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軸油幫浦的作用

2022-06-19 04:21:02 字數 1722 閱讀 9560

頂軸油幫浦油源來自冷油器後的潤滑油,壓力約為0.176mpa,可以有效防止油幫浦吸空氣蝕。吸油經過一台32μm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進行粗濾,然後再經過25μm的雙筒過濾器進入頂軸油幫浦的吸油口,經油幫浦公升壓後,油幫浦出口的油壓力為16.

0mpa,壓力油經過單筒高壓過濾器進入分流器,經單向閥、節流閥,最後進入各軸承。通過調整節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油壓,使軸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範圍內(理論計算,軸頸頂起油壓12~16mpa,頂起高度大於0.02mm)。

幫浦出口油壓由溢流閥調定。

統採用了兩級吸油過濾器有效地保證了系統的清潔度。油幫浦採用進口的恆壓變數柱塞幫浦,。為控制兩台幫浦的執行、切換和防止幫浦吸空損壞,在油幫浦的進出口管路上裝有壓力開關,當油幫浦入口油壓≤0.

03mpa時,油幫浦入口處壓力開關接通(on),表示吸入濾網堵塞;當幫浦的出口管路油壓≤8.0mpa時,出口管路上壓力開關接通(on),應啟動備用頂軸油幫浦。

在頂軸裝置的前部是儀錶盤。在儀錶盤上安裝有頂軸裝置系統圖中的所有壓力表和幫浦前後的壓力開關。。當機組啟動前,來自潤滑母管的油經濾油器後進入變數軸塞幫浦,使其壓力增高到14mpa(140kgf/cm2)時,再進入分流器、單向節流閥,最後進入各軸承。

通過調節單向節流閥及溢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其壓力,使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範圍內(頂起高度在0.05~0.10mm,頂起油壓力在10~14mpa(100~140kgf/cm2))。

當頂起幫浦已啟動,而軸尚未被頂起瞬間,頂起油的壓力瞬時會公升高。但軸被頂起,排油暢通之後,油壓即下降而保持在某一穩定值,這時的壓力是正常頂起壓力。新型頂起裝置的特點這種新型頂起裝置的特點:

高壓頂起油幫浦的安裝標高應略低於汽機潤滑系統的軸承進油總管(冷油器後接近運轉層的水平總管),使停機期間潤滑油總管放空時頂起油幫浦之進油管道及濾油器仍能充滿油,以保證油幫浦再次啟動工作時不需放氣。頂起油幫浦及其油管路系統新安裝或經拆卸檢修後首次啟動時必須充分放淨濾油器及油幫浦內空氣,否則打不出油或油內含氣泡,頂起效果不佳。電廠安裝完後,應進行主軸頂起試驗,按頂起高度的要求調整單向節流閥的開度,並記錄母管壓力及各軸承的頂起高度、頂起油壓。

執行、維護、啟動:頂起油幫浦裝置工作主要依據是頂起油壓力,啟動後壓力應在一定範圍內。油壓偏高說明轉子未充分頂起,高壓油排油不暢;偏低時表示高壓管道系統有漏油現象。

高壓油頂起裝置需檢查管道系統的密封性,以保證可隨時投入工作。汽機啟動暖機,在盤車裝置啟動之前,開動頂起油幫浦、機組;在正常盤車過程中,即可關閉頂起油幫浦,這時軸瓦內已能自動形成並保持完整的潤滑油膜;機組停機後,轉子惰轉時間不需拖長;其他需要在靜止情況下盤動轉子而油系統中又具備頂起油幫浦的進油壓力時亦可啟動頂起油幫浦。

檢修與維護:高壓油頂起裝置每年使用次數及時間不多,故檢修應以管路系統密封性為主,著重於汽機正常執行時之監察維護,隨漏隨修,定期及根據濾油器壓差指示更換濾芯。

管路系統的設計及選用:管路系統在滿足連續盤車穩定可靠的前提下,應簡單可靠並減少人為的調整操作。某電廠針對發電機轉子比汽輪機轉子重量懸殊及可變數柱塞幫浦自動調整壓力的特點,採用單元制即單獨一台幫浦供發電機主軸即9~10軸承頂軸用,另一台幫浦供汽輪機二低壓轉子即5~8軸承頂軸油用,擺脫了人工調整各軸承頂軸壓力的問題,簡化執行操作,提高機組自動化程度。

長期以來,國內頂軸油系統至少設有一台備用,系統一般不設濾網,因此軸頸時常被雜質磨損,發電機軸頸磨損更為嚴重,形成深約1mm、寬約10mm~20mm的溝槽,修復費用近百萬。改造後的頂軸油系統採用可變數柱塞幫浦,出入口設有油濾網,避免軸頸磨損,根據投入執行的機組看,執行可靠無故障,為了系統簡單可靠,採用2幫浦執行,不設**備用幫浦,可備一台幫浦作事故備用。頂軸油管路採用ogr18ni9不銹鋼管,避免因透平油含水造成鏽蝕。

噴油幫浦的工作原理

1 吸油和壓油過程 噴油幫浦的吸油和壓油,由柱塞在柱塞套內的往復運動來完成。當柱塞位於下部位置時,柱塞套上的兩個油孔被開啟,柱塞套內腔與幫浦體內的油道相通,燃油迅速注滿油室。當凸輪頂到滾輪體的滾輪上時,柱塞便公升起。從柱塞開始間向上運動到油孔被柱塞上端麵擋住前為止。在這一段時間內,由於柱塞的運動,燃...

06 主機潤滑油及頂軸油系統除錯措施

受控狀態 受控檔案 受控號 編寫 張亞夫 審核 批准 目錄1 編制目的 2 編制依據 3 除錯質量目標 4 除錯物件及簡要特性介紹 5 除錯的組織與分工 6 除錯應具備的條件 7 除錯步驟及方法 8 質量檢驗標準 9 試驗記錄專案 10 安全注意事項 11 附錄 附錄1 除錯質量控制點 附錄2 除錯...

軸的加工工序

2 由於上面所決定的裝夾方式,所以增加了加工表面即左右端麵及頂雷紋孔 3 定位基準分析 粗基準的選擇 粗基準的選擇重點考慮如何保證各加工表面都能分配到合理的加工餘量,保證加工表面與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精度,還要同時為後續工序提供可靠的精基準,在加工端麵及中心孔時以毛坯的外圓表面為基準,用三抓卡盤加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