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家管理之道

2022-07-12 19:03:03 字數 2655 閱讀 4313

成功創業家管理之道:目標放中間,情緒放兩旁

科技創業中,「人」是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成功創業家不見得是最強的激勵家,也不見得擁有最棒的魅力或口才,但他們對人都「有一套」,怎麼做的呢?

「人」並不好搞,後來整間公司能脫離一般公司常有的人事鬥爭等問題,往往都是因為,原來,成功創業家總能將公司的「目標」擺在中間,將「情緒」擺在一旁,一切以公司前途為重。

每位成功創業家之所以會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因素都是因為他們有乙個正確的目標,且不會受任何人影響,直直往那個目標走去。在科技界,凡事有正確答案。譬如說,做電路設計的,就是要想辦法做得最有效率;做製造的,就是想辦法拉高良品率,而對於所有初創的小公司來講,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要財務健全、生存下來,因此,所有人應該有相同的目標與願景,成功創業家身為創立這家公司的創業家,最大的責任,就是要讓他們往相同的目標方向走。

成功創業家告訴我,在乙個團隊裡,若大家感到能一起為公司付諸心力,是一件很溫暖的事!見過無數創業團隊的創投家兼教授焦生海提出:「做事要用西方的方法,做人要用東方的方法。」

焦生海說,做事一定要「就事論事」,直接的講到重點,不怕和對方對立。就算被老闆臭罵一頓,也要知道他是因為這件事才罵你,不要覺得自己受傷。但,在私底下做人的時候,記得和同事保持東方人特有的溫暖,不應該將西方那套又搬上來。

焦生海舉例,有次,他對某位下屬的表現很不滿意,決定要他負責。不過,在開會的前一天,他把這個人私下叫到辦公室,跟他說,「明天我會『發作』。」像這樣的西方、東方合併的做法,讓焦生海在尊重對方的同時,也把該做的事做了。

「以東、西方的兩手政策來做事,其實很好。」焦生海說。

而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人。特別是從一人、二人開始成長的科技公司,裡面從上到下都成了成功創業家,成功創業家的特質,就是完全不是個人導向,而是以公司、專案為主。大家的個性都不一樣,就如曾經從兩個員工成長到一百位員工的陳勁初所說的:

「創業團隊的成員之間,不見得要互相喜歡,但他們一定要互相尊重。」

「達成目標」,就是最最重要的目標。每個人發揮專長,在不同的領域中工作,從不同的角度來為公司效力。「到最後,只要每個人都把他份內的事情做完、做好,公司就能成功。

」陳勁初說:「人事組織上,不必被形式所拘泥。」

陳勁初說,很多人創業家常陷入一種迷思,才剛剛創業,就急著排位子,排頭銜。一家好的公司,「頭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做甚麼「功能」,而這些功能是否能一起達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

在美國,一些本身就從事創意產品的公司內部人事組織,都和以往傳統的公司大相徑庭,從組織上,就能看出這些公司超靈活的人事運用。最著名的要算是雅虎的楊致遠,他的頭銜是「雅虎酋長」(chief yahoo),以他的知名度,在各地巡迴演講,做企業形象與科技的推廣。

聰明人難管,偏偏當想在科技業成功的人,一定需要乙個完整的團隊。大部份的受訪者都一致指出,他們認為「團隊」是非常重要的。好幾位成功創業家告訴我,資本家決定要投資哪個創業家的標準,除了技術的考慮外,一定要看團隊的實力。

而團隊的實力不只是他們個人實力,也要看他們「一加一是不是等於二」。「買房地產,是看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點)。」謝忠高說:

「而科技創業,是看people、people、 people(人)。」

事實上,創業團隊吵架的事情是常常在發生的,一點都不要太大驚小怪,有時候會發現無法解決岐見,有些資深員工,或甚至創辦人就因而退出,都是常見的事情。才三十歲就把公司賣給和信集團的楊孟佑說:「理念和方向,不可能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講清楚。

」每個創業團隊,常常是邊做邊看,慢慢的調整,到後來做的東西,往往和一開始很不一樣。楊孟佑的公司,也不是一開始就做****系統。「二十幾歲,看過甚麼東西?

