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船舶工業基地造船業發展規劃提綱

2022-09-23 21:48:03 字數 4997 閱讀 6889

盤錦船舶工業基地加速推進

船舶製造產業發展規劃提綱

按照省、市**關於建設北方遼濱水城,加快盤錦船舶工業基地船舶製造產業發展步伐的要求,結合基地總體規劃及船舶製造業發展現狀和優勢條件,為躋身我省船舶製造重點發展區域,編制盤錦船舶工業基地船舶製造產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

1、總體規劃情況

目前,已經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對基地整體開發進行了詳細規劃,其規劃定位是:建設乙個具有北方濕地水城特色的遼濱新城區。規劃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規劃布局為:

「一港、四區、一島」。一港即盤錦新港,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在功能上以船舶舾裝、油品運輸、散雜貨運輸、貨櫃運輸為主;四區即:主導產業區,規劃面積37.

61平方公里,由船舶工業區、石化工業區和綜合工業區三部分構成。產業拓展區,規劃面積17.71平方公里,由港口物流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臨港產業區組成。

綜合服務區,規劃面積16.3平方公里,匯集產業服務、研發服務、教育培訓、商務金融、城市生活等功能。鴨島生態居住區,規劃面積17.

34平方公里,以休閒生活、旅遊度假和商業服務為主;一島即遼河生態島,規劃面積4.19平方公里,保留原生態環境特色,以生態保護、旅遊為主要功能。

1、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目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其中,08年完成投資18.8億元。34.

6平方公里起步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七通一平」標準,專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整齊劃一的輸電、通訊線路,暢通無阻的給排水、供熱管網,為專案入駐創造了先決條件;熱源廠、汙水處理廠、舾裝碼頭工程已開工建設,基礎工程即將完成,航道疏浚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使河海運輸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配套工程都為企業入駐、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同時,跨遼河大橋和盤錦新港的建設,疏港鐵路的規劃籌建,將進一步促進水城綜合交通體系的形成,水城與遼寧腹地的聯絡將更加便捷,構建起大進大出的流通格局。

2、招商引資工作情況

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工作並取得了重大突破。年初以來,我們相繼在北京、寧波、溫州、杭州、「長三角」、「珠三角」和香港等地及日、韓等國家開展了招商引資推介洽談活動,分別與大連路明集團、深圳拜歐生命源生物科技****、瀋陽鼓風機集團、億城集團股份****、浙江神力集團、廣東健風集團等20家公司達成投資意向,意向投資額總計近200億元,涉及行業包括船舶製造及配套、石油化工、機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和房地產業。為使這些專案盡快落戶,我們安排專人進行跟蹤推進,先後有大連路明集團、瀋陽鼓風機集團、億城集團股份****等企業領導來基地考察和洽談專案,並於08年9月24日與神力集團、健風集團簽署了投資45億元,建設一座年修造船能力100萬噸船廠的投資協議。

3、專案建設情況

截止目前,基地共簽約入駐專案81個,投資總額521億元(計畫投資10億元以上的專案14個,計畫投資億元以上的專案27個),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入36億元(08年固定資產投入19億元)。在81個專案中,船舶製造類企業10戶,佔企業總數的12.4%;船舶配套機械加工類企業28戶,佔企業總數的34.

5%;石化類企業24戶,佔企業總數的29.6%;其它類企業19戶,佔企業總數的23.5%。

專案建設成果顯著。目前,基地內開工建設企業56戶,巨集冠船業、中石油海工基地、龍德船業、中天壓力容器、華路特種瀝青、中新加船配等20戶企業已投入生產,並且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生產態勢良好;基地造船企業與國內外客商已簽訂船舶生產訂單7個,總計達46艘,已有4艘下水,其中2艘交付使用,另有19艘正在建造之中,到年底還將有10艘累計20萬載重噸各類船舶建成下水。2023年1-9月份,基地實現生產總值6.

6億元,同比增長145.8%,工業總產值實現31億元,同比增長204.1%,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30.

