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料的了解及識別方法

2022-09-10 08:48:04 字數 1681 閱讀 4941

塑膠原料分為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兩種。我們現有注塑用料通常是指熱塑性塑膠,熱塑性塑膠根據其內部分子的結構特性又可分為結晶性和非結晶性兩種。結晶性聚合物內部分子呈有序規則排列,有明顯熔點如pe、pp、pom、pbt、pet、pa;非結晶性聚合物內部分子呈無序排列,沒有明顯熔點如ps、abs、pvc、pmma、psu、ppo。

下面就常用的幾種塑膠原料pp、pom、pc、pbt、pa6、pa66、abs、pmma的物料特性及成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簡單的介紹:

1、pp(聚丙烯)熔點溫度為164℃--170℃,熱穩定性較好,分解溫度可達300 ℃以上,在與氧接觸的情況下260℃開始變黃劣化,成型收縮率較大為(1--1.5%),並具有各向異性,低溫成型時易因分子配向而翹曲或扭曲。密度為0.

91,具有良好的摺疊效能,樹脂顆粒有蠟狀質感,平均吸水性小於0.02%,成型水分允許含量為0.05%,故成型時一般不作乾燥處理,如水份含量過高則可在80℃左右乾燥1--2小時,成型時其流動性能對溫度和剪下速率均較為敏感。

2、pom(聚甲醛)為熱敏性塑膠,熔點為165℃,在240℃溫度下會嚴重分解,色澤變黃,在210℃的溫度下停留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在正常加溫範圍內其受熱時間稍長也會出現分解,分解後會有刺鼻氣味,摧人淚下,製品伴有黃棕色條紋,pom的密度為1.41--1.425,原料顆粒具有磁質感覺,通常乾燥溫度為80℃+0.

5℃,乾燥時間為3--5小時,生產中一般以提高注射壓力來增加其流動性,生產中如出現分解或料筒中有pvc、aas等料時,應及時將料筒清洗乾淨。

3、pc(聚碳酸酯)215℃開始軟化,225℃以上開始流動,260℃以下熔體粘度過高,製品易出現不足,成型溫度一般在270℃--320℃之間選用,超過340℃會出現分解,乾燥溫度為120℃--130℃之間,乾燥時間為4小時以上,pc料樹脂一般為無色透明之顆粒。注意生產時如料筒記憶體有pvc、pom膠料不可直接加料公升溫,應將料筒用pe樹脂清洗乾淨再生產,成型工藝宜採用多級注射,模溫80℃--130℃,專用螺桿。

4、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點為225℃--235℃,分解溫度在280℃左右,成型溫度一般在240℃--260℃之間選擇,乾燥溫度一般為120℃--140℃,乾燥時間為3--5小時,pbt樹脂一般為白色顆粒模溫100℃以上熱敏性強,易過火,易脫粉,模具型腔須經常清洗。

5、pa6(聚醯胺)俗稱單六尼龍熔點為215℃--221℃,310℃開始分解,乾燥溫度為90℃--100℃,乾燥時間5--6小時。

6、pa66(俗稱雙六尼龍),熔點為260℃--265℃,310℃左右開始分解,乾燥工藝與尼龍66同。

pa類樹脂溫度過高易引起物料變色發黃,pa類樹脂一般呈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顆粒,成型時需控制好射嘴溫度或採用自鎖或射嘴以防流涎。

7、abs塑膠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3)三種單體組分經接枝共聚而成的三元共聚物。成型溫度一般在160℃以上,250℃左右開始色澤變黃,270℃以上開始出現分解,樹脂一般為淺象牙色不透明之顆粒,乾燥溫度為80℃---85℃,乾燥時間為2---4小時。

8、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玻璃化溫度為105℃,熔融溫度大於160℃,分解溫度在270℃以上,乾燥溫度為70℃--80℃,乾燥時間為3--4小時,pmma樹脂密度為1.17--1.

20,無色透明之顆粒,成型時宜用多級注射工藝,模溫60℃---90℃。

識別物料的方法可根據膠料的密度、原料形狀、膠料製品的強度、膠料分解的氣味、燃燒時的火焰顏色等加以區分,或採用特殊方法對其物理化學性質鑑定加以區分。

塑膠材料的簡易識別

紡織原料識別方法彙總

3 測定和計算,將待測纖維進行脫油 烘乾 脫泡預處理,做成小球投入平衡後,根據纖維懸浮位置,測得纖維密度。4 螢光法 利用紫外線螢光燈照射纖維,根據各種纖維發光的性質不同,纖維的螢光顏色也不同的特點來鑑別纖維。各種纖維的螢光顏色具體顯示 1 棉 羊毛纖維 淡黃色 2 絲光棉纖維 淡紅色 3 黃麻 生...

電容的識別方法

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 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 f 表示,其它單位還有 毫法 mf 微法 uf 納法 nf 皮法 pf 其中 1法拉 10毫法 mf 10微法 uf 10納法 nf 10皮法 pf 即 1 uf 10nf 1 nf 10uf 1 uf 10...

小篆的識別方法

一辨別結體相異 說文解字 分部建首,查篆字須按偏旁查詢。從繁體來講,大多數的楷篆偏旁部首形體還是相同的,但有一部分字的楷書結構形體相同,在篆書中卻是迥異的,稍微疏忽,便容易出錯。二分清形近篆法 楷字寫成篆字,有些字非常相似,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如不加以辨認,極易混淆認錯。初學者應在區別的基礎上,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