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的作用與分類

2022-09-03 15:45:09 字數 3655 閱讀 3380

我國的鐵路車站數以千計,而且每年都在變化之中。當新線開通時,會增加若干車站;當舊線改造後,也可能減少若干車站。

車站是辦理客貨運輸的基地,旅客上下車和貨物的裝卸車以及相關的作業都是在車站進行的。它是鐵路與旅客、貨主間的紐帶,鐵路運輸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市場的需求的關係如何,車站是最好的觀察視窗。

另外,車站也是鐵路運輸的基層生產單位。在車站裡,除了辦理客貨運輸各項作業還要辦理與列車執行有關的各項作業。例如列車的接髮、會讓、越行;車列的解體、編組;機車的換掛、整備;車輛的檢查、修理等。

車站有多種分類法,如果按照車站所擔負的任務量,以及它在國家政治、經濟方面的地位來劃分,車站可分為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共六個等級。顯而易見,像北京站、上海站、鄭州站等一定是特等站。

如果按車站技術作業的不同來劃分,可分為編組站、區段站和中間站。編組站和區段站又統稱為技術站。

如果按業務性質來劃分,可分為客運站、貨運站和客貨運站。

中間站  中間站是為沿線城鄉人民及工農業生產服務,提高鐵路區段通過能力,保證行車安全而設的車站。一般設在技術站之間區段內(或在支線上),它主要辦理列車的到發、會讓和越行,以及客貨運業務。有些中間站還進行機車給水。

中間站裝置規模雖然較小,但是數量很多,它遍布全國鐵路沿線中、小城鎮和農村,在發展地方工農業生產,溝通城鄉物資交流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中間站的設定位置,既要符合線路通過能力的要求,又要適當滿足地方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並應考慮地形、地質等自然條件。

中間站的作業和裝置

中間站的主要作業有:

——列車的到發、通過、會讓和越行;

——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運、保管與交付;

——貨物的承運、裝卸、保管與交付;

——沿零摘掛列車的車輛摘掛和到貨場或專用線取送車輛的調車作業。

有的中間站如有工業企業線接軌或加力牽引起終點以及機車折返時,尚需辦理工業企業的取送車、補機的摘掛和機車整備等作業。

為了完成上述作業,中間站應根據作業的性質和工作量大小而設定以下裝置:

客運裝置——包括旅客站舍(售票房、候車室、行包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越裝置(天橋、地道、平過道)等;

貨運裝置——包括貨物倉庫、貨物站台和貨運室、裝卸機械等;

站內線路——包括到髮線、牽出線和貨物線等,它們分別用於接髮列車、進行調車和貨物裝卸作業;

訊號及通訊裝置。

此外,某些中間站還設有機車整備裝置和列車檢查裝置等。

會讓站和越行站

在我國鐵路上,還有數量不多的主要用來提高線路通過能力而設定的車站,稱為會讓站和越行站。根據《鐵路技術管理規程》規定,會讓站和越行站均包括在中間站之內。

會讓站設在單線鐵路上,主要辦理列車的到發和會讓,也辦理少量的客貨運業務。因此,會讓站應鋪設到髮線、旅客乘降裝置,並設定訊號及通訊裝置、技術辦公用房,但沒有專門的貨運裝置。在會讓站上,既可以實現會車,也可以實現越行。

先到的列車在本站停車,等待反方向的列車到達本站。兩個列車互相交會,叫做會車;先到的列車在本站停車,等待後乙個同方向的列車通過本站或到達本站停車後先開,叫做越行。

越行站設在複線鐵路上,主要辦理同方向列車的越行業務。因此越行站應有到髮線、旅客乘降裝置、訊號及通訊裝置、技術辦公房屋等。

區段站區段站多設在中等城市和鐵路網上牽引區段(機車交路)的起點或終點,是指解體與編組區段和沿零摘掛列車的車站,它是根據機車牽引區段的長度和路網的布局和規劃設定的。

區段站的主要任務是改編區段到發的車流,為鄰接的鐵路區段**機車,或更換貨運機車及乘務員,為無改編中轉列車辦理規定的技術作業,辦理一定數量的列車編解作業和客貨運業務。

區段站的作業與裝置

區段站的作業和裝置儘管在數量和規模上都不是最大的,但是作業和裝置的種類卻是比較齊全的。

根據區段站所擔負的任務,它要辦理的作業可以歸納如下:

客運業務:與中間站辦理的客運業務基本相同,只是數量較大。

貨運業務:與中間站辦理的貨運業務大致一樣,但作業量要大。

運轉作業:與旅客列車有關的運轉作業。主要辦理通過旅客列車的接髮作業。

有的車站還辦理局管內或市郊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作業及個別車輛的甩掛作業。與貨物列車有關的運轉作業。主要辦理無改編中轉列車的接髮和有關作業。

