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技術系統整合基礎知識

2022-09-30 12:12:02 字數 3975 閱讀 2250

工作區介面卡的選用

要求:① 終端裝置的連線插座與連線電纜的插頭匹配,不同的插座與插頭應加裝介面卡。

② 在單一資訊插座上進行兩項服務時,宜用」y」型介面卡

③ 在水平幹線子系統中選用的電纜類別不同與裝置所需的電纜類別時,宜採用介面卡

④ 在連線使用不同訊號數模轉換裝置,或資料速率轉換裝置等裝置時,宜採用介面卡

⑤ 為了特殊應用而實現網路協議的相容性時,可採用協議轉換介面卡

⑥ 根據工作區內不同的電信終端裝置配置相應的介面卡

注意事項

① 工作區電纜距離:工作區電纜通常是短的、柔軟的電纜,最大傳輸距離為5m,

② rj-45插座須安裝在牆壁上或不被碰撞的地方,插座距離地面30㎝以上

③ 插座和水晶頭不要接錯線頭

④ 在進行終端裝置和i/o連線時,可能需要某種電子傳輸裝置,但這種裝置不是工作區子系統的一部分

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

①工作區的劃分原則:通常把乙個獨立的需要設定終端裝置的區域劃分為乙個工作區

②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要點

根據使用者需求,在設計時一般將工作區子系統分為語音、資料和多**三類使用者,設計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線槽的敷設要合理、美觀

※資訊插座設計在距離地面30㎝以上

※資訊插座與計算機裝置的距離保持在5m範圍內

※網絡卡型別要與纜線介面型別保持一致

※估算所有工作區所需要的資訊模組、資訊插座

③設計步驟

1.確定工作區大小

2.設計平面圖供使用者選擇

3.確定資訊點型別和數量

④確定資訊點、資訊插座的型別和數量

資訊插座大致可分為嵌入式安裝插座、表面安裝插座、多傳輸**資訊插座3類

1.確定資訊插座型別和數量的原則

※根據已掌握的使用者需要,確定資訊插座的類別

※根據建築平面圖計算實際可用的空間,依據空間的大小i/o插座的數量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i/o插座的型別

2.確定資訊點的原則

一般,對於乙個辦公區內的每個辦公點可配置2~3個資訊點,此外,還應為此辦公區配置3~5個專用資訊點用於工作組伺服器、網路印表機、傳真機、**會議等

若此辦公區為商務應用,資訊點的頻寬為10mb/s或100 mb/s可滿足要求

若此辦公區為技術開發應用,則每個資訊點應為交換式100 mb/s或1000 mb/s,甚至是光纖資訊點

3.估算i/o插座和資訊模組數量的方法

rj-45聯結器的總需求量m為資訊點總量n的4倍並附加15%的富餘量

m=4n(1+15%)

資訊模組的總需求量m為資訊點總量n並附加3%的冗餘量

m=n(1+3%)

2、水平子系統

由工作區用的資訊插座,每層配線裝置至資訊插座的配線電纜和終端匹配器組成。將幹線子系統線路延伸到使用者工作區,一般為星型拓撲結構。負責從管理子系統即分線盒出發,利用雙絞線將管理子系統連線到工作區子系統的資訊插座。

是整個佈線系統的乙個必要部分,與幹線子系統的區別在與:水平子系統總是在乙個摟層上,僅與資訊插座、交接間連線。

一般僅用4對utp,目的在於避免由於使用多種電纜型別而造成靈活性降低和管理上的困難。

從使用者工作區的資訊插座開始,在交叉處連線,或在小型通訊系統中的以下任何一處進行連線:分交接間、幹線交接間或裝置間

佈線距離:配線電纜的最大長度為90m,這個距離是交接間中hc(水平跳接)的電纜終端到資訊插座/聯結器的電纜終端的距離,與傳輸**的型別無關。

注意事項:

①傳輸**一般為對絞線電纜

②最好採用線槽或在天花板吊頂內佈線,盡量不採用地面線槽方式

③確定傳輸介質佈線方法和纜線的走向

④確定距交接間距離最近的i/o位置

⑤確定距交接間距離最遠的i/o位置

⑥計算配線區所需纜線長度

水平子系統的設計

宜採用星形拓撲結構

水平子系統的設計包括傳輸介質與部件的整合

①設計要點

※根據工程環境條件,確定纜線走向

※確定纜線、線槽、管線的數量和型別,以及相應的吊桿、托架等

※確定纜線的型別和長度,以及每摟層需要安裝資訊插座的數量及其位置

※當語音、資料點需要互換時,設計所用攬線型別

②纜線的選購

③佈線方式

※吊頂槽型電纜橋架方式

※地面線槽方式

※直接埋管線

3、垂直幹線子系統

是整個建築物綜合佈線系統的關鍵鏈路。主要功能是將裝置間子系統與各樓層的管理子系統連線起來,提供建築物內垂直幹線電纜的路由。

垂直幹線子系統的組成

由裝置間子系統或管理間子系統與水平子系統的引入口之間的所有鏈結電纜組成,或由電纜、光纜及將此纜線連線到其它地方的相關支撐硬體組合而成。

幹線子系統包括:幹線或遠端通訊(衛星)交接間、裝置間之間的豎向或橫向的電纜、裝置間和網路介面之間的連線電纜或裝置與建築群子系統各設施間的電纜、幹線交接間與各遠端通訊交接間的連線電纜、主裝置間和計算機主機房之間的幹線電纜,是綜合佈線系統中最持久的子系統。

