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兩篇文章

2022-08-03 13:27:06 字數 732 閱讀 4954

給幸福畫一條底線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

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

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乙個『更』字。」

從心底說出這話的人,一定吃盡了「疾病」或「便宜」的苦頭,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線」定得如此之低。但當他們意識到什麼是真正幸福的時候,生命留給他們享受幸福的時間已經少得不能再少。許多人一生在茫茫紅塵中奔走,陷在名與利的泥潭裡不能自拔,驀然回首,才發現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發的原點,而當初他們卻堅信它在更遠的地方。

所以,從今天起,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去學會從最平常的日子、最瑣碎的事情裡品嚐幸福的滋味。

文章要洗練!

我喜歡洗練。首先說生活,將發好的面「洗」練了,就是「麵筋」,這面的「筋」一炸,可是上好的菜餚;洗得發白的牛仔褲,穿上倒讓人幹練、精神有韻味。寫文章不拖泥帶水,文字簡練,但雋永,有深意。

一行詩,一段歌,一幅字,一片雲,一處靈山秀水,都是人生風景。其實也可以做乙個洗練的人,明白,堅強,可以信賴和做事幹練。我深愛這洗練,洗練並不簡練,它還是一種大深沉呢!

那一天,正巧要尋找乙個能表明是上乘文章的古語,翻到李笠翁的《閒情偶寄》中有「洗濯殆盡」句,朗夫竊喜。

寒假讀兩篇文章反思

關於小學幾何教學的幾點思考 讀曹培英 建立幾何形體概念 兩篇文章反思 顧豔芳寒假中,脫離了繁忙的教學工作,靜下心來,開啟曹培英老師撰寫的 怎樣幫助學生建立幾何形體概念 怎樣幫助學生區分周長與面積 表面積與體積的概念 的兩篇文章,細細的研讀。在文章中,曹老師從小學數學幾何形體的概念及特點,獲得的基本方...

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友人的深沉感情

學生討論後教師總結分析。能不能看到棗樹長大,友人一點也不在乎。她種棗樹是為了表達深切的思鄉之情,只是借棗樹來寄託他的感情,消除一點愁緒而已。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們不覺得鄉愁就是這樣。種棗樹也好,堆北海也罷,甚至可以坐飛機回幾次鄉,還有許許多多的方式,卻只是一種寄託。遊子對故鄉的思戀...

兩篇寫景的文章

夜空不必說浩瀚的宇宙,也不必說茫茫的沙漠,單是漆黑的夜空,就有無窮的樂趣。夜幕降臨,月亮正從樹後面徐徐公升起,星星也隨著月亮的公升起乙個又乙個都被點亮,在這蒼茫的夜色中,我坐在敞開的窗前欣賞著這夜空,樹的影子如大船般停泊在洶湧的草海中。星星綻放在天上,好像為漆黑的夜空點綴著美麗的寶石。乙個影子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