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者 農信社改制問題與對策

2022-07-22 13:03:04 字數 3487 閱讀 7768

農村信用社改制問題與對策

摘要:農村信用社作為中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殊群體,是為農業、農民、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社群性地方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絡廣大農民群眾的金融紐帶。本文就農村信用社改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做一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改制;問題;對策;

我國的農村信用社作為目前農村的重要金融機構,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戰略和國家對農村政策的變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市化都進一步推動農村信用社經營哲學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深化了農村信用社改制的過程。

一、農村信用社改制過程中的問題

1、改制准入門檻高。銀監部門審慎對待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准入標準也逐步調高,造成改制難度加大,再加上源頭制度設計從緊,個別聯社不惜代價採取非常手段促使指標達標,形成風險後移,提高了改制成本。筆者認為,不應該用「銀行」的頭環緊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現在許多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業務創新能力和現實盈利水平都強於國字型大小商業銀行,就是因為通過產權制度改革,構建了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了經營管理機制,業務發展突飛猛進,這是取得競爭制勝的內在動力。

農村信用社也是一樣,不經歷脫胎換骨的產權制度革新,就難以形成質的飛躍,很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爭得與其他銀行同等的發展待遇。

2、歷史包袱沉重。許多農信社的歷年虧損掛賬和不良貸款損失總和已經大大超出了自身存款總額或貸款總額。由於農信社具有濃重的行政色彩,地方**又對其過度干預,從而形成了許多**不良貸款,特別是村級**的欠債問題尤為突出;鄉鎮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經營效益較差,抵禦風險的能力較低,也導致了部分不良貸款;再加上農信社本身內部管理不完善,未建立起有效的風險管理體制,致使大量農信社虧損嚴重,甚至出現支付危機。

3、內控制度不健全。由於缺乏有效的行業管理和指導,信用社在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制度缺失,未能真正建立和執行幹部交流、崗位輪換、親屬迴避等制度;二是制度執行失效,沒能形成對整個業務工作各個環節的制約。特別是在執行重要空白憑證管理、大額提現備報及銀企對賬等制度時,執行不嚴,漏洞較多。

4、風險管控亟待加強。由於農信社點多面廣、資訊科技運用相對滯後以及人員總體素質不高等因素,使農信社財務管理等內控制度建設、文化建設、貸款新規執行、操作風險管控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如抵債資產處置不規範、損失較大,多提管理經費、違規列支,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新會計準則執行不力等,財務規範及風險管控體系離改制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亟需盡快完善和加強。

二、完善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的幾點建議

1、切實建立為「三農」服務的制度機制

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強化其措施:(1)從制度層面通過建立支援「三農」的制度,為農民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務。在改制的章程裡,要十分明確支援「三農」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同時制定具體的融資優惠政策,使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改制帶來的便利。

**部門應盡快制定對各種優惠減免政策,央行要從貨幣政策角度研究制定實施細則,銀監部門應組織和實施好改革,使改制可以順利實施。(2)從經營層面通過限額控制確保信貸資金流向「三農」。如可將農村貸款比例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掛鉤,以縣為單位測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此為基點確定對農業貸款的最低限額。

各級**部門可採用稅收、財政等手段進行調控,對於貸款高於確定基點的單位實行稅收和財政上的減免和優惠政策,形成激勵機制,以便更好地為農業提供服務。

2、完善相關的管理體系

農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風險處置責任交由省級人民**負責,國家銀行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實施對信用社的監管,從而形成「國家巨集觀調控、加強監管,省級人民**依法管理、落實責任,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監督管理體系。為有效實施對信用社的管理,試點地區可成立省級聯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級管理機構,在省級人民**領導下,具體承擔對轄內信用社的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同時,省級人民**應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對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預信用社的具體業務和經營活動,不把對信用社的管理權下放給地方和縣鄉**。

此外,省級**承擔對農信社的管理,要通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完善,更大程度地發揮農信社在農村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它們的活力和競爭力;完善法人治理機制,健全農村信用體系,規範農村金融市場秩序,促進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監督管理其依規章選人、用人並履行職責,促進農村金融人力資源和能力建設。

3、統一測算執行狀況,並以此為基礎清產核資

一是要全面分析,統一測算。要全面分析經營和風險情況,在此基礎上啟動改制工作。認真測算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等主要監管指標,分析其經營管理水平和外部經營環境,尋找差距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考慮處置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政策,是否科學、合理、可行,然後再綜合評估其改革的可行性。二是要找準中介,清產核資。要聘請經相關部門批准依法設立的、具有農信社成功改制從業經驗的中介機構進行清產核資,其清產核資結果必須真實、準確地披露農信社的風險情況及實際價值。

同時,中介機構要根據清產核資結果,結合實際幫助農信社制定整改措施,且在政策法規、內控建設和賬務處理等方面給予指導或輔導,以有效推動改革工作。三是要規範程式,依法操作。銀監部門要督導改制全過程,保證依法操作,完備法律程式,並要求聘請有從業經驗和資質的律師參與全過程監督。

4、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不良貸款「雙降」

一是加強新增貸款的風險管控。將新增貸款管理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事後監督和責任追究上來,按照盡職免責、失職問責的原則,加大違規行為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確保新增貸款安全營運。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延續法律訴訟時效,及時做出風險預警。

二是落實依法收貸措施。要充分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強不良貸款和「冒名」貸款的清收。同時加強借新還舊貸款管理,嚴格制止以貸收息和「冒名」貸款,規範賬務、信貸和考核管理,防範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益。

5、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消化歷史包袱

不解決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農村信用社各項改制措施就難以真正落實到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在短期內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通過政策扶持,促使農村信用社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真正形成「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良性執行機制。但政策必須設定一定的門檻,比如,要拿到扶持資金,農村信用社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時不良貸款也要下降一定的比例。

通過這種激勵機制,推動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

6、解決好農信社的人員短缺問題

基於各種原因,我國農村信用社的用人及分配制度已難以適應改制的要求。因此,應加以完善我國農信社的用人制度,以促進改制過程。首先,提高農信社的人員素質,按照工作要求,積極培訓現有人員。

考核農村信用社的人員技能,使其憑自身實力,找準自身的位置,進行精確的定位。其次,建立健全的人員管理制度,採用當代的人員管理方法,在各管理階層中實施經理制度,設立更多等級的人才機構。最後,積極建設金融文化,樹立員工愛崗敬業、勇於拼搏、大膽創新、吃苦耐勞的精神,為農信社改制做好鋪墊。

總之,要提高農信社的市場競爭能力,加快農信社的改制步伐,充分滿足農業的發展對資金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整個農村的長期穩定,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曉健.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研究[j].學術論壇.2009(8)

[2] 陸娟,蔡友才.成立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發展方向[j].金融縱橫·財富.2007(24)

國有企業公開招聘經營管理者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建立黨管人才與市場化選聘企業經營管理者相結合的機制,促進優秀經營管理人才脫穎而出,根據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公開招聘是指面向社會公開職位和任職條件,用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選聘企業經營管理者。第三條公開招聘企業經營管理者堅持以下原則 一 黨管人才與市場化選聘相結...

我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年薪制

摘要 一項制度,如何做到既推動社會 經濟的進步,又兼顧社會各利益階層的認知,以達到發展兼顧穩定 效益兼顧公平之目的,是考量決策管理機關和企業管理者能力的課題之一。本文分析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年薪制存在的問題 年薪制實施應注意的原則,提出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年薪的建議。關鍵詞 國有企業 經營管理者 年薪制 ...

福建省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

發布日期 2008 12 15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頒布施行 福建省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 的 公告 福建省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 已由福建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於2008年12月2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