5億元,同比增長277.8%,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8%;稅收實現5000萬元,同比增長262%;預計到年底,可實現生產總值9億元,工業總產值40億元。

4、船舶製造業發展情況

截止到今年底,基地已簽約入駐造船企業10戶(07年底7戶),已投入生產執行企業4戶(巨集冠船業、遼河油田裝備製造、龍德船業、昊運船艇),正在建設企業1戶(渤船重工),前期籌備企業5戶(東方造船、中技重工、漢星船艇、中遠石化集團、凱特船業)。這10戶企業計畫總投資274億元,截止到目前實際完成投資20億元,已形成年造船能力100萬載重噸。其中:

遼寧巨集冠船業****已經形成了年產40萬載重噸的船舶製造能力;遼河油田裝備製造****已經形成了年產40萬載重噸的船舶製造能力;遼寧龍德船業****已經形成了年產20萬載重噸船舶製造能力;盤錦昊運船艇****主要生產遊艇、快艇、賽艇等產品,年生產能力400艘左右。

5、船舶配套業發展情況

目前,基地入駐的船舶配套企業有盤錦中新加船舶配套產品****、盤錦劃時代科技發展****、盤錦正發重工機械****、盤錦合力鋼材加工配送****、遼寧江海自動化焊接裝備****等20餘戶企業。主要配套產品有船舶鋼構、鋼板預處理、工業切割氣體、船用燃料、艙口蓋、自動焊接裝置、錨絞機等。

2023年,基地共有10艘1萬噸以上船舶開工建造,其中成功下水2艘16800噸油輪。船舶製造及配套產業共實現工業產值9億元。2023年,基地已有23艘船舶開工建造,已交船2艘,下水4艘。

已簽定造船訂單7項,總船數47艘。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造船、修船、船舶配套市場潛力巨大,特別是修船和配套專案,投資態勢和市場走向較好。船舶製造產業已經形成基地的主導產業。

二、發展思路

1、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東北振興、沿海開發開放和盤錦市資源型城市轉型等多重機遇,充分利用河海岸線資源,以現代船舶製造業為龍頭,拉動船舶配套業,構建產業集群化、區域協調化、資源集約化為特徵的新型產業體系,進而帶動基地經濟全面發展,建設成為遼寧省重點船舶製造區域之一。

2. 發展方向依託傍河臨海的自然區位優勢,通過科學規劃沿河岸線,合理利用沿海岸線,重點發展海上鑽井平台、海上雙體起重船、油輪、化學品船、散貨船、貨櫃船、豪華遊艇、高速快艇等各類中小型船舶製造、修理及相關配套產業。未來可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效益的船舶產品發展,同時注重船舶配套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逐漸培育和壯大船舶配套產業,最終建成銜接遼西、遼東船舶修造業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船舶製造和配套產業新城。

3. 發展重點 (1)船舶製造 ――鞏固散貨船、油船(包括化學品船)、貨櫃船三大主力船舶。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應根據國內外消費需求,通過改進技術,不斷提高散貨船、油船、貨櫃船的市場份額,逐步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品牌化,使之成為基地產業的主導產品。

――提公升海洋鑽井平台等海洋開發船的建造技術。海洋工程和海洋開發做為未來世界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發展潛力非常巨大。因此,基地要切實配合海洋資源開發,提高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儲運和後勤服務等方面的海洋工程裝備研製水平,大力發展海洋鑽井平台以及各種工程船舶建造業務,促進其向深水化、大型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

――開拓工程、工作船舶建造領域。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大內河幹支流河道的整治力度,以促進水運業的進一步發展。港口工程、水利工程、水域環保、橋梁建設等一大批工程專案紛紛上馬,施工建設急需技術效能先進、功能齊全的專用船舶,因此工程船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展中高檔的快艇、遊艇以及其它各類水上娛樂用船艇。世界遊艇市場不斷伸張,而我國遊艇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私人遊艇生產還處在萌芽期,市場開發前景可觀,產業拓展潛力巨大。基地要根據市場需求,鼓勵開發環保型的中高檔遊艇。

(2)船舶配套 ――優先發展一批技術比較成熟的產品,為本地中小型船舶生產配套。主要包括:船用動力裝置(包括柴油機、發電機組、應急發電機組等)、舾裝件類產品(包括船用門、窗、梯、閥門、艙口蓋、家具、錨、錨鏈、吊艇架、小五金、船用鎖、管路附件等)、甲板機械類部分產品(包括錨泊機械、裝卸機械、拖曳機械、舵機等)、艙室機器(鍋爐、壓力容器、空調通風裝置等)、船用電器以及鋼結構件等船體材料產品。

