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編 布置課後作業的具體要求

2022-09-17 18:06:06 字數 3001 閱讀 9903

課後作業布置的基本原則倡導「五必」,即:有練必選、有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作業布置的具體要求如下:

1、學生作業資料的選擇要經過備課組集體研究,同一年級學生作業內容和作業量要基本統一, 每個班級要在班主任的統一協調下,合理布置各科作業,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

2、先「下水」後選題,堅持 「有布置,教師必先做」的原則。教師應把所教科目的習題先做一遍,從而了解作業的廣度、深度,弄清各類習題的編排意圖和要求,掌握易出現的問題,對教材內容與習題如何搭配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作業。

3、精選作業的內容。要根據學習內容、階段教學要求及學生實際選題,突出針對性、基礎性、 層次性、思維性。作業分量和深廣難度要適當,要有選擇地使用現成的練習冊或習題集。

要避免機械的重複訓練,杜絕把作業作為處罰學生的手段。

4、實施「基本作業+彈性作業」的作業布置模式,不搞「一刀切」。 建立教師布置作業登記制度,明確基本作業與彈性作業,作業量、作業的難易度應保證大部分學生能獨立完成。減少並逐步杜絕作業抄襲現象,以提高作業訓練的實效性。

要制訂彈性作業布置方案,彈性作業可分為題量彈性和題型彈性,學生的學習層次可通過教師評判和學生問卷調查的形式來確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布置不同題量的彈性作業並由學生自己選擇題型。

5、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操作演示、查閱資料和實踐活動等。

6、教師要引導學生有序整理練習、試卷,分類建立自己的「錯題檔案」或 「糾錯本」。 並養成經常翻看的好習慣,抓實學生的錯題訂正,提高目標達成度。

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與否,教師的教學目的是否實現,通過作業檢查和批改的反饋資訊,教師據此評價自己的教學。一方面可以總結經驗,同時反思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手段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對學生補償教學的針對性;學生據此評價自己的學習,同樣可以明了自己的進步, 堅定學習信心,也可以找出不足,及時糾錯,減少累積性錯誤,改進課堂課後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可以說,作業是師生教與學溝通的橋梁,也是教與學的「晴雨表」。

● 布置數學作業

首先,要把握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量,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作業量的要求。教育家卡羅爾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達成度=實際用於學習任務的時間÷掌握該學習任務所需的時間。 掌握該學習任務所需的時間越少,學習達成度則越高。

學生在課內學習後,課外掌握該學習任務所需的時間越少,學習達成度就高。但是不能單純理解為數學作業量少,學習時間少,效率就高,而必須考慮學習的有效性,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的量。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告訴我們:

及時複習鞏固對於學生牢固掌握最新學過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可見,讓學生課後有選擇地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符合兒童記憶特點和規律的,只是必須適量。

其次,提公升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質,以學生發展為本。布置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既要和新講授的知識相聯絡,又要千方百計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掛鉤。數學學習活動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必須以生活實踐為依託,在學習書本新知識的同時,提供現實的數學學習內容。而這種富有生活氣息的數學學習內容是學生數學思維的源泉,布置家庭作業以此為依據能有效引導學生運用書本上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布置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既要有一定的記憶性作業,更要有理解和靈活運用的作業。數學學習活動除了有必需的「模仿與記憶」外更需注重的是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較常見的習題是通過改變問題來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 布置語文作業

一、讀寫結合、讀中學寫

常說閱讀和寫作並舉,密不可分。在教學中要以文字為范文,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反覆品讀、 用心體味文字的思想感情與語言之美,以達到「以讀代講,讀中感悟,以寫促讀」的目的。

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七冊《搭石》時,教師要求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特點(老人、上下工的人、 路人)表現人物美好心靈的方法,觀察身邊樂於助人的同學,抓住他們的外貌、神態、語言、行為等進行細緻描寫,表現出他們的美好心靈,在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時讀給大家聽,讓大家猜猜他寫的是誰。這樣的作業,既避免了學生大量的重複性抄寫,又激發了學生讀文、寫作的興趣,達到了複習、鞏固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二、巧設練習、發展思維

雖然現行教材課後設定的可操作性作業不多,但它給教師提供了挖掘教材、研究教材的廣闊空間。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根據課文特點設計一些小練筆。這樣不僅鞏固了文字知識,訓練了學生的習作能力,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鍛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如教學《凡卡》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續寫課文,設想信寄出後會發生什麼事,凡卡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學習了古詩《贈汪倫》後,讓學生仿寫一首送別詩。這樣的作業設計,既培養了學生想象力的完整性,保證了故事的完美性,又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 28

的深層次理解。

三、走出課堂、注重實踐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應「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如教學《爬山虎的腳》時,有的教師看到學校操場的爬山虎正長得茂盛。於是靈機一動,對學生說:「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

」「想!」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啊,那就跟老師來吧,我們一起去找爬山虎的腳!

」於是,面對一牆蒼翠欲滴、生機盎然的爬山虎,孩子們一邊讚嘆,一邊仔細地觀察,一邊將看到的爬山虎與文中描寫的爬山虎進行對比。這樣的課堂,不僅略去了老師抽象的文字講解,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在愉悅中獲得新知,教師在輕鬆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為了讓學生及時鞏固學到的觀察植物的方法,學習文字所體現的獨特寫法,可以隨機布置了小練筆《我喜愛的》。不僅能有序地觀察,有序地敘述,而且能抓住特點,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生動的描寫,從而實現了師生合作共贏的美好願望。

四、自行設計、張揚個性

學生是乙個個具有特性的、鮮活的個體,他們對生活有著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對文字有著各自的理解、感悟和收穫。所以,在作業設計上,我們更應該靈活多樣,突出體現個性、體現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如學完《草船借箭》後,可以根據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的特點,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文中的人物,並扮演這個角色。他們要自己製作頭飾、衣服、道具,然後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

這樣的作業,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具體要求

作業布置與批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作業質量,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批改效果,我校對教師作業布置與批改做出如下規定 一 作業布置要求 1.教師布置作業要精心選擇。努力體現典型性 層次性 綜合性 多樣性,達到少而精。要做到 超課標的內容不布置,偏題 怪...

我的具體要求

設計 題目 焊接夾具cad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設計 主要內容 1 在焊接結構生產實踐中,由於焊接結構的多樣性,帶來相關焊接夾具的也多種多樣,焊接夾具的設計和製造是一項繁瑣 費時的工作。因此焊接夾具cad系統的研究與實現具有重要實際意義。2 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主要有 手動槓桿鉸鏈夾緊機構設計 手動螺旋夾...

學校制度建設和科室布置具體要求

一 規章制度建設。各校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做好各項規章制度的補充 更換 新增等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使學校的管理工作公正 公開 科學 有序,管理水平上台階。1 校長辦公室 張貼上牆 校長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必備制度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