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初二上物理知識點

2022-09-03 10:42:02 字數 5024 閱讀 7229

初二(上)物理知識點複習提綱(教科版)

威遠縣小河鎮中心學校李偉(編寫)

第一章:走進實驗室

1、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環節。

2、實驗器材:

測時間的工具(秒錶、鐘、手錶);

測長度的工具(刻度尺、游標卡尺、千分尺);

測質量的工具(實驗室用天平、生活中桿秤、案秤、磅秤、電子稱);

測溫度的工具(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

測力的工具(彈簧測力計);

測體積的工具(量筒、量杯)。

3、科學**的七個環節:提出問題—猜測與假設—制定計畫與設計實驗—進行試驗和收集資料—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4、測量是科學**的重要環節。長度測量工具:刻度尺長度國際制單位:公尺(m)

長度其他單位:

千公尺(km) 1000 公尺(m) 10 分公尺(dm) 10 公釐(mm) 1000 微公尺(μm) 1000 奈米(nm) 10 埃(a)

換算關係:1km=10m 1m=10dm=10cm=10mm=10um=10nm

時間測量

測時間的工具:秒錶國際制單位:秒(s)

時間其他單位:小時(h) 60 分(min) 60 秒(s)1000毫秒(ms)1000微秒(us)

換算關係:1h=60min 1min=60s 1s=10ms 1ms=10us

5、正確使用刻度尺方法:

(1)使用刻度尺前三觀察(觀察量程、分度值、0刻度線是否磨損)

(2)刻度尺要放正、緊貼被測物體。

(3)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4)正確記錄結果(數字和單位)或(準確值、估讀值、單位)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是無法避免的,可以減小誤差;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7、減小誤差的方法:(1)多次測量取平均值;(2)選用更精確的儀器測量(3)選用更科學的方法測量。

8、長度測量的其他方法:累積法、平移法、替代法

9、科學**方法:控制變數法

10、控制變數法:先考察其中乙個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方法。

11、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度值,這是選擇儀器的依據。量程太小測不出值還可能損壞儀器;量程太大,分度值一般也大,誤差也比較大。

第二章:運動與能量

第一節:認識運動

1、機械運動: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簡稱運動。

2、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運動是絕對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靜止是相對的

3、物質是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電子(帶負電)和原子核(帶正電)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

4、5、盧瑟福——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類似太陽系)

6、分子動理論:(1)分子在永不停息做無規則運動。

2 ) 分子之間存在有空隙 (3)分之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補充:(1)擴散: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

(2)擴散現象主要說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其此還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間距(間隙)。

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之間、液體之間、固體之間,擴散現象之所以能發生。

例如:聞到的花香和各種味道衣櫃裡的樟腦球變小 (分子運動肉眼是看不見的。)

第二節:運動的描述

1、運動分類: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2、參照物:事先被選作為標準的物體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即(除被研究物體外)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可以是靜止的,可以是運動的。為了研究方便一般選取靜止的物體或地面為參照物。(如果沒有說明參照物時,一般是以地面為參照物)

3、物體的運動情況取決於: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運動情況也不同。

相對靜止條件:兩個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完全一樣。

例、地球同步衛星,相對地球它是 ,相對太陽它是 。小鳥在空中飛翔,小鳥是 ,參照物是 。

第三節:運動的速度

1、生活中如何比較快慢:

(1)在相同時間內,看誰跑的路程遠,誰跑得快。

(2)在相同路程,看誰跑完所用時間短,誰跑的快。

2、速度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1秒)所通過路程的多少。

速度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變形公式 s=vt , t=

國際單位:m/s, 常用單位km/h, 換算關係 1m/s=3.6km/h

對公式v=的理解:

(1)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由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決定。

(2)不能說成: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3)正確的說法:當時間一定時,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當路程一定時,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當速度一定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3、直線運動的分類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物體在任何時刻或任何位置或路段,速度都是一樣的) 注:第幾秒內指的是1秒鐘