纜線選用

距離限制

建築群配線架到樓層配線架間的距離應小於2000m,建築物配線架到樓層配線架的距離應小於500m。

若採用單模光纖作為幹線電纜,建築群配線架到樓層配線架之間的最大距離可為3000m。

若採用5類對絞線電纜作為幹線電纜,對傳輸速率超過100mb/s的高速應用系統,佈線距離應小於90m。

在建築群和建築物配線架上,接插線和跳線的長度一般不超過20m。

注意事項

①一般選用光纜,以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②光纜可採用多模光纖,也可採用單模光纖

③纜線的拐彎處,不要直角拐彎,應有一定的弧度,以防光纜受損

④防遭破壞

⑤防雷電

幹線子系統的設計

幹線子系統的設計需既滿足當前的需要,又適應今後的發展。

①設計原則

※應為星形拓撲結構

※應選擇幹線纜線較短,安全和經濟的布線路由,且宜帶門的封閉型綜合佈線專用通道,也可與弱電豎井合併使用

※從樓層配線架開始,到建築群總配線架之間,最多只能有大樓總配線架一級交叉連線。

※宜採用點對點端接,也可採用分支遞減端接,以及電纜直接連線的方法。

※語音和資料幹線纜線應該分開

※在系統設計施工時,應預留一定的纜線作為冗餘

※幹線纜線不應放在電梯、供水、供暖等豎井中,兩端點要標號,室外部分要加套管,嚴禁搭接在樹幹上

②設計步驟

1.確定從樓層到裝置間的幹線電纜路由

2.繪製幹線路由圖

3.確定幹線交接間纜線的連線方法

4.確定幹線纜線的類別和數量

5.確定敷設幹線纜線的支撐結構

③佈線方式

※電纜孔方式

※電纜豎井方式

4、裝置間子系統

裝置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安放通訊裝置、計算機網路裝置以及建築物配線裝置的地點,也是進行網路管理的場所,是綜合佈線系統的最主要節點,一般設在大樓的中心,由裝置間中的電纜、聯結器和有關的支撐硬體組成。

其作用是把公共系統裝置中的各種不同裝置互連起來,其中包括電信部門的光纜、電纜、交換機等。

組成一般情況下,應包括如下部分:

大型通訊和資料裝置、電纜終端裝置建築物之間和內部的電纜通道、通訊和資料裝置所需的電保護裝置

注意事項

①要有足夠的空間

②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

③建設標準應按機房建設標準設計

裝置間子系統的設計

①設計原則

※按照最近與操作便利性原則,裝置間位置及大小應根據裝置數量、規模、最佳網路中心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主交接間面積、淨高選取原則

※接地原則

※色標原則

※與外部通訊網連線時,應遵循相應的介面標準,預留安裝相應接入裝置的位置

②裝置間的空間規劃與設定

※裝置間的面積

※建築結構

③環境條件要求

溫度和濕度、塵埃、照明、雜訊、電磁干擾、供電

④設計步驟

1.選擇和確定主佈線場的硬體

2.選擇和確定中繼場/輔助場

3.確定裝置間各種硬體的安裝位置

系統整合技術試題彙總

系統整合專案經理培訓結業考試題 總題量 74 一 難數量 12 1 資料共享方案,描述中錯誤的是 a 實時資料同步,資料來源變更時,調整時亦很方便 b 容易造成資料完整性和一致性被破壞 c 外掛程式系統對主系統會產生效能壓力 d 不適用於資料保密性要求高的應用 a2 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根據通訊子網中...

資訊系統整合專業技術知識

系統整合專案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 優選各種技術產品,進行設計開發,將各個分離的 資訊孤島 連線 集成為乙個完整 可靠 經濟和有效的整體,並使之能彼此協調工作,發揮整體效益,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由於典型的系統整合專案具有目標不明確 需求變化頻繁 智力密集 設計人員高度專業化 涉及的承包商多等特點 在系統...

系統整合的基本知識

系統整合,就是通過結構化的綜合佈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將各個分離的裝置 如個人電腦 功能和資訊等整合到相互關聯的 統一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實現集中 高效 便利的管理。所謂系統整合 si,system integration 就是通過結構化的綜合佈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將各個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