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樁常見病害及處理作業指導書

2022-09-12 14:48:14 字數 1591 閱讀 6501

1、斷樁

混凝土凝固後不連續,中間被疏鬆體及泥土填充形成間斷樁。

1.1造成原因:

1.1.1由於導管底端距孔底過遠,混凝土被泥漿稀釋,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樁體與基底之間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1.1.2受地下水活動的影響或導管密封不良,泥漿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樁身中段出現混凝土不凝體;

1.1.3由於在澆注混凝土時,導管提公升和起拔過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電、待料等原因造成夾渣,出現樁身中巖渣沉積成層,將混凝土樁上下分開的現象。

1.2防治措施:

1.2.1成孔後,必須認真清孔,清沖孔時間應根據孔內沉渣情況而定,清孔後要及時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過規範規定。

灌注混凝土前認真進行孔徑測量,準確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

1.2.2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隨時控制混凝土面的標高和導管的埋深,提公升導管要準確可靠,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嚴格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坍落度應滿足灌注要求。

1.2.3在地下水活動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進行處理,止水成功後方可灌注混凝土。

1.2.4灌注混凝土應從導管內灌入,要求灌注過程連續、快速,準備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應避免停電、停水。

1.2.5確保導管的密封性,導管的拆卸長度應根據導管內外混凝土的上公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過多。

1.3處理措施:

1.3.1澆注時間不長,混凝土數量不大時,將孔內混凝土及泥石全部清除,重新灌注;

1.3.2在距離地面較淺時(小於15m),可以用完整鋼(鋼筋混凝土)護筒的辦法,抽乾泥漿,鑿出新混凝土面,再按照無水混凝土澆注至設計標高。對於鋼護筒可以邊澆邊拔護筒;

1.3.3在距離地面較深時,應分析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對於計畫要重做的樁,要立即拔出鋼筋籠子,提出導管,重新鑽孔,按新孔進行混凝土澆注;

1.3.4於澆注完成後才發現的斷樁,要採取補樁的方案。方案要經過計算,並上報有關部門批准,一般採用扁擔樁、壓漿補強等辦法來處理。

2、縮徑

縮頸即孔徑小於設計孔徑。

2.1造成原因:塑性土膨脹。

2.2防治措施:採用優質泥漿,降低失水量。

成孔時,應加大幫浦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時間內,孔壁形成泥皮,則孔壁不會滲水,亦不會引起膨脹。或在導正器外側焊接一定數量的合金刀片,在鑽進或起鑽時起到掃孔作用。

2.3處理措施:如出現縮徑,採用上下反覆掃孔的辦法,以擴大孔徑。

3、短樁

灌注結束後,若樁頭高程低於設計高程,則屬於樁頭灌短事故,即短樁。

3.1造成原因:灌注將近結束時,漿渣過稠,或混凝土表面浮砂、土太多,用測深錘難以判斷漿渣或混凝土面,或由於測深錘太輕,沉不到混凝土表面,發生誤測,以致過早拔出導管終止灌注而造成短樁頭事故;還有些是灌注混凝土時發生孔壁坍方未發覺,測深錘達不到混凝土表面,這種情況最危險,有時會縮短數公尺。

3.2預防與處理辦法:

3.2.1在灌注過程中,必須注意是否有發生坍孔的徵兆,若有,必須處理後再灌;

3.2.2測深錘的重量和形狀要符合要求;

3.2.3灌注將近結束時,加清水稀釋泥漿並掏出部分沉澱物。用高壓水將泥渣和鬆軟層衝松,再用吸泥機將混凝土表面上的泥漿沉渣吸除乾淨,重新下導管灌注混凝土。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混凝土梁橋的常見病害及加固處理分析

作者 段瑞芳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第07期 摘要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道路交通系統的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的內容,而道路和橋梁是道路交通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橋梁工程的施工愈加頻繁,其施工環境和施工要求不斷增加,這使得混凝土梁橋的施工也更加常見。混凝土梁橋作為一種重要...

水下澆注混凝土灌注樁灌注最容易出現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張浩南陽市公路工程處河南南陽 473000 1 灌注樁屬於隱蔽工程,但由於影響灌注樁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對其施工過程每一環節都必須要嚴格要求,對各種影響因素都必須有詳細的考慮,如地質因素 鑽孔工藝 護壁 鋼筋籠的上浮 混凝土的配製 灌注等。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嚴,就會在灌注中發生質量事故,小到塌孔 縮...

鑽孔灌注樁基礎水下混凝土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摘要 當地基的弱土層較厚 一般指4公尺以上 建築物的荷載較大,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強度和變形限制要求,做人工地基又沒有條件或不經濟時,常常採用樁基礎,鑽孔灌注樁基因其造價低 節省等優點,被廣泛採用。我們建的大連快軌一號橋,總長1102延長公尺,總計51根樁基礎,樁徑為3.2公尺 2.0公尺兩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