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實習周記

2022-06-11 22:24:07 字數 4966 閱讀 2361

@施工員周記1

大三過半我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實習了,些許好奇,些許憧憬,些許不捨。當帶著乙份既欣喜又緊張的心情踏上實習征程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實習難,找實習單位更難!實習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轉折點,是我們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的過渡階段,所以對實習充滿了好奇心和憧憬,這次實習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以來的第一次具體接觸現場事物,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突破了書本上的限制;同時這次實習也是我們大三畢業生在畢業前的一項必經的考驗,意義重大。

這是實習也是我經歷生平第一次實習,心裡挺感慨萬千的,是既激動又有點擔憂。轉眼間三年的大學生涯就快結束了,我呢,就算是有再多的不捨,還是得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了。現在仔細想想,自己在學校裡學的東西還真的是挺少的,進入社會去實習吧,總得學習到一些知識,所以我對待實習的態度是很認真的。

實習的第一周就在和公司及專案部的師傅、同事相互熟悉的過程中度過了。或許建築業的交際也是必須學習的吧。想想口才與交際,想想協作與團結,看來實習不僅僅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相印證的過程,還有經驗和交際,生活與學習融入社會的過程。

為此我制定了接下來三個月的實習計畫:1按時上班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給我的工作內容;空閒的時候多看看圖紙,熟悉熟悉圖集;晚上把學校的課本看看,將理論和實際印證;擠時間將學校的實習期間要將的材料完成。呵呵,我很期待!

當然也必須期待。

這週我把專案部經理交給我的任務熟悉了一下:「專業線工」,呵呵,本來覺得放線是個沒技術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讓我改變了想法:1放線首先要熟悉圖紙;2放線可以熟悉工程的具體流程;3放線可以學習工程進行過程中技術規範4放線的工作最簡單也最容易入門,完成後空閒時間多,可以多學學其他東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嘛,知識是個積累的過程,技術員的學習也一樣,所以不應該小看放線的工作,應該多從中學習,多看,多問,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領導才會給咱大工作,嘿嘿。第一周的生活學習就在忙碌而充實中度過了。

@施工周記2

這週去了專案部的乙個新工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到了: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前,一定要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千萬不能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只有詳細了解了現場的具體情況後,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才有針對性,也才有較好的實用價值。進行現場實地考察要了解以下一些主要內容:

1.現場供電情況(線路、容量等); 2. 現場供水、排水情況(線路、容量等); 3.

現場道路暢通情況; 4.現場可供利用的建築物情況; 5. 現場已有地下管線情況; 6.

現場周圍城市測量控制點情況等。如果是外地工地,還應了解當地施工期間的氣溫、降雨量、風力、風向以及**烈度、地方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地方施工協作單位以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建築市場的管理檔案等。

安全是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所在,所以專案部的領導和監理單位都對此進行了安全工作強調,我也學習到了不少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知識:(1)懸掛標牌與安全標誌。施工現場的人口處應當設定「一圖五牌」,即:

工程總平面布置圖和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及監督**牌、安全生產規定牌、消防保衛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以接受群眾監督。在場區有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危險部分應懸掛安全標誌牌。(2)施工現場四周用硬質材料進行圍檔封閉,在市區內其高度不得低於1.

8m。場內的地坪應當做硬化處理,道路應當堅實暢通。施工現場應當保持排水系統暢通,不得隨意排放。

各種設施和材料的存放應當符合安全規定和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 (3)施工現場的孔、洞、口、溝、坎、井以及建築物臨邊,應當設定圍檔、蓋板和警示標誌,夜間應當設定警示燈。 (4)施工現場的各類腳手架(包括操作平台及模板支撐)應當按照標準進行設計,採取符合規定的工具和器具,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搭設,並用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5)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當符合臨時用電規範和安全操作規程,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6)施工單位應當採取措施控制汙染,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7)施工現場應當設定必要的生活設施,並符合國家衛生有關規定要求。

應當做到生活區與施工區、加工區的分離。 (8)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戴安全帽;攀登與獨立懸空作業配掛安全帶。

@施工周記3

到工地時,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心裡覺得挺危險的,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牆的強度的,以避免因牆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

一路上去,可以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在樓內,我發現了一些樓交接處出現了不少裂縫。經過施工師傅的講解提示,加上我蒐集的資料,有了不少收穫,總結如下:

裂縫的原因:混凝土中產生裂縫有多種原因,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鹼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公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

後期在降溫過程中,由於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

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

這周空閒時間我總結了混凝土裂縫處理的知識:溫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縫的措施:為了防止裂縫,減輕溫度應力可以從控制溫度和改善約束條件兩個方面著手。

控制溫度的措施如下:採用改善骨料級配,用乾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築溫度;熱天澆築混凝土時減少澆築厚度,利用澆築層面散熱;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溫;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效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強養護,防止表面乾縮,特別是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對防止裂縫是十分重要,應特別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縫,出現後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防貫穿性裂縫的發生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周轉率,往往要求新澆築的混凝土盡早拆模。

