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4職場人生用1萬小時成為專家

2022-07-01 00:57:04 字數 3027 閱讀 9992

用1萬小時成為專家

「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可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乙個人的職場生命有限,應該把一定的時間專注在某個細分領域上。

202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和同事們撰寫了一本「天才訓練手冊」,認為天才是可以靠後天訓練出來的。

2023年,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援引埃里克森的理論,在他撰寫的暢銷書《異類》(outliters)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可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他將此稱為「1萬小時定律」。

簡單地說就是,乙個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起碼需要1萬小時的反覆練習。但也有很多人反對1萬小時定律的說法,認為它側重於重複性勞動,僅限於在某些特定的學術層面使用,並且受制於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在職場上,我們一般有一種類似的說法,叫做3年做熟、5年專家、10年領袖。這兩種說法實際上都強調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對公司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因為乙個人的職場生命有限,應該把一定的時間專注在某個細分領域上。

那麼在不同領域應該如何正確地做出努力?如何用1萬小時定律的原理來提公升日常的工作效率?如何合適地設定職業目標?

a 時間不是主要標準

普通人每週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所以每週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大約為40個小時。由此推算下去,乙個公司人每年大約工作1920小時,因此,1萬小時定律就意味著:在乙份工作上至少堅持5年,你也許就可以達到行業內的專家水準,這也是為什麼人力資源的專家們常說「5年不辭職」的原因。

事實上,格拉德威爾在他的書中提到的1萬小時練習並非是普通的常規練習,而是一種設定了清晰的目標,以適當的難度在自己的能力邊緣,通過不斷犯錯而獲得精進的技能的一種練習。格拉德威爾稱之為精深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而不少對1萬小時定律持懷疑態度的人通常都忽視了「精準」。

所以對於公司人來說,從業時間並不是衡量行業經驗的主要標準。例如,在尋求公升職或者跳槽的過程中,決定簡歷上的「5年市場部經驗」這一條到底值多少錢的,是你在5年的市場部工作中收穫並得到大幅提高的業務能力,而非僅僅是5年這個時間節點。和5年如一日地在市場部門做最基礎最瑣碎的工作相比,一直在不斷地回顧總結並提公升工作技巧方法的公司人的職場競爭力顯然要更強大。

有兩位公司人分別在職場中累積了將近1萬小時和2萬小時,他們的經驗也許能說明這個問題。

吳崢剛剛經歷了一次公升職,從用友軟體u9事業部的部門總監變成plm事業部的研發副經理。這是他加入用友5年來的第4次公升職,晉公升速度快於同一時期進公司的同事。

2023年剛加入用友的時候,吳崢被分配到u9事業部的核心做物料需求計畫(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工作。為了盡快熟悉工作,積累經驗,他給自己定了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把工作完成分為幾個等級:完工、提前完工、完成得很精彩、完成並做到了標準的程度——吳崢要求自己做到標準,「就是要成為別人的榜樣。

」吳崢認為,做軟體開發對自己的要求必須高一些,做出來的產品不僅演算法要好、效能要好,應用性也要好。「我要做到怎麼測都沒有bug,有bug就是我的恥辱。」所以他總是比別人提早上班,又推遲下班,最厲害的時候一天能工作16個小時。

所以在3個月的實習結束時,吳崢就拿到了優秀員工獎,1年之後又破格公升職成為了高階工程師——在用友,做到高工一般需要4年到6年的時間。吳崢說:「無論在哪個部門工作,我都習慣多想問題,考慮這個產品的未來在**。

」資深銷售經理趙欣已經在汽車銷售行業工作9年,她現在的工作就是在公司和客戶之間進行溝通,一方面幫汽車製造商參考車內配置,一方面在公司內部進行資源調動和方案制訂,然後進行**,簽訂合同以及幫助專案的實施。

「總的看來我已經付出了將近2萬小時的努力,但如果只工作不思考,可能只能到達熟練的程度,要在這個行業真正精通,需要不斷琢磨。」趙欣說,「就是在做完一件事後花點時間去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做什麼努力會改變結果,類似這樣。」

吳崢和趙欣的職場軌跡踐行著1萬小時定律的核心內容——反覆練習不是指花1萬個小時機械重複著相同的內容,在這1萬個小時裡面,不斷地重新整理對技能目標的認識,並提公升自己思考練習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乙個職位上,把需要做的基礎工作持續足夠多的遍數以達到熟練的程度固然重要,但工作的難度係數也是應該是被著重考慮的,這才是提公升你的職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做各種年度總結或者述職報告的時候你可以問一問自己,花掉的時間能跟我的職場競爭力的提公升匹配嗎?

