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梁圖上作業法詳解

2022-08-02 11:57:04 字數 4365 閱讀 6262

一、 目標

1、 這是一種手工計算鋼筋的方法。目標是:根據「平法梁」的原始資料,計算鋼筋。

2、 原始資料:

1 軸線資料、柱和梁的截面尺寸;

2 「平法梁」集中標註和原位標註的資料。

3、 計算結果:

鋼筋規格、形狀、細部尺寸、根數。

二、 工具

1、 多跨梁柱的示意圖,不一定按比例繪製,只要表示出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情況;

2、 樑內鋼筋布置的「七線圖」(一般為上3線下4線),要求不同的鋼筋分線表示;

3、 圖的下方空地用作中間資料的計算,圖中原始資料用黑字表示,中間資料用紅字表示。

三、 步驟

1、 按一道梁的實際形狀畫出多跨梁柱的示意圖,包括梁的「七線圖」框架;

2、 按照「先定性、後定量」的原則,畫出梁的各層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的形狀和分布圖,同層次的不同形狀或規格的鋼筋要畫在不同的「線」上,梁兩端的鋼筋彎折部分要按構造要求逐層向內縮排;

【注】 縮排的層次由外向內分別為:梁的第一排上部縱筋、第二排上部縱筋、第一排下部縱筋、第二排下部縱筋。

3、 標出每種鋼筋的根數;(圖一)

【定性分析例項】以kl5(3)為例:那是乙個3跨的框架梁,無懸挑。先分析上部縱筋:

(1) 在集中標註中宣告上部通長筋為 2φ22 ;

(2) 注意到第二跨的跨中上部進行了原位標註6φ22 4/2 ,表示該跨左支座到右支座整個上部縱筋貫通,第一排縱筋4根,其中有兩根為集中標註中宣告的上部通長筋,另外2φ22為區域性貫通,第二排2φ22為區域性貫通;

(3) 同時注意到第一跨的右支座和第二跨的左支座的原位標註均為6φ22 4/2 ,除了兩根為集中標註中宣告的上部通長筋,餘下的第一排2φ22 與第二跨的2φ22形成區域性貫通,餘下的第二排2φ22 與第二跨的2φ22形成區域性貫通,這裡的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兩種區域性貫通筋由於ln1/3 和 ln1/4 而形成了長度差別;

(4) 同樣,第三跨的左支座和第二跨的右支座的原位標註均為6φ22 4/2 ,除了兩根為集中標註中宣告的上部通長筋以外,餘下的第一排2φ22 與第二跨的2φ22由於ln1/3 和 ln1/4 而形成了長度差別;

(5) 同時,第一跨的左支座和第三跨的右支座的上部縱筋伸入端支座,伸到柱縱筋內側後彎直鉤15d ,這些15d彎鉤在端支座外側形成了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垂直層次;

上部縱筋分析完了,下面分析下部縱筋:

(6) 第一跨的下部原位標註為 6φ22 2/4 ,表示第一排下部縱筋為4φ22 ,第二排下部縱筋為2φ22 ,它們向右伸入中間支座的長度為 0.5hc+5d 和 lae 的最大者,向左伸入端支座盡量伸到外側,其15d彎鉤在端支座外側形成了第三層和第四層的垂直層次;

(7) 第二跨下部原位標註為 2φ20 ,我們注意到第三跨的下部原位標註為 7φ20 3/4 ,執行鋼筋配筋的「連通原則」, 我們把第二跨2φ20 的下部縱筋和第三跨第一排下部縱筋4φ20中的2φ20進行區域性貫通處理;

(8) 第三跨的下部原位標註為 7φ20 3/4 ,表示第一排下部縱筋為4φ20 ,除了和第二跨的2φ20區域性貫通以外,還餘下2φ20 ,第二排下部縱筋為3φ20 ,它們向左伸入中間支座的長度為 0.5hc+5d 和 lae 的最大者,向右伸入端支座盡量伸到外側,其15d彎鉤在端支座外側形成了第三層和第四層的垂直層次;

(9) 至此,kl5(3)縱向鋼筋的定性分析全部完成。

【定性分析例項】以kl4(3a)為例:那是乙個3跨的框架梁,一頭帶懸挑。

kl4(3a)與kl5(3)的結構大體相同,下面只分析懸挑端的影響。

(1) 懸挑端的上部原位標註為6φ22 4/2 ,恰巧與第一跨的左支座上部原位標註相同;

(2) 上部通長筋2φ22 一直通到懸挑端,並且上部通長筋都應該放置在箍筋的兩個頂角處;

(3) 懸挑端的第一排上部縱筋為4φ22 ,除了上部通長筋2φ22以外,還餘下2φ22(恰巧是第一排上部縱筋根數的一半)作45度角的彎下處理,在斜邊的前端還有10d的平直段;

(4) 懸挑端的第二排上部縱筋為2φ22 ,它只伸出支座 0.75 l 的長度(l為懸挑的淨長度),懸挑端的第二排上部縱筋與第一跨左支座的第二排上部縱筋構成區域性貫通筋;

(5) 懸挑端的下部縱筋為2φ16 ,它伸入支座 15d ;

(6) 由於有了懸挑端,第一跨左支座的上部縱筋不在支座處彎鉤15d ,所以第一跨左支座的第一排和第二排下部縱筋的15d 彎鉤在端支座外側形成了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垂直層次,這是在數值計算時值得注意的;

(7) 其餘部分的鋼筋分析同kl5(3),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4、 在梁下方標出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資料;(圖一)

5、 計算並標出每跨樑的淨跨尺寸、l0/3和l0/4等資料;(圖二)

