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綠地系統規劃說明書

2022-09-09 01:30:06 字數 4396 閱讀 5556

專案名稱:鞍山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專案委託單位:鞍山市建設委員會

專案承擔單位: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鞍山市城鄉規劃設計院

鞍山市綠化管理處

專案負責人:劉守芳劉也威付振瑩

胡鳳麗李志國

專案主持人:楊立新王新軍王濤

專案主要研究人員: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沈學平孟舒席海英

鞍山市城鄉規劃設計院:付振瑩劉松義夏靈安

鞍山市綠化管理處:殷寶誌陳鳳英陳永剛

曹建國李巨集黃雪珍

宋岩吳威蓮劉大旻

張秋婷頓曉光

第一部分概論

第一章城市概況

一、地理位置

鞍山市位於遼寧省中部。東依千山山脈,西連遼河平原,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鐵路縱貫全境、北距遼寧省會瀋陽市89公里,南距大連市308公里。西北與蒙特內哥羅、遼中縣相連,東北與遼陽縣毗鄰,西與盤山、大窪和北鎮縣相望,東南和西南分別與營口和莊河縣接壤。

地理座標在東經122°10′~123°13′,北緯40°27′~41°34′之間。中心位置是東經122°59′46″,北緯41°06′50″。全市南北長110.

6公里,東西寬80.6公里。總土地面積925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為624平方公里。

鞍山是甲級開放城市。市中心東南25公里有著名國家級千山風景名勝區。南13.

5公里有療養勝地湯崗子溫泉。鞍山及其附近鐵礦資源豐富。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鞍山成為舉世矚目的鋼鐵工業基地。

二、地勢地貌

鞍山屬低山丘陵區及山前傾斜平原,地形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東南屬千山山脈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山巒起伏,千山競秀。較高的山峰有百餘個。

其中:千山主峰仙人臺海拔708.3公尺。

其他山地丘陵大致在60~500公尺之間。西北為遼河、渾河、太子河沖積平原。地勢低窪,沃野千里。

千山餘脈的山丘綿亙於市區南北和城區東部邊緣。自南而北有東鞍山(已開礦)、西鞍山(海拔253.4公尺)、周大山(海拔155.

9公尺)、鐵架山(海拔296.8公尺)、雙頭山(海拔102.4公尺)、立山等(海拔149公尺)。

城區中部有烈士山(海拔97.05公尺),對爐山(海拔71.9公尺)。

一般地面高度在20公尺——60公尺之間,市中心(勝利廣場)地面高度為42.76公尺。地面平均坡度鐵東為2%、鐵西為0.

2%。鞍山地區平地面積佔全區面積的60%。

三、河流水系

鞍山市境內有遼河、渾河、太子河、大遼河、新繞陽河、小柳河、外遼河、楊柳河、南沙河等17條大小河流。南沙河、楊柳河、運糧河流經市區,屬太子河左側支流,發源千山山麓,全長分別為61公里和52公里,在遼陽縣下口子和小河口附近流入太子河。

四、氣候

鞍山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夏季風從黃海、渤海吹來,氣候炎熱,濕潤多雨。冬季風從西伯利亞,蒙古吹來,寒冷而乾燥,降水量小,嚴寒期達6個月。

春季偏旱,少雨多風。四、五月份氣溫急劇上公升,回暖快,日照長,蒸發量大。秋季短,時風時雨,氣候涼爽宜人。

氣溫:鞍山冬夏寒暑溫差68℃。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0.2℃。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4.8℃。年平均氣溫8.7℃。

降水與蒸發:鞍山歷年平均降水量為713.5公釐。

平均降水量春季為104.6公釐,夏季為429.1公釐,秋季為155.

3公釐,冬季為24.5公釐。6月至8月份平均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鞍山春季由於西北季節風勢力強大尚未退出,東南暖濕季風未到,往往發生春旱,降水量僅有70~80公釐。蒸發量年平均為1734.7公釐。

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63%,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78%(8月),最小相對濕度51%(4月)。年平均絕對濕度9.

7毫巴,極端最大絕對濕度36.9毫巴,最小相對濕度0.2毫巴。

日照: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66.9小時,最多為2824.7小時,最少為2343小時。春季日照時數最多,夏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風向,風速:常年主導風向為南風及西南風,冬季多為西北風。鞍山地區6級以上大風幾乎各月都有,歷年平均日數為75.3天,春季為36天,平均風速每秒3.6公尺。

初終霜日期和無霜期:鞍山歷年平均初霜日為10月5日,終霜日為4月21日,無霜期為166.4天。

鞍山初霜最早出現,日期為9月19日,終霜最晚出現日期為5月16日。全年最長無霜期為197天,最短無霜期為139天。

鞍山歷年平均積雪日數49.6天。最大凍土深度為118厘公尺。

五、土壤

鞍山土壤東部以棕壤土為主,包括部分草甸土,水稻土;西部以草甸土為主,包括風沙土、水稻土、沼澤土和鹽鹼土等型別。

六、植被

植被屬華北植物區系,並有部分長白系植物生長,種類豐富。已知植物120科,470屬,1039種。其中蕨類植物17科,21屬,39種;種子植物103科,449屬,1000種;裸子植物3科,7屬,14種;被子植物100科,442屬,986種;雙子葉植物86科,355屬,805種;單子植物87屬,181種。

鞍山市林業資源比較豐富,林木樹種較多,全市森林總面積2013862畝,(包括四方臺村),森林覆蓋率為25.1%,林木總蓄積量為661745立方公尺。植被大部分為次生林。