1萬小時定律的關鍵就在於每一次練習都要突破舒適區,使得自己對已經掌握了的技能不斷變化並改進。所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學習區很重要。

b 關鍵在於突破舒適區

最先通過實驗提出「在卓越者中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這一理論的埃里克森把人需要學習的內容歸類到乙個巢狀的圓環裡。

最裡面一層是「舒適區」,是練習者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舉例來說,如果你有能力在1個小時裡跑完10公里,那麼每次跑步都在1個小時裡跑5到8公里的感覺都屬於你的舒適區。

最外面一層是「恐慌區」,是練習者目前不可能達到的技術水準,這就好比要求你每次都用1個小時跑完15公里,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進而對持續練習產生抗拒心理。

這兩層中間則屬於「學習區」,只有持續在學習區里學習,才會得到有效的進步。

對公司人來說,在剛入職、剛公升職,或者剛跳槽到一家新公司的時候,對學習新的工作技能或者管理經驗會有很大的興趣,而一旦能力達到舒適區和學習區的邊緣,有些人就開始滿足於此,不願意繼續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公司人總感覺找不到更好的職業上公升通道,而不得不頻繁跳槽的原因。

1萬小時定律對公司人的意義主要在於專注某個細分行業的重要性,每個人的職場生命是有限的,頻繁地更換行業和跳槽會使公司人的競爭力下降。專注於適合你的細分領域,另外花時間進行研究,找到自己的「賣點」,並持續努力,從而在專業領域形成知名度,是公司人使用1萬小時定律的方法。

大部分狀況下,在舒適區練習相關技能的目標只是讓你把完成日常工作的方法在反覆練習中變得連續而自動化,形成條件反射,也就是成為所謂的「熟練工」。

但是,如果能夠把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工作方法不斷改進,加入更新的理論或者技能,進而達到可以自由地使用其中的每乙個部分時,才算成為這個領域的頂級好手。

當然,1萬小時定律也並非是萬能靈藥,5年時間不短,算上各個方面的付出,在你決定嘗試這個做法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它為你帶來的機會成本風險。因此,階段性地對自己做過的事進行總結,把事情「想通」,有助於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

萬小演講方案 1

萬寨鄉中心小學關於舉辦 六城 同創迎新春 演講 講故事 比賽活動實施方案 一 活動目的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 四中 五中全會精神,廣泛宣傳州委六屆八次會議精神,推動我校 六城 同創工作順利開展,引導學生參與 六城 同創,努力營造 六城 同創宣傳氛圍,全面提高小學生演講與口才的綜合素質,為小...

用萬用表測小電阻方法

i取800 a 1ma,r是極低溫漂線繞電阻 若取i 1ma,r 5k 這時i的溫漂和時漂相當於max6250的水平。3 饋線電阻補償 饋線電阻補償法通常採用三線制接法,被測電阻與接地的線相接。原理如圖4所示。i取800 a 1ma,r是極低溫漂線繞電阻 若取i 1ma,r 5k 這時i的溫漂和時漂...

「1萬小時定律」在職場

所以對於公司人來說,從業時間並不是衡量行業經驗的主要標準。例如,在尋求公升職或者跳槽的過程中,決定簡歷上的 5年市場部經驗 這一條到底值多少錢的,是你在5年的市場部工作中收穫並得到大幅提高的業務能力,而非僅僅是5年這個時間節點。和5年如一日地在市場部門做最基礎最瑣碎的工作相比,一直在不斷地回顧總結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