當混凝土溫度高於氣溫時應適當考慮拆模時間,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縫。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例如可以使用減水防裂劑。

@施工周記4

這周天氣比較乾燥,經常給澆築好的板上澆水,因此我總結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對混凝土的裂縫的影響:1、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

2、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混凝土澆注後,如氣候炎熱、空氣乾燥,不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中水分會蒸發過快,形成脫水現象,會使已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從而會在混凝土表面出現片狀或粉狀脫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備足夠的強度時,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乾縮裂紋,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體性。所以混凝土澆築後初期階段的養護非常重要,混凝土終凝後應立即進行養護,幹硬性混凝土應於澆築完畢後立即進行養護。

專案部新工地也進行到了回填土階段,我上網查了下回填土的材料選擇:1、回填土:且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優質土。

回填土內不得含有有機雜質,粒徑不應大於50mm,含水量應符合壓實要求。2、石屑:不應含有有機雜質。

3、填土材料如無設計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碎石、砂土(使用細、粉砂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並辦好簽證手續)爆破石碴;可作表層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的填料。

4、碎塊草皮和有機含量大於8%的粘性土,僅用於無壓實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或沼澤地區,經處理其含水率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於填方中的次要部位。5、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土、流動狀態的泥炭土和有機質含量大於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工程質量的通病:

1、回填土應按規定每層取樣測量夯實後的幹容重,在符合設計能回填上層。2、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厚度,禁止汽車直接卸土入槽。3、嚴格選用回填土料質量,控制含水量、夯實遍數等是防止回填重要環節。

4、管溝下部、機械夯填的邊角位置及牆與地坪實,並應使用細粒土料回填。 5、雨天不應進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須施工時,應分段盡快完成,且宜採用碎石類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現場應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誰流入坑內。 6、路基、室內地台等填土後應有一段自然沉實定後才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施工周記5

這週我了解到了後澆帶的有關簡單知識:在通常情況下,當砌築牆體長度超過40~60m時,按規範要求應設定貫通的後澆施工縫。當地面有建築時,後澆帶的設定應該根據地面建築的要求確定,預留寬度為800~1000mm。

後澆帶宜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天後,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築,其配合比應該由試驗確定,強度需高於兩側混凝土乙個等級。因為,後澆帶留置的時間比較長,積存的建築垃圾、雜物比較多,所以,必須要專門安排人員負責清理乾淨。施工前,將接縫處的砼鑿毛,用壓力水沖洗乾淨,保持濕潤,並刷水泥漿。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要加以覆蓋並澆水濕潤,養護時間不少於28天。

這週還學習到了變形縫的有關簡單知識:設定變形縫是為了防止混凝土因收縮或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沉降引起的裂縫也稱為沉降縫。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與主體結構連線處一般設定沉降縫,是人防工程變形縫的主要形式。

主體與室外出入口因基坑開挖深度和地基承載力的不同而遭成沉降不均勻,導致橡膠止水帶撕裂或沉降縫隙過大而難以修補。因此,應嚴格按照施工規範進行施工,對埋設好的止水帶由專人全數檢查,保證沉降縫的施工質量。施工縫:

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畫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乙個面; 伸縮縫:

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沉降縫:

指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定的建築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築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基礎、牆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線。縫寬一般為30~70公釐。

將建築物或構築物從基礎至頂部完全分隔成段的豎直縫。藉以避免各段不均勻下沉而產生裂縫。通常設定在建築高低、荷載或地基承載力差別很大的各部分之間,以及在新舊建築的聯接處。

建築實習周記

實習周記一周 本週天氣悶熱大多數時候晴 由於身體原因,我七月底開始在北京找實習單位,經過幾天的尋找,我在中國冶金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得到了實習機會。從七月24號起開始正式實習。這是我經歷平生第一次建築業務實習,是那麼難忘。它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 生活 心理 身體 思想等等,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

建築專業實習周記

今天我們第一次來到了工地,師傅並沒有馬上讓我們下工地,而是對我們進行了安全衛生教育。安全生產關係到企業的聲譽和效益,同時也關係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因此在施工生產中必須貫徹 安全第 一 預防為主 的安全方針,堅持 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的安全生產原則。我知道了老師講的 三保 四口 五鄰邊 三保 防護 安全帽...

建築施工實習周記

第三週好吧,一星期七天下了五天的大雨基本上什麼都沒有做,不過還是寫幾個字吧 誒,天氣開始熱咯,好像睡午覺,可是工地時間還沒改作息時間,中午只能照常去上班。現在公升吊台也幹,做試塊也做過,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幹,幹的最多的還是樓層放線,打水平,最近打了個過梁的水平,打了以便門過梁高度不會搞錯。有時還簽下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