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基礎知識

2022-09-09 06:06:07 字數 4550 閱讀 6951

1.會計

所謂「會計」,就是根據經濟事項發生原因記錄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的增減,對登記過的數值進行必要的計算和加工,並將其結果作為資訊傳達給利用者的技術。

會計,包括會計資料的收集(對發生的交易及其他事項的認識、事項的數值比和分類)、加工、記錄、彙總以傳達資訊的技術;就廣義來說,還包括會計資料的審檢和會計資訊的分析。

會計,按照經濟主體的種類即按企業和非企業來劃分,可以區分為企業會計和非企業會計。根據企業的形態,企業會計又可區分為國營公營和其他公營企業會計,國營和地方公營公用營業會計、公司會計、個人企業會計、合作社企業會計等。非企業會計又可區別為公益法人會計、作為消費經濟單位的國家、地方公共團體會計、家庭會計,等等。

在公益法人事業中間,有的單位的主要資金**是服務收益,因此,有些專家認為這種法人事業可應用企業會計方式。如果這樣,企業會計也就包括了一部分公益法人會計。

作為非企業會計,有的和消費經濟單位的會計相同,有的不同。消費經濟單位的會計,是以資金的收支為中心的會計。消費經濟會計淵源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西歐的寺院和諸侯的會計。

據伍爾夫·阿瑟聲稱,在古代埃及、巴比倫等國,這樣的消費經濟會計已同這個商人會計並存了。

非企業會計是和消費經濟單位的會計不同的。例如,在某些國營公營事業、特殊法人、公益法人的會計中,除了進行收支核算外,還要搞清資產、負債、資本公積金的餘額,編制資產負債表。企業會計不但要弄清資產、負債和資本的餘額,以及資金的流動狀況,而且要對比收益的費用,查明乙個時期的利潤。

由此可見,是否計算乙個時期的損益,是區別企業會計和非企業會計的分水嶺。

企業會計,可以按照不同的資訊利用者,區分為財務會計(外部報告會計)和管理會計(內部報告會計)。企業會計,又可按照記錄和核算物件資料的不同而區別為成本會計和收益費用會計(財務會計)。此外,企業會計,按照交易或記錄物件事項是在發生之前處理,還是在發生過程中處理,可以區分為事前會計和事後會計;又可按照會計資料是否同帳戶直接聯絡,區別為經常性期間會計和個別專案會計。

2.會計學

會計學是一門研究會計的科學,其**範圍頗為廣泛。(1)按照會計應用物件實體的種類,會計學可以大致分為企業會計學、非企業會計學(非營利事業會計學)和社會會計學;按照企業的形態,則可分私營企業會計學、公營企業會計學等。非企業會計學又可區別為公益法人會計學、學校法人會計學等。

(2)根據企業會計所屬會計領域的不同,會計學可大致劃分為下列三個部分:財務會計學(對外報告會計學)、管理會計學和稅務會計學。這裡所說的財務會計學是這樣一門科學,它的研究目的在於向企業外部單位提供會計報告的企業會計。

與財務會計學相並立的是管理會計學。由於財務會計包括損益計算(財務報表會計)和成本計算,財務會計學可以分為損益計算學(廣義的財務報表學)和成本計算學。由於管理會計包括經常性的期間損益計算和期間成本計算,以及個別專案的損益計算和成本計算,管理會計學可以分為管理損益計算學和管理成本計算學;它們分別**期間單位計算理論和個別專案單位計算理論,構成企業會計學特別是財務會計學的理論的,有會計基本概念論、會計目的論、財務分析論、審計論、等等。

在管理會計學和稅務會計學方面,也存在著類似的理論。

3.會計原理

會計原理是會計理論的基礎概念,它對會計程式這個上層建築和會計原則這個中間建築來說,又是形成下層建築的基礎。目前,會計學界對會計原理的內容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它們基本上可歸納為兩類。第一類見解認為會計原理規定了現代企業會計實務中的計算結構的特點;第二類見解則認為會計原理指出了企業會計實務的基本方向。

