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實驗教學參考

2022-09-12 11:42:10 字數 5462 閱讀 4052

第一單元混合

實驗名稱:小蘇打和醋的混合

設計目的:通過小蘇打和醋的混合實驗,知道有些物質混合後能生成新的物質。

材料:小蘇打和醋、火柴(每組若干)、小匙(每組兩支)、玻璃杯(每組3只)

過程和方法:

1.取一支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2.小心倒入一匙小蘇打,觀察現象。

3.再取一支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4.倒入一匙小蘇打,同時向杯中伸入一支點燃的火柴,觀察現象。

5.向一支空的玻璃杯裡,伸入一支點燃的火柴,觀察現象。

現象:小蘇打與醋混合會出現白色泡沫,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伸入火柴時火柴會熄滅。向空玻璃杯中伸入點燃的火柴,火柴正常燃燒,不會熄滅。

注意事項:向杯中倒小蘇打時要注意小心,火柴最好用鑷子夾住伸入杯中,以免學生燒傷。

特別說明:如沒有白醋用食用醋也可,但效果不明顯。若火柴燃燒過旺,可能不會熄滅,但燃燒會變得不明顯。教室中注意不能有風,否則火柴會因風而熄滅。

第二單元空氣

實驗名稱:誰趕走了杯中的水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證明空氣存在、佔據空間並能流動。

材料:水槽(每組乙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每組兩隻)、毛巾(每組一塊)

過程和方法:

1.取乙隻空玻璃杯,直立倒扣在水中,保持不動

2.取另一支玻璃杯橫放在水中,直至杯中灌滿水,慢慢立直

3.把灌滿水的玻璃杯口移到空杯口的上方

4.傾斜空杯,使杯中空氣飄到水杯當中,觀察現象

現象:兩隻杯子同時傾斜時,空杯中的空氣會向上漂到裝滿水的杯子中,佔據一定的空間。

注意事項:操作時注意不要打碎玻璃杯扎傷學生。

特別說明:實驗中,兩隻杯口都不要離開水面。實驗動作要慢,觀察要仔細。

第五單元沉和浮

實驗名稱:物體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輕重的關係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改進和完善學生們對物體沉浮想象的認識和所作的解釋,使學生認識到大小相同的物體,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輕重一樣的物體,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材料:水槽(每組乙隻)、泡沫塑料、胡蘿蔔、鐵螺帽、橡皮快、回形針、牙籤、蠟燭等(每組一套)、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五個(每組一套)、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材料五個(每組一套)、毛巾(每組一塊)

過程和方法:

1.把泡沫塑料、胡蘿蔔等按大小順序排成一列,標出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想一想,物體的沉浮與它的大小是否有關。

3.把泡沫塑料、胡蘿蔔等按輕重順序排成一列,標出它們在水是沉還是浮

4.想一想,物體的沉浮與它的輕重是否有關。

5.把一組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體按大小順序排列在桌上,推測他們在水中的沉浮

6.把它們放在水裡觀察

7.把一組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物體按輕重順序排列在桌上,推測它們在水中的沉浮

8.把它們放在水裡觀察

現象:泡沫塑料、蠟燭會浮在水面;鐵螺帽、橡皮塊、回形針會沉入水底,牙籤和胡蘿蔔在水中的浮沉不定,要親自實驗才能看到現象。輕重相同的立方體放入水中,體積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

大小相同的球放入水中,重量越輕越容易浮在水面。

注意事項:注意不要把水槽打翻。

特別說明:牙籤、胡蘿蔔因各種原因沉浮不定,教師要事先實驗一次。

實驗名稱:馬鈴薯的沉浮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產生新的關於物體沉浮和什麼有關的問題。這對於學生是乙個典型的發現問題的過程,同時又讓他們再一次經歷了通過控制變數來分析原因的活動過程。

材料:水槽(每組兩隻分別盛清水和鹽水)、大小馬鈴薯(每組兩個)、蠟燭、鐵片、木夾(每組一套)。

過程和方法:

1.把大馬鈴薯放在清水裡,小馬鈴薯放在鹽水裡,大的沉,小的浮。

2.把大小兩個馬鈴薯同時放在清水裡,觀察現象

3.把大小兩個馬鈴薯同時放在鹽水裡,觀察現象

4.取兩個水槽的液體各一滴,滴在鐵片上

5.放在火上加熱,直到水分完全蒸發,觀察留在鐵片上的殘留物

現象:馬鈴薯在清水中會沉而在濃鹽水中會浮在水面。在鐵片上加熱鹽水,最後會在鐵片上留下白色的鹽的結晶。

注意事項:要告知學生鹽水不能入口,在做加熱實驗時要防止燒傷。

特別說明:鹽水必須達到一定的濃度馬鈴薯才可能浮起來。

第六單元冷與熱

實驗名稱:氣體和固體的熱脹冷縮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證明氣體和固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強調科學**中嚴謹的科學態度

材料:口部套上氣球的燒瓶(每組乙個)、水槽(每組乙個)、暖瓶(內裝熱水,每組乙個)、固體熱脹冷縮裝置、酒精燈(每組一套)

過程和方法:

1.在空燒瓶口上套上氣球

2.把燒瓶放在熱水中,觀察現象

3.再把燒瓶放在冷水中,觀察現象

1.把銅環穿過銅球停在上方

2.用酒精燈加熱銅球,約5分鐘左右

3.放下銅環,銅環被卡在銅球上,無法穿過

4.把銅球放在冷水中冷卻

5.再把銅環放下,銅環可以穿過

現象:空燒瓶放在熱水中,瓶口的氣球會逐漸膨脹,放入冷水會迅速收縮。銅球被加熱後,銅環無法穿過;冷卻銅球後,銅環可以正常穿過。

注意事項:使用熱水時注意不要燙傷,使用酒精燈注意安全,禁止觸控銅球和銅環。

特別說明:固體熱脹冷縮裝置分為固定和手持兩種,使用手持裝置時銅環在從下部去套銅球。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實驗教學參考資料

第一單元電

實驗名稱:讓小燈泡發光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認識到短路的現象及其危害,學會檢查電路裝置,能區分斷路和短路的異同。

材料:小燈泡、電池(每人一套)、導線(每人一條)

過程和方法:

1.按照書中p5第一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2.按照書中p5第二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3.按照書中p5第三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4.按照書中p5第四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現象:書中第三幅圖是短路電路,其它

一、二、四圖都是正常連通電路,燈泡會正常亮起。

注意事項:電路短路時會產生高熱,注意不要燙傷學生。

特別說明:電池的電量要足,否則小燈泡在最後可能因為電量不足而不亮。電池電壓很低不會傷害學生,可放心實驗。

實驗名稱:比較串聯和併聯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區分串聯和併聯的連線方法並能進行分析比較。

材料:小燈座(每人兩個)、電池盒、電池(每人兩套)、導線(每人四根)

過程和方法:

1.按照書中p16第一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2.按照書中p16第二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3.按照書中p16第三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4.按照書中p17第一幅圖的方法連線電路,觀察現象

現象:書中p16第一幅圖電串聯電路會使小燈泡亮度增加,但會縮短燈泡壽命;書中p16第二幅圖併聯電路的燈泡亮度正常;書中p16第三幅圖串聯兩個燈泡,燈泡亮度比平時低會顯得很暗;書中p17第一幅圖併聯的兩個燈泡亮度正常。

注意事項:電池串聯時電壓是各電池電壓之和,容易損毀燈泡,實驗時間不宜過長。實驗時還要注意不要讓電路短路。

特別說明: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就是3v。兩節電池併聯起來,電壓還是1.5v,但是電流比一節電池要強。

第二單元新的生命

實驗名稱:解剖一朵油菜花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解剖是人們解決觀察中遇到問題的一種方法。

材料:油菜花(每組一朵)、鑷子、放大鏡(每組一套)、記錄資料夾(每人一張)

過程和方法:

