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類圈閉的定義與識別方法

2022-04-11 10:13:19 字數 3722 閱讀 3647

第四節構造圈閉和油氣藏

由於地殼運動使儲集層頂面發生了變形或變位而形成的圈閉,稱為構造圈閉,在其中聚集了烴類之後就稱為構造油氣藏。

根據其變形或變位及儲層的變化特點可分為:

背斜圈閉和油氣藏、斷層圈閉和油氣藏、裂縫性背斜圈閉和油氣藏、刺穿圈閉和油氣藏

一、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1、概念

背斜油氣藏:由於儲集層發生褶皺變形,其上部又為非滲透性岩層所覆蓋遮擋,底面或下傾方向被高油氣勢面或非滲透性岩層聯合封閉而形成的圈閉即為背斜圈閉,聚集油氣後,成為背斜油氣藏。

背斜圈閉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從穹窿狀一直到狹長高背斜;閉合面積大小不一;有的是完整的,有的被斷層複雜化。

2、背斜油氣藏的油氣分布特徵:

(1)油氣侷限於閉合區內;(2)背斜油氣藏中的儲油層呈層狀展布,儘管絕大多數油層的儲集性縱、橫向存在較大的變化,但應是相互連通的。(3)相互連通的多油層構成統一的塊狀儲集體,常形成巨大油氣藏。

3、背斜油氣藏的成因分類:

(1)褶皺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主要在側壓力擠壓作用下而形成。這類背斜多見於褶皺區,背斜軸向一般與區域構造線平行;兩翼傾角較大,不對稱,靠近褶皺山一側較另一側緩;閉合高度較大,且伴生有斷層。

區域上這種背斜分布在褶皺區的山前坳陷及山間坳陷,常成排成帶出現。圖為酒泉盆地南部前山背斜帶。

(2)與基底活動有關的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在地台區由於基底斷塊上公升,使上覆地層隆起而形成同生背斜構造。

其特點是:直接覆於基底之上的地層彎曲較顯著,有時還可遇到受基底斷裂控制的繼承性斷裂,向上地層彎曲漸趨平緩,而後逐漸消失;兩翼地層傾角緩,閉合度小,閉合面積大,此類背斜常成帶分布,組成長垣或大隆起。

(3)與同生斷層有關的逆牽引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滾動背斜的成因解釋有兩種,一種是認為同生斷層下降盤靠近斷層面的岩層因重力**使地層下垂彎曲而形成,另一種是認為同生斷層下降盤尤其靠近斷面處岩層厚度較大,促使地層在斷面附近向著斷層面「回傾」而形成。

這種背斜圈閉的特點,都位於同生斷層的下降盤,多為小型寬緩不對稱的短軸背斜,靠近斷層一翼陡,遠離斷層一翼緩,軸線與斷層線近於平行,常沿斷層成串分布。背斜高點距斷層較近,一般為 0.5~1.

5公里;且高點向深部逐漸偏移,偏移軌跡大體上與斷層面平行。背斜的形態、寬度等均受同生斷層的控制。斷層面彎曲度越大,背斜形態線越趨穹窿狀,傾角越緩。

圖為我國華北含油氣盆地黃驊拗陷港東油田位於北大港斷裂構造帶東南部,是港東主斷層南部下降盤上的逆牽引背斜構造。

(4)與塑性流動物質有關的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由於地下塑性地層受不均衡壓力作用,向著壓力降低的上方流動,使上覆地層彎曲形成的背斜圈閉。地下塑性地層常見的有鹽岩和泥岩類,其中尤以鹽岩佔主要。