前者表明了會計常規的根本結構,因而也可以叫做「基本常規」,它具有「計算制度的原理」或「結構的原理」的性質。後者是表明企業會計的基本目標或應有命題「目標的原理」或「要求的原理」。

第一類會計原理中今天為大家所承認的有:(1)企業實體的原理;(2)會計期間的原理或繼續營業的原理;(3)貨幣測定的原理。企業會計本來是按照劃分的時期、主要用貨幣額來掌握(測定、記錄和報告)企業的川流不息、周而復始的經濟活動及其有關經濟現象的行為,從中至少可以找出企業會計的下列三個特徵:

(1)限定企業會計場所(指每個企業辦理會計)的企業實體的原理;(2)限定企業會計時間(指對川流不息的企業劃分活動時期來辦理會計)的會計期間的原理;(3)限定企業會計內容(指只把可以用貨幣額合理掌握的企業活動及其有關現象作為企業會計的物件)的貨幣測定的原理。

然而,這類會計原理還沒有表明企業會計行為的基本目標,因而也不能對會計原則和會計程式的內容規定方向。例如,對為什麼在當前會計實務中把成本原則、期間分配費用原則和實現原則等視為金科玉律這樣乙個問題,如果只有這類原理,就不能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因此,第二類會計原理就有必要提出來了。

它包括了「有用性的原理」(即企業會計應該公正對待企業的利害關係者的原理),等等。有了這類會計原理,要求現代傳統的企業會計計算公正對待股東的紅利分配,把通過這種計算得到的有可能檢驗的會計資訊提供給其他利害關係者並在各類捐稅上恰如其分地計算稅款,就有了「有用性的原理」作為理論根據,也可以說明上述成本原則等會計原則(即具有檢驗可能性、財務穩妥性和實行可能性等特性的會計原則)是公正的會計常規。

4.會計標準

人們談論會計標準時,總要想到它和會計原則的關係,這兩者在概念上一般認為完全相同,但也有明顯的區別,從兩個概念相同的觀點來看。會計標準和會計原理都是指導企業的會計實踐而使會計行動達到一定目標的指標。從兩者有區別的觀點來看,就不一定那麼簡單了。

美國會計學家特爾頓(曾比較清楚地說明了兩者的差異:首先,會計標準是搞會計工作的工具,是比較和判斷會計處理的基礎,它可以根據情況靈活對待,而會計原則則具有普遍適用性和不變性;其次,會計標準正確地指導會計行動去達到會計目的,而會計原則則說明會計目的與達到目的的方法之間的關係;最後,會計原則構成會計理論,而會計標準則應用會計理論去指導會計實踐。按本來詞義來說,所謂「標準」是指比較和測定同類事物的數量或價值的標準;所謂「原則」則是指科學或事物的原則、自然規律或邏輯法則等。

說「標準」與「原則」有區別,是以這兩個概念的本義不同為依據。說兩者相同,是指它們都把會計標準理解為會計實踐或會計行動的指標。

「會計標準」這個術語還有一種不同用法。我們試舉乙個具體例子。美國會計學會於2023年發表了乙份《會計基礎理論報告》。

該報告認為會計資訊應該具備下列會計標準:(1)符合目的:(2)實事求是;(3)可以驗證;(4)可以測定。

這裡的所謂「會計標準」,與其說是會計標準,不如說是會計資訊的特性。該報告又指出:有用的會計資訊應該滿足上述四個會計標準的要求;會計理論應該為測定和傳達會計資訊的會計系統奠定基礎;「會計標準」要成為制定會計理論的指導思想。

5.會計方針

所謂「會計方針」,是指企業對會計處理以及報告的原則和程式等的決策。例如,對收益的認識,折舊和盤存估價等都有一般公認的雙重原則和程式,但企業可以根據本行業特點、自身的規模或經營者的意圖等,選用某種原則或程式,這樣的決策就是會計方針。企業決定的會計方針有時也可能不符合一般公認的會計原則,這就要求會計師進行檢查。