(2)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發生變化的直線運動。

(3)平均速度: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計算。

注:平均速度指的是某一段時間或每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相對速度:兩個都在運動的物體,以其中乙個為參照物時,另乙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時,相對速度v=v-v;②方向相反時,相對速度v=v+v

例:乙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前10秒中運動了100公尺,那麼它的速度是它第3秒內的速度是第3秒內通過的路程是

第四節能量

1、能量:(單位:焦耳符號j)

(1)定於:乙個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簡稱「能」)

(2)能量與功的關係:

物體對別的物體做功越多,說明它具有的能力越大,反之它具有的能量越小。

能量是反映物體做功本領強弱,能量越多做功本領越強。

2.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mv2/2)

理解: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動能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和質量有關。

a.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

b.當物體的運動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它的動能就越大。

c.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就越大。

3、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mgh=gh)

(2)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被舉高高度有關。

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當物體的舉得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大小: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程度有關;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4、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可以轉化為勢能(包括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勢能也可以轉化為動能。(三種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轉化)

5、能的各種形式:動能、勢能、機械能、電能、熱能、內能、光能、化學能、太陽能、核能等這些能可以相互轉化。

電動機: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燈:電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

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轉化為熱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自由下落的石頭(下坡的汽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第三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掌握)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但聲音傳播沒有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v固》v液》v氣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回聲產生的條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

區分原聲和回聲的條件:回聲比原聲晚0.1s以上或聲源離障礙物17公尺以上。

回聲的應用:測距離;增強原聲。

第二節、樂音及三個特徵(掌握)

1、樂音: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悅耳動聽的聲音。

2、樂音及三個特徵:

(1)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頻率: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

單位:赫茲(hz)

(2)、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強弱)。

響度大小用:分貝(db)表示

響度與發生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強,反之越弱。

響度與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離聲源越近,響度越強,反之越弱。

響度與聲音分散程度有關:聲音月分散,響度越弱,反之響度越強。

振幅: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

(3)、音色:又叫音品,音色決定於發聲體自身的材料、結構等。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例子:(1)弦的粗細和鬆緊影響:音調 (2)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影響:響度

(3)醫生用的聽診器作用:減小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

(4)聲音越尖銳說明:音調高,聲音越低沉說明:音調越低

(5)用不同力將紙片在梳子上劃過:影響的是響度

用不同速度將紙片在梳子上劃過:影響的是音調

例:電視機上裝有音量控制旋鈕,開大音量的目的是( )

a、提高音調 b、增大響度 c、改善音色 d、上述三種都有可能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雜訊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

2、 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

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注:樂音與雜訊無絕對界限,樂音也可以變成雜訊。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 減弱雜訊的方法:(三個環節:消聲、隔聲、吸聲)

(1)在聲源處減弱(比如安裝消聲器)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比如安裝隔音玻璃、在公路旁修隔音牆、植樹等)

(3)在人耳處減弱(比如帶耳塞)。

5、共鳴的條件:兩個物體的頻率相同

五、聲的利用

教科版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初二 上 物理複習綱要 一 長度的測量 1 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 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公尺 m 常用的單位有 千公尺 km 分公尺 dm 厘公尺 cm 公釐 mm 微公尺 um 奈米 nm 換算 1km 103m 1m 10dm 1dm 10c...

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 聲音的發生 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 聲音的傳播 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3 聲速 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 340公尺 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4 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s 1 2vt 5 樂...

初二物理知識點歸納上

第二章運動的世界知識點歸納 一 時間的測量 1 測量的目的 對事件發生持續時間進行定量的描述和研究。2 測量原理 選定某個有規律變化的事件發生的時間為標準 單位時間 其它事件所用時間與之比較的,看是標準時間的幾倍。3 工具 秒錶 鐘錶等 4 單位 主單位 秒 s 常用單位 小時 h 分鐘 mi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