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基礎知識

2022-05-14 21:24:01 字數 4957 閱讀 8495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第三章、會計核算基礎

第四章、賬戶與複式記賬

第五章、製造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第七章、成本計算

第八章、會計憑證

第九章、會計賬簿

第十章、財產清查

第十一章、財務報告

第十二章、會計組織核算程式

第十六章、會計工作組織

第一章總論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會計和會計學的基本概念,會計的涵義、內容、職能與目標、會計方法與技術、會計學及其分支等內容,達到為學習後續各章內容打好基礎的目的。

教學要求:學習本章應重點掌握會計的涵義、會計的內容和會計的方法,一般了解會計學及其分支。

第一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一、會計產生與發展的歷史

會計是適應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加強經濟管理的要求而產生、發展,並隨著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提高。

會計的產生始於人類社會的早期生產活動,它最初是作為生產職能的附帶部分,在生產時間之外附帶地把收入、支出等記載下來。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會計才逐漸得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形成特殊的專門的獨立職能,成為專職人員從事的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對於任何社會的經濟活動都是必要的,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會計的發展史表明,它的產生與發展同人們管理經濟、講求經濟效益緊密地聯絡在一起,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類對經濟效益的追求,相應地會對會計提出新的要求,這是會計發展的原動力。

二、會計發展的幾個階段

了解近代會計、現代會計的劃分,進而了解現代會計逐漸形成的過程。

會計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古代會計

會計從其產生到複式簿記應用這段時間,也就是15世紀以前,可稱之為古代會計。

在這段時間裡,由於生產力的水平低下,商品經濟尚不發達,貨幣關係還未全面展開,因而,會計的發展也很緩慢。

(2)近代會計

近代會計是從運用複式簿記開始的。到這一時期,會計方法已經比較完善,會計科學也比較成熟。

(3)現代會計

20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競爭也日益加劇,資本家為獲取最大利潤,加強了對會計的利用。它們不僅利用會計為企業外部提供報告,而且還利用會計分析市場**,**企業發展前景,確定企業經營目標,進行經營**和決策,從而形成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分離。

第二節會計的含義

一、會計的特點

會計對經濟活動的管理是一種價值形式的管理,貨幣是其主要的計量手段。會計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全面性和綜合性。

會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階段,會計核算有三個基本特點

(1)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會計只有採用貨幣計量,才能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核算與監督,以取得反映經濟活動情況的全面的會計資料。

(2)以真實、合法的會計憑證為依據。會計所蒐集的經濟資訊必須真實可靠,這樣通過資訊處理後形成的財務資訊才能客觀地反映經濟活動。

(3)對經濟活動要進行綜合、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和監督。

所謂綜合性表現在由於主要以貨幣計量,所以能夠提供總括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情況的價值指標。

所謂連續性表現在對各種經濟活動能按其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不間斷地進行記錄。

所謂系統性表現在對各項經濟活動既要進行互相聯絡的記錄,又要進行必要的、科學的分類,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管理所需要的各種不同的資訊資料。

所謂全面性表現在對各項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都必須進行全面的記錄、計量,不能有所遺漏。

二、會計的本質屬性

會計具有兩重屬性,乙個是科學性,體現在會計的方法上;乙個是階級性,體現在會計的任務上。

三、會計的概念

我國會計界對會計的涵義有幾種不同的見解:

(1)認為會計是管理經濟的乙個工具,即管理工具論。現在該觀點已被大多數會計學者所否定。

(2)認為會計是乙個資訊系統,即資訊系統論。該理論認為會計是一種處理資料或提供經濟資訊的方法或技術。

(3)認為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即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形式,採用專門方法,對經濟業務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核算和監督資訊系統,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贊同第三種觀點,認為: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會計本身不僅能提供經濟資訊,為經濟管理服務,同時本身也是一種管理經濟、提高經濟效益的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組成部分,這說明了會計的實質。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手段,利用專門的方法,對各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資訊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四、會計學及其分支

會計按其研究內容,主要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學等重要分支。

基礎會計闡明會計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方法和技術。

財務會計闡明會計處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確認收入和費用,計算利潤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資金管理,以及通過管好資金來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成本會計闡明成本**、計畫、計量、分析、控制和決策的基本利潤和方法;研究成本管理,以及通過管好成本來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管理會計闡明如何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綜合地利用企業內部會計資訊和有關外部資訊地基本理論和方法,以求提高經濟效益。