圖為我國江漢盆地的王場油田,該油田為一長軸背斜,地下核部為鹽岩隆起。

(5)與剝蝕作用及壓實作用有關的差異壓實背斜和油氣藏

在古侵蝕面上常存在各種地形突起,它可以是結晶的基岩,緻密堅硬的沉積岩或生物礁塊等。當接受新的沉積時,在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積物較薄,而周圍的沉積物則較厚,由於突起和其周圍沉積物厚度的不同,負荷懸殊,在成岩過程中,差異壓實的結果在突起的部位形成了背斜構造,這種背斜通常稱為披蓋背斜,它反映了下伏古地形突起的分布範圍和形狀,但其閉合度則比古地形突起的高度小,並向上遞減直至消失;在成因上很難與基底隆起有關的背斜區分開。

圖為我國華北含油氣盆地濟陽凹陷的孤島油田基底為由奧陶系石灰岩和白雲岩組成的剝蝕突起,其翼部超覆沉積有下第三系地層,頂部則被上第三系館陶組及明化鎮組所覆蓋,形成較大規模的披蓋構造。

二、斷層圈閉和油氣藏

1、概念

斷層圈閉是指沿儲集層上傾方向受斷層遮擋所形成的圈閉,聚集油氣後即成為斷層油氣藏。

這種型別的圈閉分布很廣,在各含油氣盆地中廣泛分布,尤其我國東部斷陷式含油氣盆地中更是為數眾多。斷層圈閉的閉合面積是通過溢位點的儲層頂面構造等高線和上傾方向斷層線構成。

2、斷層油氣藏的基本特徵

斷層油氣藏的基本特徵主要是沿斷層附近儲集層因岩層被擠壓破裂而滲透性變好;斷層的發育使油氣藏複雜化,構造斷裂帶內的油氣藏被斷層切割為許多斷塊,分隔性強,各斷塊內含油層位、含油高度、含油面積很不一致;油氣常富集在斷層靠油源一側。

3、斷層在油氣藏形成中的作用

斷層在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時期或者同一斷層在不同的位置,常起著封閉或通道兩種截然相反的作用。對油氣藏的形成至關重要。

(1)封閉作用

封閉作用是指由於斷層的存在,使油氣在縱、橫向上都被密封而不致逸散,其結果是形成油氣藏。斷層是否起封閉作用取決於斷層本是否封閉和斷層兩盤岩性的接觸關係。

斷層本身的封閉性決定於斷層帶的緊密程度,它與斷層的性質、斷層角礫岩和斷層泥是否存在以及斷層帶中流體的情況有關。一般來說,擠壓性斷層較張性斷層封閉性強一些;斷層帶中斷層泥的存在常使斷層產生封閉作用;而斷層角礫岩的存在常具有一定的滲透作用,另外,地下水通過時,水中沉積物質沉澱,使破碎帶膠結或油氣沿開啟斷裂運移時,由於**氧化,形成固體瀝青而堵塞斷層通道,也可起封閉作用。

斷層橫向上是否封閉則取決於斷距的大小及斷層兩盤岩性的接觸關係。若斷層使儲層上傾方向完全與非滲透性岩層相接,則為完全封閉(圖中b);上傾方向的上方部分與非滲透層相接,則為部分封閉(圖中a),與滲透層相接,則為不封閉(圖中c)。

(2)通道作用

斷層另一種作用是破壞原生油氣藏,成為油氣運移的通道。其結果是油氣運移至淺處,若遇圈閉可形成次生油氣藏;若無遮擋油氣逸散至地面而散失。

圖為柴達木盆地的油砂山油田,本來為一完整的背斜油藏,後因垂直構造軸線發生一條大斷距的斷層,將東側油層抬公升暴露於地面,油藏則全部遭到破壞。西側油層下降,被斷層封閉仍保留了工業性油藏。

4、斷層圈閉和油氣藏的型別

斷層圈閉的形成條件是斷層必須是起封閉作用的,那麼在平面上必須是斷層線與儲集層的構造等高線構成閉合的狀態才能形成圈閉。那麼根據斷層與儲集層的平面組合關係,可將斷層圈閉分為以下四種基本型別:

1、彎曲或交錯斷層與單斜構造結合組成的圈閉和油氣藏(圖中a)。

2、三個或更多斷層與單斜或彎曲岩層結合形成的斷層或斷塊圈閉和油氣藏(圖中b)。

3、單一斷層與褶曲(背斜的一部分)結合形成的斷層圈閉和油氣藏(圖中c)。

4、逆和逆掩斷層與背斜的一部分結合形成的逆(或逆掩)斷層圈閉和油氣藏(圖中d)。

三、裂縫性背斜圈閉和油氣藏

1、概念

裂縫性背斜圈閉:在背斜構造控制下,緻密而脆性的非滲透性岩層,由於各種原因可以出現裂縫特別發育而使孔隙度和滲透性變好的區域性地區,周圍則為非滲透性圍岩和高油氣勢面聯合封閉形成的油氣低勢區,稱為裂縫性背斜圈閉。聚集了油氣之後即形成裂縫性背斜油氣藏。

2、分類

裂縫性背斜油氣藏按儲集層的岩石型別,可分為碳酸鹽岩和其他沉積岩兩大類。圖為扎格羅斯山前帶中加奇薩蘭裂縫性背斜油氣藏,儲集層為灰岩中的裂縫。

3、裂縫性背斜油氣藏的基本特徵

裂縫性背斜油氣藏的基本特徵油氣分布總體上受背斜構造控制,但具有油氣分布不規則的特徵。儲層非均質性嚴重,使油氣藏的油氣產量,油氣柱高度及油氣層壓力分布極不均一。

圖為我國柴達木盆地油泉子油田,儲集層為中新統底部的裂縫性泥岩夾薄層石灰岩、泥灰巖和砂岩透鏡體。

四、刺穿圈閉和油氣藏

1、概念

刺穿圈閉:地下岩體(包括軟泥、泥膏巖、鹽岩及各種侵入岩漿巖)侵入沉積岩層,使儲集層上方發生變形,其上傾方向被侵入岩體封閉而形成的圈閉稱為刺穿圈閉。聚集油氣後稱為刺穿油氣藏。

2、分類

刺穿油氣藏的主要型別有:①、鹽栓(核)遮擋圈閉和油氣藏;②、鹽帽沿遮擋圈閉和油氣藏;③、鹽帽內透鏡狀圈閉和油氣藏(圖中ⅰ①、②、③)。

形成刺穿構造的同時,常伴生斷裂、岩性尖滅、不整合以及刺穿上方的隱刺穿背斜和斷層,形成與刺穿有關的隱刺穿油氣藏(圖中

圖為阿普歇倫含油氣區洛克巴組油田泥火山剌穿遮擋形成的油氣田。

電容的識別方法

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 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 f 表示,其它單位還有 毫法 mf 微法 uf 納法 nf 皮法 pf 其中 1法拉 10毫法 mf 10微法 uf 10納法 nf 10皮法 pf 即 1 uf 10nf 1 nf 10uf 1 uf 10...

小篆的識別方法

一辨別結體相異 說文解字 分部建首,查篆字須按偏旁查詢。從繁體來講,大多數的楷篆偏旁部首形體還是相同的,但有一部分字的楷書結構形體相同,在篆書中卻是迥異的,稍微疏忽,便容易出錯。二分清形近篆法 楷字寫成篆字,有些字非常相似,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如不加以辨認,極易混淆認錯。初學者應在區別的基礎上,以形...

電阻的識別方法

帶有四個色環的其中第 一 二環分別代表阻值的前兩位數 第三環代表倍率 第四環代表誤差。快速識別的關鍵在於根據第三環的顏色把阻值確定在某一數量級範圍內,例如是幾點幾k 還是幾十幾k的,再將前兩環讀出的數 代 進去,這樣就可很快讀出數來。下面介紹掌握此方法的幾個要點 1 熟記第 一 二環每種顏色所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