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 工程 TS 技術解決方案過程 V1

2022-05-19 15:04:11 字數 3794 閱讀 9586

技術解決方案過程

文件編號:gzcy_ts_prs-v1.0

文件資訊:

文件名稱:

文件類別:cmmi板

密級:機密

版本資訊:v1.0

建立日期:

建立人:

審核者: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保管人:

存放位置:

編輯軟體:microsoft office 2003 英文版

confidential

文件修訂記錄

*變化狀態:c――建立,a——增加,m——修改,d——刪除

文件審批資訊

前言技術解決方案的目的在於開發、設計和實現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等都圍繞產品、產品構件和與過程有關的產品。

目錄第一章簡介 1

1.1 目的 1

1.2 適用範圍 1

1.3 術語表 1

1.4 參考資料 1

第二章過程總體描述 2

2.1 組織內部過程框架總覽 2

2.2 過程概述 2

第三章過程元素描述 3

3.1 概要設計 3

3.1.1 概述 3

3.1.2 參與人員 3

3.1.3 入口準則 3

3.1.4 輸入 3

3.1.5 任務 3

3.1.6 出口準則 6

3.1.7 輸出 6

3.1.8 度量 6

3.2 詳細設計 7

3.2.1 概述 7

3.2.2 參與人員 7

3.2.3 入口準則 7

3.2.4 輸入 7

3.2.5 任務 7

3.2.6 出口準則 8

3.2.7 輸出 8

3.2.8 度量 8

3.3 編碼及單元測試 8

3.3.1 概述 8

3.3.2 參與人員 9

3.3.3 入口準則 9

3.3.4 輸入 9

3.3.5 任務 9

3.3.6 出口準則 10

3.3.7 輸出 10

3.3.8 度量 10

3.4 編制產品支援文件 10

3.4.1 概述 10

3.4.2 參與人員 11

3.4.3 入口準則 11

3.4.4 輸入 11

3.4.5 任務 11

3.4.6 出口準則 12

3.4.7 輸出 12

3.4.8 度量 12

本過程目的在於提供開發、設計和實現滿足需求解決方案的過程,是專案工程過程的核心。主要包括選擇產品構件解決方案、開發設計、實現產品設計和實施建議等內容。本部分內容是oosp組織標準過程的中相關內容的細化。

本文件的適用範圍為組織內所有軟體專案。

組織標準軟體過程(ossp):可在組織內使用的基本過程定義,用它來引導建立專案的一般軟體過程。它描述每個軟體專案打算併入自己的專案定義的軟體過程中的基本軟體過程要素,還描述這些軟體過程要素之間的關係(如排序和介面);

圖表 1 組織過程總覽

組織過程分為專案管理、專案工程和專案支援部分,在本過程中主要描述ph2部分內容。

分析與設計具有預定功能的軟體系統體系結構(即模組結構),確定子系統、功能模組的功能及其間的內、外界面,確定資料結構。

專案經理:組織進行概要設計,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概要設計文件評審

系統設計人員:進行概要設計,評審概要設計文件

● 軟體測試人員:整合測試設計

● 《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已經制定,評審通過

《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

面向結構(資料流)設計方法:

結合《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及系統不同層次的資料流圖,把整個系統分解為模組並確定各模組功能,確定每個功能模組的輸入、轉換和輸出資料流,並考慮各方面資料介面、儲存方式等。迭代逐步分解各系統模組,直到確定每個功能模組只執行乙個行為為止,同時細化資料結構設計,完善資料字典以確保系統能獲得所需的輸出結果,從而完成系統構架設計。

1. 物件導向設計方法:

結合《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包括快速原型分析模型、類模型)和系統選用的程式語言,確定客戶類(包括子類)及類的各種行為,並使用設計模型及相應的列表,確定每個物件的客戶(模組)關聯,並給予必要的方法設計。迭代逐步檢查物件及其方法,直到系統中每個物件擁有所有必需的方法,從而完成系統構架設計。

2. 專案經理確定系統設計人員,並討論確定階段出口準則,通盤考慮並跟蹤上游順延下來的進度、技術難度等風險、問題,與相關人員溝通,制定階段計畫。必要時,請高層參與問題解決;

3. 評估、確認需求分析結果,並對可重用的軟體或功能模組進行效能測試,通盤考慮整個系統結構、功能擴充套件性;