審計學闡明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以及效益性進行檢查監督的基本理論方法。

第三節會計的職能與目標

一、會計的職能

掌握會計職能的概念、會計反映職能的概念及內容、會計監督職能的概念及內容,以及兩大基本職能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此基礎上了解其他職能的內容。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職能和監督職能。

會計的反映職能是指會計利用貨幣計量客觀反映乙個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為管理經濟提供所需要的會計資訊。會計通過對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從數量方面反映乙個特定單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對主體的經營活動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調整,使之符合規定的要求,實現預期的目標。會計監督包括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會計的監督職能還在於對經濟效益進行監督。

會計的這兩個職能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絡的。會計反映是進行會計監督的前提,沒有會計反映提供資料資料,會計監督就沒有客觀依據;如果只有會計反映而不進行會計監督,就不能完整地發揮會計在管理經濟中的作用。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經濟關係的複雜化,隨著人們對會計管理的廣泛運用和會計理論的提高,會計職能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拓展。80年代以後,會計學界認為,會計除了反映和監督職能之外,還具有**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職能,是會計職能的發展。

第四節會計任務與作用

一、會計的任務

(一)反映和監督各會計主體對財經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執**況,維護財經紀律

(二)反映和監督各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提供會計資訊,加強經營管理

(三)充分利用會計資訊及其他有關資料,**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

二、會計的作用

會計的作用是指會計的各項職能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下實現和利用之後所產生的效果。

第五節會計的方法

一、會計方法的概念

會計方法是指用來核算和監督會計物件、完成會計任務的手段。會計方法是從會計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並為經濟管理的總目標服務。

二、會計方法的構成

會計方法可分為:會計資訊處理方法;會計資料分析方法;經濟效益的**決策方法;經濟活動的監督方法。他們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形成乙個完整科學的會計方法體系。

三、會計核算方法

會計核算的方法是對會計物件及具體內容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記錄、計算、反映和控制所應用的專門方法。會計核算的方法包括以下七種:

(1)設定賬戶;(2)複式記賬;(3)填製和審核憑證;(4)登記賬簿;(5)成本計算;(6)財產清查;(7)編制財務報表。

第二章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會計要素的涵義、內容,以及會計等式的涵義、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教學要求:學習本章應當掌握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的含義,重點掌握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的分析。

第一節會計物件

會計物件就是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客體。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就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

第二節會計要素

一、會計要素的涵義

會計物件的具體劃分就是會計要素。會計要素的劃分是對會計物件的科學分類,是設定會計科目和賬戶的依據,也構成了會計報表的基本框架。

會計要素是為了實現會計目標,以會計基本前提為基礎,對會計物件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物件的具體化,是會計用於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確定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

二、會計要素的內容

掌握各個會計要素的概念、分類及其具體內容,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組成內容。

會計要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即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

資產指由於過去的交易和事項所引起的、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負債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企業的現有義務,這種義務企業在將來以轉移資產或提供勞務加以清償。我國會計準則按照負債的流動性將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具體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的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這種總流入表現為資產的增加或債務的清償。

費用是企業在生產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耗費。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活動的最終財務成果,也就是收入與費用配比、相抵後的差額。他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

第三節會計等式

一、會計等式的涵義

會計等式是用來反映會計要素之間相互關係的等式。

基本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擴充套件的會計等式,若將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三要素——收入、費用、利潤引入基本會計等式,則會計等式擴充套件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二、經濟業務發生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對會計等式產生影響,但不會破壞其平衡關係。

會計學基礎知識

1.會計 所謂 會計 就是根據經濟事項發生原因記錄經濟主體的資產 負債的增減,對登記過的數值進行必要的計算和加工,並將其結果作為資訊傳達給利用者的技術。會計,包括會計資料的收集 對發生的交易及其他事項的認識 事項的數值比和分類 加工 記錄 彙總以傳達資訊的技術 就廣義來說,還包括會計資料的審檢和會計...

會計學基礎知識重點

會計學教學大綱 適用年級專業 學科類 第二學年會計學 一 課程概述 一 課程性質 初級會計學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包括會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其他財務會計課程的入門課程。該課程著重講授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賬務處理的基本程式。二 教學目標與要求 本課程以原理的說明為...

基礎會計學

基礎會計學 名詞解釋1 加入收藏 大中小 2010 10 18 會計 是以貨幣形式,採用現代化的專門方法,對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統。會計物件 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說來,會計物件是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會計物件要素 是會計物件具體表現的經濟業務按其性質的分類。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