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規劃設計

2022-07-26 12:27:03 字數 4039 閱讀 2856

「脈、城、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規劃方案設計**

摘要:在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規劃設計中,通過 「脈、城、院」的核心理念演繹和各項規劃建設措施,引領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統一,塑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與氛圍,致力於打造具備嶺南風格、低碳智慧型、山水田園型的生態教育園區。

關鍵詞: 延脈, 築城, 塑院

1. 專案概況

廣州職業技術院校遷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工程位於增城朱村的廣州教育城一期中部核心地帶,淨用地面積549379.7平方公尺(約823 畝)。按照教育城建設要求,作為首批遷入院校之一,專案規劃建築計容面積約42萬平方公尺,新校區學歷教育在校生人數按全日制18000人、非全日制5000人計,合計共23000人,另包括教職工1200人、後勤保障人員180人。

2. 規劃總體構思

2.1背景分析

1)巨集觀區位分析

在廣州總體規劃中,該地區為山水特色的新城片區,未來廣州東北部將形成乙個亞洲第

一、世界第五的森林公園群落。教育城的開發建設是東部山水新城片區的重要舉措,對廣州教育事業及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需要按照生態型、低密度的理念,根據「嶺南特色和山水田園型教育城」的規劃定位,積極探索新型城市化職業教育發展新路。

2)中觀區位分析

基地位於廣州教育城西北部,現狀西側有290 縣道向南接入廣汕公路,未來周邊交通路網便捷,沿廣汕公路有規劃地鐵21號線經過,並設有教育城站點。基地西側有西福河自南向北流過。周邊森林公園眾多,山地景觀特徵突出。

3)基地高程分析

場地高差起伏近50公尺,地勢東北為高起山頭,山脊向西南延伸。山脊延續性較好,自東北向西南逐漸下降,形狀完整,支脈較少,可以利用其作為一條重要的景觀軸線。

三處山頂依次公升高,景觀序列性較好,可重點加強其景觀特徵。

4)基地地形分析

山體部分坡度大多在25%以上,平地地塊較完整。南坡北坡東部地區緩坡較多,建築可依勢而上;東南山坡形狀規整,坡度較大,可通過台地處理豐富景觀層次;東北部地高坡陡,宜作為自然景觀用途。

5)基地保護要素分析

基地內西南角有一處保護建築與七棵古樹名木,規劃可將保護建築再利用為校史陳列館,對古樹名木實施掛牌保護,同時應適當控制周邊新建建築的屋頂造型與立面材質,使其與老建相呼應。

2.2理念分析

圍繞廣州教育城建設「嶺南風格、低碳智慧型、山水田園」型生態教育城的總體目標,本次規劃提出「延脈」、「築城」、「塑院」三大核心理念。

1)延脈

生態生長理念:延廣州之脈。——打造多層次的生態和景觀系統。

根據廣州市總體規劃,廣州東北部將形成巨大的森林公園群,本次規劃提出遵循設計結合自然的基本思想,順應基地周邊山脈走勢,建構基地內部兩級生態脈絡,實現生態景觀系統的架構。

一級脈絡架構:雙軸統領。東北部,規劃最大限度保留基地內山體景觀,以之打造休閒功能板塊,並根據山脊走向打造綠脈軸,實現外圍大山脈的延續;西部,結合主入口和山體的對景打造文脈軸,實現文化空間與生態基底的交融;

二級脈絡架構:三廊匯水。本次規劃利用廣州多雨的氣候特徵,結合山脈走向延續三條主要匯水廊道,並與景觀建築整體布局相結合,通過路徑串聯教學區、生活區多處空間節點;形成由山、水、林、地向建築組群層層滲透的綠化脈絡。

2)築城

功能聚合理念:築美好之城——造以微縮城市為意象,體驗美好的生活、體育、教學區功能整合布局。

整體上: 提出「一帶織城」的概念。通過便捷的道路系統串聯校前綜合區、高職教學區、中職教學區、高職體育區與高職生活區四大功能區,打造完整的序列性、趣味性的城市空間體驗廊帶。

校前綜合區、高職教學區、中職教學區:提出「以街串城」的概念。通過連續的共享介面組織實訓、教學、行政等功能。大量採用騎樓、平台、連廊、架空層的處理方式為師生提供多層次的交往空間。

高職生活區:提出「街綠相榮」的概念,建築依山就勢,圍合出街巷等公共空間,設定商業、生活服務設施,通過豐富的街道介面和滲透關係,將多樣的街道生活與多層次的綠化融合起來。u形單體逐層跌落,與地形充分結合,創造更多的綠化平台及體育場所。

3)塑院

傳統傳承理念:塑嶺南之院——打造具有嶺南文化特徵、以交流為主題的公共空間系統。

結合嶺南傳統文化的建築特徵與重視自由、包容的空間形象特徵,本次規劃提出通過各具特色的院落空間形式,營造教學區碰撞交流空間、生活區共享娛樂空間,並通過傳統的圍合方式體現嶺南文化特徵。建築將坡屋頂、灰牆等嶺南傳統符號進行現代演繹,體現文化的延續性與建築的當代語彙,立面整體素淨典雅彰顯學府特徵。