――積極發展一批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船用裝置產品。通過內引外聯, 大力汲納國內外先進船用裝置製造技術和知名生產廠商的方式,生產救生、消防、導航、通訊、自動化裝置以及各種儀器儀表等裝置。 ――做大做強船用生活、娛樂、休閒裝置,特別是針對豪華遊艇的配套設施,採用高質量的船艙內飾材料,不斷提高產品的設計水平。

――圍繞遊艇產業,利用河海交匯的區位優勢,以遼寧腹地為中心,發展配套服務的高檔遊艇俱樂部,進而帶動第三產業的協同發展。 (3)船舶維修環渤海地區航運業發達,船舶修理和改裝的業務量很大,此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依託盤錦、營口以及鮁魚圈港口,發展30萬噸以下修船塢,前期承攬國內外的油輪、幹散貨船和貨櫃船等主流船舶的修造業務,並大力提高外輪、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船舶修理比例;後期積極發展船舶改裝業務。

三、發展布局

按照園區總體規劃,船舶製造產業作為園區的主導產業,主要發展布局為:

1、船舶工業園在主體產業區的東部和南部,規劃面積約20 平方公里船舶工業園,重點發展船舶修造和船舶配套產業,位於河海交界處,通過加大填海造地工程建設步伐,利用約25公里長的修造船岸線,打造船舶工業完整產業鏈,形成船舶修造產業集群規模。 ――船舶修造產業片區。規劃形成四大船舶製造基地。

近期沿遼河岸線進行布局,規劃面積達10.31 平方公里,形成以貨船(散貨船、貨櫃船、油船為主)、海洋鑽井平台和遊艇為主的三大船舶修造基地。遠期利用填海生成的深水岸線,形成工程船舶的製造基地。

――船舶配套產業片區。緊鄰船舶修造企業進行布局,與船舶製造形成產業鏈,促進產業群的互動和規模化發展,規劃建設五大船舶配套區。近期布局於盤營公路西南側,濱海大道北側,工業用地總面積為3.

43 平方公里,生產以船體材料為主的船舶配套產品;遠期布局於船舶製造產業片區西側,規劃面積8.44平方公里,形成四大船舶配套區,包括舾裝件生產區、船用機械生產區、動力裝置生產區和遊艇配套產品生產區。 ――船舶研發片區。

位於船舶修造產業片區西部,船舶配套產業片區北部,規劃面積1.24 平方公里。重點引進船舶產業高新科技,集生產加工、研究開發、技術育成於一體,做為園區引進先進技術的外向聯絡基地和為科研人才提供創新發展的科研基地。

四、發展目標

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現有入駐企業達產達效、提高造船等級、擴大船舶配套率,增強技術研發能力,提公升綜合造船技術實力,以20萬載重噸以下船型為重點,把盤錦船舶工業基地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品牌、和研發實力的遼寧省重點船舶製造區域之一。預計到2023年,盤錦船舶工業基地可形成250萬載重噸以上的年造船能力,通過拉動為之服務的配套業可實現工業產值300億元,實現稅收15億元;預計到2023年,盤錦船舶工業基地可形成700萬載重噸以上的年造船能力,通過拉動為之服務的配套業可實現工業產值1000億元,實現稅收50億元。

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目錄一 發展形勢 1 二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3 一 指導思想 3 二 基本原則 3 三 發展目標 5 四 主要任務 6 一 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 6 二 加快產業組織結構調整 8 三 實施品牌和質量提公升戰略 9 四 打造高效的船舶製造體系 11 五 優化產業布局 12 五 重點領域發展導向 14 ...

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目錄一 發展形勢 1 二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3 一 指導思想 3 二 基本原則 3 三 發展目標 5 四 主要任務 6 一 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 6 二 加快產業組織結構調整 8 三 實施品牌和質量提公升戰略 9 四 打造高效的船舶製造體系 11 五 優化產業布局 12 五 重點領域發展導向 14 ...

涪陵區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 船舶工業是發展水運和開發海洋工程的重大裝備製造業,是資金 技術 資訊 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產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外向度高。發展船舶工業有利於拉動內需,增加就業,擴大出口,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承造船舶大型化 批量化。承造大型船舶的比重提高。造船完工量中,7萬載重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