6、 在圖下方的中間資料區,計算「所有的彎折長度都為15d」 、lae的數值、「直錨部分長度梯度」的數值( 第一排上部縱筋、第二排上部縱筋、第一排下部縱筋、第二排下部縱筋),並把計算結果標在圖中鋼筋相應的地方;

【 kl5(3)計算例項】 lae 按普通ⅱ級鋼筋c20混凝土計算,φ22為968,φ20為880

「直錨部分長度梯度」第一到第四層次分別為 645、620、595、570,把它標註在縱筋伸入端支座的相應位置。

7、 計算「0.5hc+5d 」的數值,並把它與「lae」比較,取其大者作為中間支座錨固長度;

【 kl5(3)計算例項】 以φ22為例:0.5hc+5d = 0.5*700+5*22 = 460 < 968 (lae)

所以,我們取lae為縱筋伸入中間支座的錨固長度,對於φ22為968,對於φ20為880 ,把它標註在縱筋伸入中間支座的相應位置。

8、 根據已有的資料計算每根鋼筋的長度,並把它標在相應的鋼筋上;(圖二)

【 kl5(3)計算例項】下面僅舉出幾個例子。(以下計算的是水平段的尺寸,原始資料由左向右列舉)

上部通長筋645+5800+700+1500+700+5800+645 = 15790

跨越中間支座的上部通長筋:(第一排)1933+700+1500+700+1933 = 6766

第二排)1450+700+1500+700+1450 = 5800

第一跨下部縱筋:(第一排) 595+5800+968 = 7363

第二排) 570+5800+968 = 7338

第二跨和第三跨的區域性貫通下部縱筋: 880+1500+700+5800+595 = 9475

9、 下面進行箍筋的計算:畫出箍筋的形狀,計算並標出箍筋的細部尺寸;(圖三)

【 kl5(3)計算例項】 下面計算的是箍筋的標註尺寸 b和h(淨內尺寸)

kl5的截面尺寸(見集中標註)為250*700 ,所以 b = 250 – 60 = 190

h = 700 – 60 = 640

10、 計算「1.5hb」的數值,並把它與「500」比較,取其大者作為箍筋加密區尺寸;

【 kl5(3)計算例項】 1.5*700 = 1050 > 500 ,所以取 1050 作為箍筋加密區尺寸。

11、 逐跨計算箍筋根數:(圖三)

1 在柱側面標出「50」(表示從柱內側50 mm處開始布置箍筋);

2 標出「箍筋加密區」的數值(可在數字下劃線以示區別);

3 計算並標出「箍筋非加密區」的數值;

4 分別計算每個「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箍筋根數,並標出在相應區域上方;

【注】加密區箍筋根數=範圍/間距+1 非加密區箍筋根數=範圍/間距-1

注意「箍筋根數計算的要求」,即「小數字只入不捨」。

5 計算出箍筋總根數。

【 kl5(3)計算例項】

在第二跨的計算中,發現左右支座的1050箍筋加密區的長度之和大於淨跨長度1500 ,所以該跨整個都為箍筋加密區,其箍筋個數 = ( 1500-50-50 ) / 100 + 1 = 15

第一跨的計算:先計算每個箍筋加密區的箍筋個數 = 1050 / 100 + 1 = 12 這裡考慮了「小數部分的進製」, 所以需要進行「實際箍筋加密區長度的訂正」:( 12 – 1 ) * 100 = 1100 因此,實際的箍筋非加密區長度應為 5800 – 50 –50 –1100 –1100 = 3500 非加密區的箍筋個數 = 3500 / 200 – 1 = 17 最後,計算第一跨的箍筋個數合計 = 12 +17 +12 = 41

同理,第三跨的箍筋個數合計 = 12 +17 +12 = 41

整個kl5(3)的箍筋總數 = 41 + 15 + 41 = 97

12、 計算梁的「構造鋼筋」(如:g4φ10),其錨固長度為15d ;(圖三)

13、 計算梁的「抗扭鋼筋」(如:n4φ16),其錨固長度為lae 。

(陳達飛編著)

〖圖o〗「平法梁」的集中標註和原位標註

〖圖一〗圖上作業法 : 定性分析

〖圖二〗圖上作業法 : 定量計算(縱筋)

〖圖三〗圖上作業法 : 定量計算(箍筋)

〖圖o〗「平法梁」的集中標註和原位標註

〖圖一〗圖上作業法 : 定性分析

〖圖二〗圖上作業法 : 定量計算(縱筋)

〖圖三〗圖上作業法 : 定量計算(箍筋)

鋼筋平法標註

2011 3 16 13 58 提問者 qingtian1006 推薦答案 平法標註法 梁 03g101 平面標註法 一 箍筋表示方法 10 100 200 2 表示箍筋為 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10 100 200 4 表示箍筋為 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

鋼筋平法計算總結

柱的鋼筋 一 鋼筋分類 1.縱筋 2.箍筋 二 鋼筋計算方法 1.縱筋 a 縱筋在基礎插筋的計算公式 彎折 基礎厚度 bhc hn 3 lle b 縱筋在地下室層的計算公式 hn1 3 層高 hn2 3 lle c 縱筋在首層的計算公式 hn1 3 層高 max hn2 6,500,hc lle d...

平法圖集應用交流

2010 11 27 12 05 12 答 框架梁架立筋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可取150 樑側腰筋如圖上標註以g字母打頭,其搭接長度也可取150。2.問 p65,注 2中的hw如何計算?是否包括樓板厚度?答 hw為樑高減去樓板厚度,不包括樓板厚。3.問 p37,節點a,當梁截面較高時,柱外側縱筋錨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