圖1 鳥瞰圖

3. 規劃用地布局

3.1整體結構

兩軸:西部文脈軸和東北部綠脈軸。

一帶:城市空間體驗廊帶,貫穿教學生活區域。

四心:學習中心——圖書館;景觀中心——殊文塔;體育活動中心——覆土風雨操場;文化活動中心——師生活動中心。

多點:廣場、園林形成的多級景觀活動節點。

七片區:校前綜合區、體育區、高職教學區、高職生活區、中職教學區和生活區、休閒種植區和休閒景觀區。

3.2功能分割槽

校前綜合區以**資訊中心為核心,包括校史陳列、會堂、行政等功能,結合主入口廣場安排在相對安靜的區域。高職教學區與實訓區設定在校園西北部,交通便捷且互不干擾,同時保證實訓實習區對外連線緊密。中職部分教學區與生活區整合設計,以學生年齡作為設計關注點,兼顧學習與管理的便捷性。

高職生活組團則依山就勢,空間時收時放,拾級而上,整體成帶型布局。

體育區位於校園東南側地勢較平緩處,形成生活區與教學區的過渡,部分場地與屋頂平台相結合,創造活躍的休閒空間。

圖2 總平面圖

4. 豎向規劃及交通系統

通過理山塑臺的方式進行場地豎向組織,為主要功能空間的出入口提供便捷,同時通過綜合控制實現整體土方平衡。將車行、慢行、步行三個系統結合場地標高分層規劃,打造多層次便捷的校園內部交通網路。

車行系統方面,方案通過高程28 公尺, 38 公尺, 48 公尺、68 公尺為主的三層環路系統組織車行交通,實現生活與教學區的基本水平聯絡,減少垂直交通量;慢行交通方面,通過48公尺等高線自行車專用線路的打造,實現生活區與教學區的便捷溝通;步行交通方面,通過多樣化的步行路徑串聯各個功能組團,打造趣味性的生活環境。

靜態交通方面,採用分割槽均衡、地上地下相結合的原則,布置足量的停車。

5. 環境與綠化景觀設計

景觀分割槽:基地分為六大景觀分割槽,分別為中職景觀區、高職教學景觀區、綜合景觀區、體育景觀區、高職生活景觀區、山體景觀區。

景觀軸:設定兩級景觀軸線;一級景觀軸兩條,為西側文化景觀軸、西側沿自然山體設定自然景觀軸;二級景觀軸兩條。

景觀帶:三條景觀帶,教學景觀帶貫穿高職教學區和中職區,體育景觀帶貫穿體育區,生活景觀帶貫穿高職生活區。

景觀節點:設定兩級景觀節點,在一級景觀軸上設定一級景觀節點,沿景觀帶設定二級景觀節點。

園林布局設計

山體為用:打造三個主題生態園。

生態休閒園:最大限度保護山體景觀,打造自然景觀為主的休閒園林,包括問蘭谷、步木林;結合景觀教學種植,打造多個休閒種植小園林,包括植苗園、研草園和拾馨園。

生活趣味園:結合山體走勢,積極利用場地,營造豐富台地園。結合生活區建築,打造不同主題的宿遊園,結合山體打造豐富坡地休閒園,形成多樣交流空間。

文化展示園:保護地形為主,結合慢行道設定精緻的文化節點空間,提供學習、休閒的幽靜去處。書聲園、棋奕園提供學習晨讀最佳環境,音悅坡則是聚會、休閒絕佳景點。

主要視線控制

結合基地**山體景觀與入口及高職教學區和中職教學生活區設定三種視廊,包括對景視廊、串景視廊、框景視廊。控制北部山體與高職生活區間望山視線,及高職生活區眺景視線。景觀廊道控制建築建設,滿足良好景觀設定要求。

廣場布局設計

基地內分別結合教學、生活功能設定三類廣場:教學區的休閒文化廣場、中軸文化廣場和生活區的休閒趣味廣場。

圖3景觀環境設計分析圖

6. 生態校園規劃

引入綠色校園設計思想,結合地方氣候採用建築綜合遮陽、屋面及牆面綠化系統、自然景觀匯水、雨水與中水收集回用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垃圾分類收集系統、樓宇智慧型化管理系統等生態措施,使建築具有健康、舒適的使用環境。

7. 專案分期規劃

建築帶狀布局和組團布局均考慮了建築分期建設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築組群有序生長,逐步完善,各期建設相對緊湊,可在一定時期形成相對完整的結構。

8. 結語

通過 「脈、城、院」的核心理念演繹和各項規劃建設措施,規劃旨在引領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統一,塑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與氛圍,致力於打造具備嶺南風格、低碳智慧型、山水田園型的生態教育園區。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教務處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實踐課程教學進度表 單獨設定的綜合實踐教學課程適用 20 20 學年第學期 課程名稱 主講教師 授課班級 人數 專業填表時間 教務處編印 二0 年月 填寫說明 綜合實踐教學進度表是教師授課的依據,也是以後進行教學檢查 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之一。請各位主講教師認真填寫。一 主講教師根據...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手工環保藝術品大賽 策劃 書主辦單位 共青團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委員會 承辦單位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協助單位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前言當建設 節約型社會 的口號喊起之時,伴著新校區這勃勃生機之刻,讓我們調動起每乙個感官,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大膽構思 想象 用...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實驗 實訓 守則

實驗 實訓 室是開展實驗 實訓 教學的課堂,為了上好實驗 實訓 課,對學生在實驗 實訓 室上實驗 實訓 課的行為特作如下規定 一 嚴格遵守實驗 實訓 室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實驗 實訓 指導教師和管理人員的指導與管理。二 認真預習實驗 實訓 教材和指導書,明確實驗 實訓 目的 內容和步驟,理解實驗 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