連物件客戶都還沒問清楚,都是靠自己的感覺,幾個人就一起下海了。」楊孟佑說:「後來慢慢調整出乙個方向,團隊成員也在互相調整。

」小科技公司中,管理起來不見得比大公司容易,而且小公司本來就是「來來去去」。「小公司,並沒有大公司的向心力。」楊孟佑說:「合了就合,不合就散。」這些都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所以,很多成功創業家從科技出身,剛開始接觸創業,都會碰到很多從前在工程師時代從不必接觸的東西,好像開始創業後,才「又出了一次社會」。這些「社會殘酷面」,以「人事」的問題最多。成功創業家學到,只要心中只有公司,以公司為重,把個人置於度外,很多棘手的人事問題,其實都可以順利解決。

以天價賣公司給甲骨文的周巨集泰,就曾經有個員工,主管某個專案。這個專案快要完成之前,突然間傳來噩耗,這位主管的親人突然去世,他一定馬上要請乙個月的假。周巨集泰覺得這個員工很可憐,在家抓頭拚命想,有沒有解決之道。

但,這個位子實在太重要,這個專案不能沒人做,再三溝通仍無效後,只好直接把他解雇了,另外再請新人緊急訓練。「這其中,面臨了很多道德上的掙扎。」周巨集泰說。

做生意和做工程師不一樣,在科技業做生意不用拐彎抹角,但也需要很多冷酷的決定,一定要冷靜,不能情緒化。生意就是要make deal,要賺錢,要對投資人負責。就如周巨集泰所言,「不是在做慈善!

」對成功創業家來說,第一次做很困難,但若稟著把個人情緒放在一旁、以公司為重的角度來做事,很快的就會將這些人事的事情駕輕就熟了。

創業家朱敏,被公認是非常有魅力的創業家。問他,對於人事的態度是怎樣?結果他的回答不是要甚麼玲瓏八面、對人和善,反而引了某偉人曾經說的一句話:「不能永遠都做好人。」

「我對人一定要坦直(straight forward)、強軔(tough)、雙贏(win-win)「朱敏說:」看生意,就用看生意的心態來看;交朋友,就用交朋友的心態。」

成功創業家的「人」的心法,其實也沒太複雜,基本上就是「目標放中間,情緒放兩旁」,大刀闊斧,勇往直前,「達成目標」就是最最重要的目標!

創業家的故事

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我把這三十年分為三個十年。第乙個十年,可以說是冒險家的十年。第二個十年,是思想家的十年。第三個十年,是科學家的十年。我要講的三個企業家,就是三個十年的印證。第乙個企業家創業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學歷低,沒有資本,靠拉地派車給別人送鋼材,間或賣點鋼材。一點點積累,辦起了代銷點,銷售公司...

科技創業家專案建議書

附件2 南京科技創業家培養計畫 專案建議書 專案名稱 產業領域 申報人祁守崗 人才型別 申報單位名稱 蓋章 南京福臻再生資源科技股份 申報單位位址南京市六合區沿江工業開發區博富路9號郵編 211500 聯絡人高學清聯絡 137 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二 一一年制 目錄一 專案簡介 二 專案詳細內容 ...

創業家的意外人生讀後感

乙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讀後感 97.03.07 黃淑貞 1 本書重點與省思 1 約翰.伍德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取得mba學位後,曾在銀行工作多年,1991年進入微軟工作,五年後放棄高薪,從事幫助弱勢族群建立學校及圖書館,曾言 幫助乙個女孩教育,等於幫助乙個家庭 遠矚,令人敬佩。靠著先前的儲蓄,無給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