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教就會了怎麼辦 學習目標的達成

2022-07-07 08:48:04 字數 3640 閱讀 6798

沒教就會了怎麼辦:

數學新授課學習目標的達成

杭州市景華小學丁柏娟

【摘要】 教師要教學生不會的知識。在數學學習中,我們經常遇到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已掌握,這時應該怎麼辦呢?教師在制定目標時,首先要研讀自己的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學生學什麼,怎樣學,學到什麼水平,而不是自己教什麼,展示什麼。

教師應對所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都得到滿足,促進學生有差異的成長。

【關鍵詞】學習目標目標定位目標達成

老師不教,學生也會做。當我們的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已掌握時,老師該幹什麼?是以教師為本根據教參目標按步就搬,還是以學生為本重整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通常情況下,老師們都會照抄教參,很少進行自己思考,從而導致表面上課堂熱鬧風光,作業正確率很高,而實質上學生的課後收穫幾乎劃0。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呢? 筆者認為首先得認真進行學情分析,探尋課堂教學的起點,然後才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一、沒教就會了?

【案例一】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節課內容。翻閱教參後,我沒多想便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給學生自助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上課時,我主要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片斷

出示課件灰太狼10元玩具賽車40元美羊羊玩具20元

師:買乙隻灰太狼和乙隻美羊羊要付多少錢?(列式計算)

結果,這節課上得非常順利。每當老師提出乙個問題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加思索的舉起手來,嘴裡不停地喊著:「老師,我來說!

」但是,老師讓有困難的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居然沒有一人使用。而且,課堂現場作業正確率94%,只有兩個學習障礙生有部分錯誤。由此可見,他們在課前就已經能正確口算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課後我翻看了學生的口算作業本,發現他們早已完成這個內容,比較好的孩子正確率在97、5%以上,就連平時很差的那幾個學生的正確率也在95%左右。問其原因,都說內容很簡單。

這就促使我反思,作為教師的我僅僅關注了大綱的教學目標,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地制定本班學生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那麼,我這樣教是不是有效?學生都會了,我應該教什麼?

二、評估學情,重訂目標

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是對學生各方面學習結果的關注。學習目標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基本指南,是規定學生學習要達到的結果。而為了更充分的確定學習結果,首先我們要確定學習的起點。

在沒有任何提示下,我對另乙個班的35位學生進行了約10分鐘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口算a組正確率97%,b組正確率66%, c組正確率69%。 看算式畫簡圖中,能用簡單的圖畫表示算式意義的正確率只有32%。

從前測情況發現:① 我們的孩子對於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已沒有問題; ② 對容易混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算理不太明確。③ 在用圖表示算式意義時,更是不能以「十」為單位畫圖表示。

由此可見,①需要「弱化學習」,②需要進行「補缺學習」,③需要進行「全新學習」。因此,對容易混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算理的理解是學生學習的重點; 以「十」為單位,畫圖表示算式意義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而對於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算理的理解和掌握只要那個還不會的學生學會就可以了。基於以上學情,我首先調整內容,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製、不退位)三個內容合在一起,然後重新制定了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擺小棒、畫圖等操作活動,學生能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創設呈現學生錯例等情景,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演算法。

3、給定資訊,判斷購買的物品,並列式計算。

兩次目標制定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教師根據教材編排順序,根據教學內容而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師」為中心,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發揮主導作用,而事實上,學生根本不需要老師的指導,學生的提高幾乎為0;後者是在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後把部分關聯的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而制定的學習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他們自己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理解算理、掌握口演算法方法,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充當「指明燈」功能,學生能力提高很快。

三、兩次教學後學習目標的達成比較

【案例二】

教學片段: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首先,用小棒表示「12+20、10+20、2+20 」任意一道加法算式的意思後,呈現學生兩種表示方法並比較優劣。此環節主要是通過學生不同的認知,在對比中直觀感知以「十」為單位表示式義,初步感悟對算理的理解。然後,出示兩位學生答案生a:

12+20=14、生b: 12+20=41。判斷對錯,交流錯因。

此環節主要通過交流錯因以及小棒驗證,進一步感悟算理,即相同數字上的數才可相加。

出示「25—20 、25—2 、 25—10,」 要求先口算,然後選擇一題用圖表示算式的意思,畫好後讓同桌猜所表示的算式。此環節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感悟只有相同數字上的數才可相減。

為了檢測學生目標達成情況,在課前我設計了相應內容,目標達成情況如下:

目標的達成狀況

從學生表現中我們不難看出,案例一的教學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平時學習困難)有興趣,大部分學生興趣不濃。而案例二的教學中,各個層面的學生興趣濃厚,通過畫圖、判斷、再畫圖、猜測等環節,使學生輕易理解並掌握了算理,並在具體情境中,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關於學習目標的啟示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什麼呢?對一般的教師來說,這一案例的產生和問題解決過程具有怎樣的啟示意義呢?

1、強化學情分析,把握學習起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促使教師全面地、客觀地、有選擇地將內容與學習水平聯絡起來,讓教師正視學生原有的基礎,並以發展的目光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因此,學情分析是備課方案和課堂實施有效地起點。學情分析一般包括「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已知、學生的未知、學生的能知、學生的想知、學生的怎麼知」六方面。

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教學中,正是因為老師對「學生的已知」這一學情把脈不准,導致課堂教學出現無效現象。

2、基於學情分析,準確制定學習目標

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知識和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學會,「過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會學,「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樂學。要正確制定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弄清課堂教學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教」,還要做到五個轉變:由抽象的結論目標轉為問題目標、由無法操作的隱性目標轉為可操作的顯性目標、由羅列性目標轉為系列性目標、由並列的目標轉為融為一體的目標、由目標組合轉為目標組合序列化。

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教與學的隨意性,極大地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在筆者所制定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的目標中可以看到,層次清晰、指標明確,教師一眼就能看出,它是通過哪些過程和方法達到知識與技能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3、精細分解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目標達成

學習目標的精細分解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表現,是指將課的三維目標分解落實到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活動中,從而使學習目標更具體、更可測。分解學習目標就是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之後所要產生的學習行為,根據學生的學習來設計評估和教學。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一課中,筆者在經歷了閱讀課程標準、閱讀教材、閱讀學生後,制定了四個學習目標。

為了幫助學生達成這些目標,將整個學習過程用六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學習任務串連起來。每乙個學習任務都對應了乙個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學習目標,促進課時總目標的達成。

這樣細緻劃分的過程將幫助教師明確課堂上的每乙個步驟的目的所在,隨著反饋跟進,細化目標逐一落實,是實現學習目標達成的保障。

【參考文獻】

簡歷沒東西寫怎麼辦

作為應屆畢業生,很多同學在準備要寫個人簡歷找工作的時候就犯愁了,這寫不出東西來怎麼辦呢?乙份簡歷,空空的,感覺每個空格都沒東西可以填進去,製作了簡歷,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拿出來。那麼,我來告訴你一些小技巧,就可以幫助您解決這樣的小尷尬了。1 基本資訊,可以用 來表現,這樣看的清楚也顯得簡歷很豐滿。2 ...

寶寶不吃飯沒胃口怎麼辦才好

導語 現在有很多的小孩在吃飯的時候都沒什麼胃口,就算家長在後面追著給孩子吃孩子也不會吃,很多孩子因為這個原因瘦了很多,補充的一些營養也沒 現在有很多的小孩在吃飯的時候都沒什麼胃口,就算家長在後面追著給孩子吃孩子也不會吃,很多孩子因為這個原因瘦了很多,補充的一些營養也沒有跟上,所以孩子的抵抗力就是比較...

有魚沒口該怎麼辦 垂釣文化

我們釣魚常碰到這種情況,窩中魚筋兒四起,一定是有魚,可就是不吃餌,俗稱 有魚沒嘴 沒辦法,著急也沒有用。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我們常憑自己經驗想當然,換這換那,瞎亂折騰,上下推漂找靈頓,懷疑餌料不對路,或死糗,但死糗半天仍然沒口,始終找不到北,白白地浪費了時間,心中惱火,無可奈何。施釣貴在變化。但求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