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作業管理流程

2022-07-22 03:24:02 字數 2294 閱讀 1603

1.訂單處理作業: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於客戶的諮詢、業務部門的報表,而後由訂單的接收,業務部門查詢出貨日的存貨狀況、裝卸貨能力、流通加工負荷、包裝能、配送負荷等來答覆客戶,而當訂單無法依客戶之要求交貨時,業務部加以協調。由於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隨貨收取貨款,而是於一段時間後,予以結帳,因此在訂單資料處理的同時,業務人員尚依據公司對該客戶的授信狀況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額度。此外在特定時段,業務人員尚統計該時段的訂貨數量,並予以調貨、分配出貨程式及數量。

退貨資料的處理亦該在此階段予以處理。另外業務部門尚制定報表計算方式,做報表歷史資料管理,訂定客戶訂購最小批量、訂貨方式或訂購結帳截止日。

2.採購作業:

自交易訂單接受之後由於**貨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貨廠商或製造廠商訂購商品,採購作業的內容包含由商品數量求統計、對供貨廠商查詢交易條件,而後依據我們所制訂的數量及供貨廠商所提供較經濟的訂購批量,提出採購單。而於採購單發出之後則進行入庫進貨的跟蹤運作。

3.進貨入庫作業:

當採購單開出之後,於採購人員進貨入庫跟蹤催促的同時,入庫進貨管理員即可依據採購單上預定入庫日期,做入庫作業排程、入庫站台排程,而後於商品入庫當日,當貨品進入時做入庫資料查核、入庫品檢,查核入庫貨品是否與採購單內容一致,當品項或數量不符時即做適當的修正或處理,並將入庫資料登入建檔。入庫管理員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貨及棧板堆疊。對於由客戶處退回的商品,退貨品的入庫亦經過退貨品檢、分類處理而後登入入庫。

一般商品入庫堆疊於棧板之後有兩種作業方式,一為商品入庫上架,儲放於儲架上,等候出庫,需求時再予出貨。商品入庫上架由電腦或管理人員依照倉庫區域規劃管理原則或商品生命週期等因素來指定儲放位置,或於商品入庫之後登入其儲放位置,以便於日後的存貨管理或出貨查詢。另一種方式即為直接出庫,此時管理人員依照出貨要求,將貨品送往指定的出貨碼頭或暫時存放地點。

在入庫搬運的過程中由管理人員選用搬運工具、調派工作人員、並做工具、人員的工作時程安排。

4.庫存管理作業:

庫存管理作業包含倉庫區的管理及庫存數控制。倉庫區的管理包括貨品於倉庫區域內擺放方式、區域大小、區域的分布等規劃;貨品進出倉庫的控制遵循:先進先出或後進先出;進出貨方式的制定包括:

貨品所用的搬運工具、搬運方式;倉儲區儲位的調整及變動。庫存數量的控制則依照一般貨品出庫數量、入庫所時間等來制定採購數量及採購時點,並做採購時點預警系統。訂定庫存盤點方法,於一定期間印製盤點清冊,並依據盤點清冊內容清查庫存數、修正庫存帳冊並製作盤虧報表。

倉庫區的管理更包含容器的使用與容器的保管維修。

5.**及揀貨作業:

由客戶訂單資料的統計,我們即可知道貨品真正的需求量,而於出庫日,當庫存數足以**出貨需求量時,我們即可依據需求數印製出庫揀貨單及各項揀貨指示,做揀貨區域的規劃布置、工具的選用、及人員調派。出貨揀取不只包含揀取作業,更應注意揀貨架上商品的補充,使揀貨作業得以流暢而不致於缺貨,這中間包含了**水準及**時點的訂定、**作業排程、**作業人員調派。

6.流通加工作業:

商品由物流中心送出之前可於物流中心做流通加工處理,在物流中心的各項作業中以流通加工最易提高貨品的附加值,其中流通加工作業包含商品的分類、過磅、拆箱重包裝、貼標籤及商品的組合包裝。而欲達成完善的流通加工,必需執行包裝材料及容器的管理、組合包裝規則的訂定、流通加工包裝工具的選用、流通加工作業的排程、作業人員的調派。

7.出貨作業處理:

完成貨品的揀取及流通加工作業之後,即可執行商品的出貨作業,出貨作業主要內容包含依據客戶訂單資料印製出貨單據,訂定出貨排程,印製出貨批次報表、出貨商品上所要的位址標籤、及出貨檢核表。由排程人員決定出貨方式、選用集貨工具、調派集貨作業人員,並決定所運送車輛的大小與數量。由倉庫管理人員或出貨管理人員決定出貨區域的規劃布置及出貨商品的擺放方式。

8.配送作業:

配送商品的實體作業包含將貨品裝車並實時配送,而達成這些作業則須事先規劃配送區域的劃分或配送路線的安排,由配送路逕選用的先後次序來決定商品裝車的順序,並於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蹤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狀況的處理。

9.會計作業:

商品出庫後銷售部門可依據出貨資料製作應收帳單,並將帳單轉入會計部門作為收款憑據。而於商品購入入庫後,則由收貨部門製作入庫商品統計表以作為供貨廠商請款審核之用。並由會計部門製作各項財務報表以供營運政策制定及營運管理之參考。

10.營運管理及績效管理作業:

除了上述物流中心的實體作業之外,良好的物流中心運作更要基於較上階層的管理者透過各種考核評估來達成物流中心的效率管理,並制訂良好的營運決策及方針。而營運管理和績效管理可以由各個工作人員或中級管理階層提供各種資訊與報表,包含出貨銷售的統計資料、客戶對配送服務的反應報告、配送商品次數及所用時間的報告、配送商品的失誤率、倉庫缺貨率分析、庫存損失率報告、機具裝置損壞及維修報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分析、外僱人員、機具、裝置成本分析、退貨商品統計報表、作業人力的使用率分析等。

物流作業運營流程

1.訂單處理作業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於客戶的諮詢 業務部門的報表,而後由訂單的接收,業務部門查詢出貨日的存貨狀況 裝卸貨能力 流通加工負荷 包裝能 配送負荷等來答覆客戶,而當訂單無法依客戶之要求交貨時,業務部加以協調。由於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隨貨收取貨款,而是於一段時間後,予以結帳,因此在訂單資料處理的...

物流出庫作業流程

一 出庫流程 1 目的 對出倉的貨品的數量 質量進行控制,確保出倉的貨品數量 質量滿足客戶的要求。2 範圍 適用於h公司專案出庫操作管理。3 職責 3.1系統文員 3.11負責發貨訂單 asn或 miv單 資訊接收 審核 錄入 3.12 揀貨噴碼發貨控制表 揀貨單 揀貨標貼列印 傳遞 確認 3.13...

物流部倉庫收貨作業流程

1.目的 對原材料及零件的入庫手續加以控制,明確倉庫接收人員的工作職責。確保物料及時準確點收 檢驗及入庫。2.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物流部所屬的原材料倉庫 半成品倉庫 成品倉庫。3.職責 3.1 物流部倉庫管理員 3.1.1 物流部倉庫收貨人員負責來料訂單和實物數量核對點收,庫位分配及手工帳記錄。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