因此,會計師的審查可以說是按照一般公認的會計原則檢查企業的會計方針是否恰當的過程。

企業規定會計方針的依據,除會計原則外,還有商法、稅法、財務報表規則等。如果企業採取的會計方針超出了這些依據範圍,有時要受到法律制裁。一般來說,企業的會計方針的目標在於:

按照本企業的行業和規模等計算和報告最適宜的期間損益。然而,實際上,在遵照各項有關法令的條件下穩定期間利潤或減少利潤課稅,卻被認為是會計方針的目標。

在決定企業的會計方針時,法律允許經營者進行慎重斟酌;但原則或程式一經選定,如無正當理由,就必須繼續採用。而且,法律還要求企業在財務報表上註明選定的會計方針。關於公開這種會計方針的規定,在2023年1月公布的第一號《國際會計標準》中也提到了。

會計學界認為:對於企業外部的利害關係者正確理解企業財務報表的內容來說,這種規定是不可缺少的。

6「會計制度」這個術語有兩種意義。

(1)會計制度是指在會計界公認的會計原則或會計標準指導下,並在商法和其他會計法規制約下,進行會計活動的企業會計(或國家機關會計和公共團體會計等非企業會計)的體系。除了企業會計外,就是**機關、公益法人等所有會計單位的會計也都要提供各種實事求是的會計資訊,以利於各方面的資訊利用者決定恰當的行動方針。企業等提供歪曲真相的虛假資訊,必然會使其利害關係者多多少少蒙受損害。

因此,**制定了商法和其他法規,來保證企業等公布的會計資訊具有某種程度的真實性。此外,在會計界享有權威的群眾團體也制定了公認的會計原則或會計標準(它們得到「**交易法」的承認,並由**用行政手段強制推行),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會計活動的企業和其他單位的會計,就是第一種意義的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當然不是固定不變的東西。為了適應時代的進展、國內政治經濟條件以及國際環境的改變,會計原則或會計標準以及會計法規都要變革或修訂。因此,會計制度的內容也要隨之發展變化。

遵循會計原則或會計標準並受法規制約的會計制度,不完全等同於統一的會計制度。統一的會計制度,是國家(或行業團體)為了管制產品**或控制企業利潤等而在會計的實質方面和形式方面為企業等統一規定的會計制度,實行這種制度的會計單位幾乎沒有自由選擇或取捨會計方式的餘地。

(2)會計制度是指會計資料的掌握和加工以及會計資訊的提供等一系列系統。第二種意義的會計制度可以分為過去用手工操作的傳統的會計系統和會計資訊系統。

7.會計規程

有關會計組織的帳簿組織、帳戶組織、內部牽制組織和會計處理方法等。都是用會計規程具體規定出來的。因此,會計規程集中地、總括地說明了企業的會計組織及其活動程式。

一般的會計組織原則與一般的會計處理方法未必能統一地、絕對地適用於所有的企業。所以,對特定企業來說,它的會計處理方法等也就需要由該企業的會計規程具體地加以規定了。制定會計規程的首要問題,在於確定它所包括的範圍有多大,它所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會計學基礎知識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第三章 會計核算基礎 第四章 賬戶與複式記賬 第五章 製造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第七章 成本計算 第八章 會計憑證 第九章 會計賬簿 第十章 財產清查 第十一章 財務報告 第十二章 會計組織核算程式 第十六章 會計工作組織 第一章總論 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

會計學基礎知識重點

會計學教學大綱 適用年級專業 學科類 第二學年會計學 一 課程概述 一 課程性質 初級會計學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包括會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其他財務會計課程的入門課程。該課程著重講授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賬務處理的基本程式。二 教學目標與要求 本課程以原理的說明為...

基礎會計學

基礎會計學 名詞解釋1 加入收藏 大中小 2010 10 18 會計 是以貨幣形式,採用現代化的專門方法,對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統。會計物件 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說來,會計物件是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會計物件要素 是會計物件具體表現的經濟業務按其性質的分類。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