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大學生就業的聯動發展

2022-09-28 05:45:02 字數 1369 閱讀 9335

摘要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而農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大學生就業的聯動關係及促進農村大學生就業的措施與機制。

關鍵詞農村大學生;就業;困境;新農村建設;機制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據有關統計,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413萬人,但據估算,未就業人數超過100萬人,幾乎佔當年畢業生的1/4,而這些未就業大學生中農村生源大學生竟佔相當高的比例[1]。這對於解決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以構建和諧社會極為不利。

從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看來,和諧社會的前提是社會存在和諧的結構,而這些社會結構又要能發揮和諧的社會功能,各結構之間還要保持和諧的邊界關係[2]。農村大學生是農村和整個社會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農村大學生不能正常就業,必然會影響到他們正常社會功能的發揮,勢必影響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系統的正常執行,嚴重影響正在大力推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1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農村生源大學生就業具有大學生就業難的一般性原因,包括就業市場崗位供求關係失衡、高校專業設定與社會需求脫節、國家擴招導致大學生比例過大和整體素質下滑、自身缺乏工作經驗等。此外,這一群體還存在自身的特殊原因,主要表現為自身特點和社會現實原因。

從自身特點看,由於我國城鄉基礎教育存在不公平,農村教育資金遠小於城鎮教育資金的投入,農村生源大學生在農村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還是應試教育,嚴重影響其在大學期間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高。這主要表現在他們缺乏應有的人際交際能力;擁有嚴重的自卑傾向和攀比心理,人格發展不健全;做事急於求成,功利心強,一旦失敗卻盲目自我否定。這些自身特點使其在與城鎮生源大學生激烈就業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從社會現實原因看,我國正處在高速社會轉型發展期,就業市場機制日臻完善但依然不健全,城鄉二元結構雖有所鬆動但依然存在,這必然導致農村生源大學生就業時相對於城鎮生源大學生處於劣勢地位[3]。農村生源大學生和城鎮生源大學生在校期間雖接受相同教育,享受同等國家政策和待遇,但在就業時就業市場機制的弊端和城鄉二元結構的限制使二者的不平等被顯現出來。這主要體現在農村家庭社會地位較低,這直接或間接決定他們接觸的群體(包括親戚和朋友)大多是社會地位相當的農民,限定了農村家庭不能建立對他們自身和子女發展起作用的所謂「人際關係網」,而在當前的就業市場機制中仍然是就業「潛規則」,這就導致農村生源大學生找工作時缺乏必要的人際關係;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農村家庭經濟基礎較差,培養一名大學生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很多農村家庭因此而負債。

大學生畢業初到城市找工作時,需要一些必要的經濟支出,包括交通費、住房費、生活費等等,很多農村家庭經過大學階段的經濟消耗已無力再給予經濟資助,加上工作難找、薪金較低,使得這些人在就業初期及以後的

一、兩年時間沒有維持其生存的經濟基礎,難以在城市立足,很多人因此而失業在家;城鄉二元結構的弊端還在於城市對戶口的准進限制。

大學生農村就業與新農村建設

摘要 自新農村建設政策實施以來,在農村建設過程中就一直存在著著人才匱乏,技術落後的難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落後是主導因素。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新農村建設現狀原因對策 一 大學生到農村就業的現實意義 1.大學生到農村就業能夠為新農村建...

大學生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涉及農村經濟 政治 文化 社會和黨的建設的綜合性工程,是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是一項促進就業的積極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乙個根本前提,是要造就一批有理想 有文化 懂科學 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基於這一前提,廣闊的農村沃土需...

新農村建設現狀與思考

作者 劉廣彬 管理觀察 2010年第12期 摘要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柘城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在縣委 縣 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以 生產發展 生活寬容 鄉風文明 村容整潔 民主管理 二十字方針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縣全面鋪開。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現狀思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