4. 用選定的工具(如需求功能矩陣表等)和開發計畫設定的交付方式(如小版本漸進交付)及設計方法,結合設計原則(如功能模組化等),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功能模組,並確定子系統、功能模組及其間的關係;

5. 確定子系統、功能模組間的約束、假設和依賴(如系統執行環境和開發、測試環境等,並考慮系統併發性和分布性要求);

6. 結合以上內容,對系統的模組邏輯實現和整合方法進行設計,降低使軟體難於實現、測試(必要時測試人員參與討論)、維護的因素,形成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體系結構;

7. 定義錯誤處理和恢復策略,對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分解,確定處理對策;

8. 確定專案資料庫設計規則以便於系統統一,其中包括:庫命名,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安全性設計及優化,管理規則等;

9. 資料庫設計一般要經過「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安全性設計→優化」等步驟,通常要迭代進行:

10. 邏輯設計

分析軟體系統模組及其之間的資料操作,使用抽象資料型別設計,轉換資料物件的屬性及其關聯、介面等內容,設計並完善資料字典及其約束條件,實現資料的變數封裝結構設計。面向結構設計方法中為建立與資料庫相關的資料流圖或實體關係圖;若採用物件導向方法,則分析類資訊傳遞內容,並建立類圖;

11. 物理設計

設計表結構,與實體關係圖或類圖相結合;對錶結構進行規範化處理;

12. 安全性設計

考慮資料庫的登陸訪問限制,使用者密碼加密,操作訪問許可權等系統安全設計;

13. 優化

分析並優化資料庫的「時—空」 (即效能,容量等)效率,盡可能「提高處理速度」並且「降低資料占用空間」。

分析「時—空」效率的瓶頸,找出優化物件(目標),並確定優先順序;

消除物件(目標)間的對抗性,必要時給出折中方案;

給出優化的具體措施,如逐步評估、優化資料庫環境引數,對**進行反規範化處理等,堅持資訊隱蔽等原則,加強資料設計可維護性;

與客戶、測試人員交流介面設計需求,明確使用者介面、介面設計規則,包括:標準控制項的使用規則,通用介面(包括主介面和子介面等)、介面設計原則等;

14. 介面設計

分析需求說明中對使用者介面的需求,實施使用者介面設計,包括介面及其關係、工作流程等,必要時採取原型設計,並請客戶或同行評估後細化改進;

15. 介面設計

擴充套件子系統或功能模組及其之間的關係和限制條件,實施系統所需的介面設計,並消除冗餘後,完善系統的資料流圖,必要時形成功能說明和操作方式。若物件導向方法,則為子系統包、類間的屬性、方法等設計;

由測試人員參與完善測試介面設計;

結合系統錯誤處理和資料驗證方法,驗證介面設計結果,並逆向需求求證;

利用決策分析和決定過程確定新開發、採購和復用方案。

16. 根據設計方法及其設計結果,專案經理負責採用指定的概要設計說明書、資料庫設計說明書模板(必要時結合資料字典或類圖)描述設計體系結構內容;

SCCM技術解決方案

sccm2007 解決方案建議書 公司 2010年x月x日 目錄一 專案背景 3 二 目前終端管理現狀分析 4 三 專案目標 4 3.1.客戶需求的技術要求 4 3.2 需求技術詳解 5 3.2.1 實現全面的終端安全配置管理 6 3.2.2 終端遠端管理 8 3.2.3 終端自動化安裝部署管理 9...

機房工程解決方案

機房地面工程 機房工程的技術施工中,機房地面工程是乙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機房地板一般採用抗靜電活動地板。活動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點,因此,所有裝置的導線電纜的連線 管道的連線及檢修更換都很方便。活動地板下空間可作為靜壓送風風庫,通過帶氣流分布風口的活動地板將機房空調送出的冷風送入室內及發熱裝置的機櫃內...

XX投標技術解決方案

xx中文 建設技術解決方案 2000 4 22 企業站點建設部 網路互動策劃部 目錄一,前言 二,目前 運 況分析 三,技術實現方案概述 3.1 建設技術設計原則 3.2 建設步驟 四,internet 建設 4 1 建設技術上需要涉及的領域 4 2 的整體方案 4 3 idc isp 的選擇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