短這一距離,不應該糾纏於邏輯,而應該立足於歷史事實之本身

真理 符合客觀規律和實際的道理。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人的認識是從相對真理走向接近絕對真理的不斷深化的過程。

價值 1、價值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特定關係,即客體以自身屬性滿足主體需要或主體需要被客體滿足的效益關係。

2、是否有價值由該事物能不能滿足主體的某種需要。 價值大小由該事物滿足主體需要程度。

3、形成科學合理的價值評價。要求:①對客體狀況的正確認識 ②對主體需要的正確認識

4、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大基本原則。

①真理原則體現客體要求,價值原則體現主體要求;

②真理原則體現人活動的客觀性,價值原則體人活動的目的性;真理原則體現人活動的客觀性,價值原則體人活動的目的性。

③真理與價值是統一的,真理本身有價值,能指導實踐。

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實踐決定認識

1、實踐是認識產生發展的基礎。

在實踐過程中,外部實踐向內部觀念轉化,隨著實踐的發展,人的認識能力形成並發展。

人的認識能力由學習與實踐活動而得來。

任何的實踐都能得到相應地認識,認識的大成是一點一滴的成果。

2、實踐是認識的**和動力,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實際需要刺激了科學的發展,科學從實際需要中產生。

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條件。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根本唯一標準:

具體的實踐對認識的檢驗總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實踐本身在不斷變化,又突破這種侷限性,因而真理也是不斷發展的。

實踐經驗是具體的、特殊的,邏輯思維可以使特殊的經驗到普遍經驗。

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 正確的有積極作用錯誤的有消極作用)

聯絡定義------聯絡是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具有普遍性 1、任何乙個事物內部的諸要素是相互聯絡的;2、任何乙個事物與其他事物處於相互聯絡之中。(世界任何事物都通過中介聯絡起來,他們都是世界發展鏈條上不同的環節。把看似沒有聯絡的事物聯絡起來,往往會有重大發現)

規律規律是事物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任何乙個歷史事件的產生都是必然性與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其中的偶然性使歷史事件各具特色,具有不可重複性,規律重複的只是其中的必然性。

發展定義事物相互作用就是運動。上公升的、前進的運動是發展。

發展的本質-------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產生。

新事物不可戰勝的原因:

有新的結構和功能,已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和歷史條件。

新事物既有舊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又有舊事物所不具有的優勢。

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是乙個過程

1、過程是一種運動形式和另一種運動形式,一種物質層次與另一種物質層次之間以生成和滅亡為標誌的轉化。

2、「一切事物都是過程」是指每個事物存在的暫時性和穩定的相對性,整個世界我是無數事物生成和滅亡過程的相互銜接以及由此結合構成的過程的集合體。

發展的形式

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

質變產量的關係1、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2、質變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在新的更高的層次上,開始新的量變。

3、量變與質變是相互滲透的,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在質變過程中有新的量變的特徵。

發展的動力:

1.內外因共同作用內外因共同促成事物的發展。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2.肯定因素與否定因素相互作用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維持其存在,並區別於他物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事物中促使它滅亡,並使它轉化為他物的因素。肯定這方面同時也就否定了它對立的另一方面;否定即肯定與否定相反的東西。

3.辯證的否定觀: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肯定與否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②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身內部否定因素戰勝肯定因素的過程,即是發展的實質。③否定是事物聯絡的環節,否定是事物的質變,同時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因素。

發展的趨勢事物發展總是前進的、上公升的,具體道路又是曲折的、迂迴的。

矛盾定義: 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相互關係。

政治 哲學常識知識結構梳理

生活與哲學 部分第一單元生活智慧型與時代精神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嚮導 知識梳理 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 知識梳理 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 知識梳理 第一單元綜合 走進哲學,問辯人生 知識梳理 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第四課 世界的本質 知識梳理 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秘 知識梳理 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 知識...

2019屆人教版《生活與哲學》知識點複習梳理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型與時代精神 哲學 一 哲學是什麼 哲學的智慧型產生於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 1 世界觀的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零散的 不自覺 不系統的世界觀不等於哲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哲學知識總結

必修四哲學原理與方 總結 一 唯物論 1.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方 原理內容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方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 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反對錯誤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