1.用鑷子小心地把最下面的萼片取下,放在一旁

2.再用鑷子小心地把花瓣取下

3.用鑷子小心地分離雌蕊周圍的雄蕊

4.用鑷子把雌蕊取下

5.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填寫記錄

現象:解剖後油菜花的樣子如書上p21圖,四個萼片、四枚花瓣、六個雄蕊、乙個雌蕊。

注意事項:使用鑷子時,要注意盡量不要損壞花的各個部分。有花粉過敏的學生不宜參加實驗。

特別說明:如找不到油菜花,可用其它十字花科的花替代,如:蘿蔔花。教師在準備油菜花時要注意有些油菜花並不是四個花瓣,也會出現三個或五個花瓣的。

第四單元岩石和礦物

實驗名稱:火山噴發模擬實驗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了解火山噴發的原理,養成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材料:燒瓶或集氣瓶、鋁箔、小蘇打、白醋或食用醋、洗滌劑、燒杯、報紙

過程和方法:

1.將鋁箔圍繞燒瓶口搭成火山的形狀

2.將燒瓶放在報紙上,避免濺到桌子上

3.向燒瓶中倒入一些小蘇打

4.再向燒瓶中倒上一些洗滌劑

5.向裝好的燒瓶中倒入醋,觀察現象

6.觀察冷卻後的現象

現象:向燒瓶中倒入醋時,燒瓶中會立即噴出大量泡沫,冷卻後在鋁箔上留下一些堅硬的粉末狀物質。

注意事項:注意演示時不宜讓學生靠得太近,避免噴發物濺到學生身上。

特別說明:此實驗為教師演示實驗。

實驗名稱:模擬岩石變化的實驗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操作,驗證岩石變化的假設。養成通過尋找證據論證自己的假設的科學態度。

材料:玻璃杯、酒精燈、玻璃瓶(每組一套)、岩石(每組若干)、豌豆種子(每組若干)、石膏糊(每組若干)

過程和方法:

1.先用鑷子夾住岩石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2.再立即把加熱的岩石放入冷水中

3.重複1、2步驟幾次

1.將幾塊岩石放入玻璃瓶中,蓋好蓋子

2.不斷搖動瓶子

1.向玻璃杯中倒入石膏糊

2.將豌豆種子撒入石膏糊中

3.再向杯中倒入一些石膏糊

4.將幹了的石膏從杯中取出,放入盛水的盤子

5.豌豆發芽後觀察的石膏

現象:岩石經過不斷加熱、冷卻的過程後會碎裂;放入瓶中的岩石會因不斷撞擊而碎裂,並表面變得光滑;埋入豌豆種子的石膏糊,最後在豌豆發芽時,石膏會破裂,出現裂縫。

注意事項: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不要燙傷學生。選擇玻璃瓶時要選擇瓶壁較厚的,搖動時不要過於用力,否則容易敲碎瓶子,扎傷學生。

特別說明:選擇岩石要選擇質地不是很堅硬的,否則實驗效果不明顯。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實驗教學參考資料

第一單元運動和力

實驗名稱: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設計目的:通過實驗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本身的重量和運動狀況(滾動還是滑動)有關。

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長條形木板(每組兩塊)、同樣的長方體和圓柱體木塊(每組各兩塊)、小石子(每組若干)

過程和方法:

1.將條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為乙個斜面(約30度角)

2.將兩個同樣的方形木塊分別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木板上,觀察它們在木板上滑下的現象

3.將兩個同樣的圓柱體木塊同時放在一塊木板上,乙個橫放使之向下滾動;乙個豎放使之向下滑動,觀察現象。

4.在小車上放上石子,使之運動,記錄拉力的大小

5.增加小車上的石子,使之運動,記錄拉力的大小

6.再增加小車上的石子,使之運動,記錄拉力的大小

現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塊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塊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動得快;滾動的木塊比滑動的木塊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動得快。小車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

注意事項:做重力實驗時,小車的運動速度要一樣。

特別說明:用重力牽引小車,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單元時間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複習

9 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 因為玻璃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杯壁,凝結成看得見得小水滴。10 水的三種狀態 液態 固態和氣態 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生了迴圈運動。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由於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無法看見。溫度越高,空氣越乾燥,有風吹時,水蒸發得越快。水蒸氣變...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實驗通知單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冊科學2013年春季 實驗通知單 學科三年級下...

青島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實驗教學計畫

一 學生情況分析 1 三年級兒童想象豐富 思維活躍,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 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為。2 通過乙個學期的 科學 學習,學生們對 科學 這門課已經有所了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乙個乙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