對區段列車和沿零摘掛列車,要進行解體和編組作業。同時還辦理向貨物、工業企業線取送作業車等。某些區段站還擔當少量的始發直達列車的編組任務。

機車業務:主要是換掛機車和乘務組,對機車進行整備、修理和檢查等。

車輛業務:辦理列車的技術檢查和車輛的檢修任務。在少數設有車輛段的區段站上,還辦理車輛的段修業務。

由上述可知,區段站所辦理的作業,無論從數量上或種類上,都遠較中間站繁多。而在所辦理的解、編及中轉列車中,又以無改編中轉列車所佔的比重為大。

所有到達區段站的貨物列車,按它在該站所進行的作業性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到達本站不解體,只作技術檢查和機車換掛等作業,然後繼續執行的列車,叫做無改編中轉列車;一類是到達本站後,要將列車解體,這種列車叫做改編列車(解體列車)。

為了保證上述作業的完成,在區段站上設有以下裝置:

客運裝置:主要有旅客站房、站台、雨棚及跨越線路裝置等。

貨運裝置:貨場及其有關裝置。如裝卸線、貨物站台、倉庫及裝卸機械等。

運轉裝置:旅客列車到髮線。貨物列車到髮線、調車線、牽出線(有時設簡易駝峰),機車走行線等。

機務裝置:機務段或機務折返段。在機務段所在的區段站上,如採用迴圈運轉制時,在到發場應設有機車整備裝置。採用長交路輪乘制時可設定機車運用段或換乘點。

車輛裝置:包括車輛段、列車檢修所和站修所等。

除上述裝置外,還有訊號、通訊、照明、辦公房舍等裝置。

區段站的布置

區段站的客運、貨運、運轉、機務、車輛等五項裝置的合理布置,可從區段站的布置圖上看出。由於地形、城市規劃、運量及運輸性質、正線數目等因素的影響,可以形成多種多樣的布置圖型。

區段站常見的布置圖有橫列式、縱列式及客貨縱列式三類。

橫列式區段站布置圖

當上、下行到髮線(場)平行布置在正線一側,調車場在到發場的一側時,稱為橫列式區段站布置圖。圖中ⅱ道是正線。1、ⅱ、3道是旅客列車到髮線,在必要時也可以接髮貨物列車。

4、6、7道是貨物列車到髮線,車站到髮線的布置,可以保證從上、下行兩個方向同時接髮列車。5道是機車走行線,下行出發和到達的貨物列車機車可經由5道出入段。8~11道是調車線。

調車場兩端均有牽出線,並設有乙個簡易駝峰,以保證解體、編組和取送車輛等調車作業的順利進行。

橫列式區段站布置圖的主要優點是,布置緊湊、站坪長度短、占地少、裝置集中、管理方便、作業靈活性大、對各種不同地形的適應性強。它的缺點是,乙個方向的列車機車出入段走行距離長,對站房同側的貨物取送車和正線有交叉干擾。

縱列式區段站布置圖

在複線鐵路上,當運量較大時,為了減少站內兩端咽喉區上、下行客、貨列車進路的交叉干擾,區段站可採用縱列式布置圖。在區段站上,當上、下行到發場分設在正線兩側,並逆執行方向全部錯移,在其中乙個到發場一側,設乙個雙方向共用的調車場時,稱縱列式區段站布置圖。

縱列式區段站的優點是,作業上的交叉干擾較橫列式少;機車出入段走行距離短;當機車採用迴圈運轉制時,到發線上的整備裝置比較集中;對站舍同側的支線或工業企業線的接軌也比較方便。它的缺點是,站坪長度長、占地多、裝置分散、投資大、定員較多、管理不便、乙個方向貨物列車的機車出入段要橫切正線。因此,一般只有在採用迴圈交路時,才採用這種圖型,以便充分發揮其優越性。

客貨縱列式區段站布置圖

這種區段站是客運運轉裝置(主要指旅客列車到發場)與貨運運轉裝置(主要指貨物列車到發場)縱向配列。此種圖型往往是改建時逐步形成的,故客、貨運轉裝置和機務裝置相互位置的配置形式很多。其優缺點與縱列式圖型大致相同。

車站的作用與分類

鐵道知識 我國的鐵路車站數以千計,而且每年都在變化之中。當新線開通時,會增加若干車站 當舊線改造後,也可能減少若干車站。車站是辦理客貨運輸的基地,旅客上下車和貨物的裝卸車以及相關的作業都是在車站進行的。它是鐵路與旅客 貨主間的紐帶,鐵路運輸與國民經濟的發展 市場的需求的關係如何,車站是最好的觀察視窗...

電容的作用與分類

電容是一種我們經常使用到的電子元件,電容器是一種能儲存電荷的容器 它是由兩片 得較近的金屬片,中間再隔以絕緣物質而組成的 按絕緣材料不同,可製成各種各樣的電容器.如 雲母 瓷介 紙介,電解電容器等 下 所示的就是一中電腦主機板中用到的電解電容。常用電容按介質區分有紙介電容 油浸紙介電容 金屬化紙介電...

電容的分類作用與識別方法

一 電容的分類和作用 電容 electric capacity 由兩個金屬極,中間夾有絕緣材料 介質 構成。由於絕緣材料的不同,所構成的電容器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按結構可分為 固定電容,可變電容,微調電容。按介質材料可分為 氣體介質電容,液體介質電容,無機固體介質電容,有機固體介質電容電解電容。按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