第二章綠地現狀

第一節城市建設用地現狀

鞍山市城市建設用地現狀

截止2023年末主城區建設用地如下表

鞍山市主城區城市建設用地平衡表

(現狀2023年人口以132.05萬人計)

鞍山市千山分割槽現狀用地平衡表

第二節城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隨著鞍山市區各項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市區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

(1)農業生產用地銳減,城市建設用地迅速擴大,郊區農村的村鎮建設與城區已基本連成一片。

(2)市區內的工業用地偏多,而商業、文教、綠化用地相對較少。

(3)近年來插建較多,可開發建設綠地較少。

第三節鞍山市綠地現狀分析

優越條件:1、有得天獨厚的玉佛山風景區在市內,淨化空氣,調節氣候,並供市民遊憩。2、礦山周圍及市區內的防護林帶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

3、多年來建設的二一九公園、孟泰公園、烈士山公園、人民公園、站前廣場等水平和質量較好,是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4、鞍鋼近年來改造力度較大,綠地率大幅度提高。5、礦山復墾的工作進度也比較快。

6、居住小區內綠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但是,根據鞍山市區的航空測量影象圖可以看出鞍山主城區周邊的防護綠地還嚴重不足,與建設部關於《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的要求差距較大。鐵西區(老區)綠地率相對低,只有乙個永樂公園,而沒有其他市級區級公園,鞍山市街頭綠地相對非常少,各項綠化指標遠未達到國家規劃要求的標準。同時人口稠密,道路窄小,建築物密度大,空間小,加上受舊城改造、市政建設的影響,街道兩側的單位附屬綠地少,僅僅是見縫插綠,區內道路綠化和防護綠地建設改造緩慢,生產綠地嚴重不足,鐵東區雖有玉佛山風景區為依託,但綠地系統尚未形成完整的網路布局,東西走向的中部存在著綠帶斷層,也就是中間缺少應有的綠地和廊道,造成公共綠地分布不均,「大,中,小」綠塊不均衡協調,主幹道道路立交橋周圍沒有預留足夠面積的綠地,與汪家峪,營城子大孤山,齊大山組團之間的防護綠地嚴重缺乏,構不成綠色生態系統,同時主城區與周圍千山、湯崗子等林地缺乏銜接,綠地系統特色沒有充分體現,樹種配置上缺乏特色。

20世紀80~90年代末期,主城區的建設普遍實施「見縫插樓」方針,使舊城區的居民人口越來越密集,園林綠化建設欠帳較多,城市熱島效應隨建成區發展呈擴散趨勢,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城市建設用地中能用於園林綠化的後備土地資源缺乏,地價昂貴,市區內單位附屬綠地的綠化建設發展不平衡,居住區級公園比較缺乏,城市建設與房地產開發工程中重建築,輕綠化,侵占園林綠地的現象較多,城市綠化專業苗圃面積不足,主城區園林綠化建設所需大規格苗木的本地自給率,近年來明顯下降,同時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市、區兩級的城市綠化管理的總體水平尚不高,特別是資訊化、專業化、社會化管理需進一步推進和提高。

鞍山市城市綠地面積量算結果(現狀)

現狀人口以132.05萬人計

3090.863584.17

綠地率28.28% 綠化覆蓋率32.80 %

1092910929

774.5

人均公共綠地5.87㎡/人

132.05

鞍山市區園林綠化現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主城區周圍及礦山四周山林資源未能延續利用。

(2)就整個市區而言,尚未形成較完善的城市綠地系統,公共綠地分布不夠均勻。

(3)綠地人均指標和綠地率水平均低全國平均水平。

(4)在老城區中,公共綠地,單位附屬綠地,街道綠地的數量都相對較少。

(5)在市區現有的公共綠地中「精品少」,標準低,園林藝術水平有待提高。

(6)除千山路、園林路外,大部分道路兩側的綠地寬度都不足7公尺,規模也較小。

(7)主城區的防護綠地嚴重不足,尤其是主城區外圍缺乏較大面積專門保護綠地。

(8)園林綠地專用苗圍面積嚴重不足,(尤其大規模苗木**不足)遠遠低於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該指標為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3%)

(9)最能反映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玉佛山風景區,與主城區內節點綠地的銜接欠佳。

(10)雖然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鞍鋼的汙染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降塵和其它汙染仍在一定程度上對整個市區的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綠地系統規劃

目錄第一章總則 2 第一條規劃緣由 2 第二條城市性質 2 第三條規劃依據 2 第四條規劃指導思想 2 第五條規劃原則 2 1 生態性原則 2 2 人本性原則 2 3 特色性原則 2 4 系統性原則 2 5 可持續原則 3 6 地帶性原則 3 7 可操作性原則 3 第六條規劃期限 3 第七條規劃規模...

綠地系統規劃初探

作者 潘盼崔金創 建築與文化 2013年第09期 摘要 本文結合清豐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分析清豐縣園林綠地的現狀,提出了清豐縣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及縣域大環境綠化規劃的思路。關鍵詞 綠地系統,規劃 縣域大環境 1.引言 清豐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邊陲,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總面積834平...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讀書筆記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首先必須弄清楚的是其中含義 城市,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點,而城市發展的過程,就是人類居住形式由簡單的聚落向內容多樣 結構複雜的聚居地發展的過程。在我國,城市規劃按其內容和深度的不同,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大階段 總體 規劃主要是研究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