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體系研究

2022-04-08 13:52:17 字數 976 閱讀 3438

20世紀中葉產生的人力資本理論明確提出,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教育是使個人收入分配趨於平等的重要因素,這一研究結論成為本文研究的理論根據。本文從人力資本角度闡述了我國農民工培訓的理論根據、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並針對當前的農民工培訓問題提出建議,以期為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體系的建立提供借鑑。

關鍵詞:人力資本農民工培訓體系

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綜述

人力資本觀念最早萌芽於2023年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威廉·配第的經濟思想中,他在分析生產要素創造勞動價值的過程中,曾把人的「技藝」列為除了土地、物力資本和勞動以外的第四個特別重要的要素。其後,著名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明確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他在《國富論》中指出:「工人增進的熟練程度可和便利勞動、節省勞動的機器和工具同樣看作社會上的資本」。

但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資本」概念的則是美國經濟學家沃爾什,他於1935 年出版了《人力資本觀》一書,從個人教育費用和個人收益相比較來計算教育的經濟效益。真正形成理論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

2023年,明塞爾的博士**《人力資本投資與個人收入分配》對人力資本投資與個人收入之間存在的必然關係進行了認真研究。2023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年會上發表了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講,轟動了西方經濟學界。西奧多·舒爾茨認為,「資本」有兩種存在形式:

其一是物質資本形態,即通常所使用的主要體現在物質資料上的那些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其二是人力資本形態,即凝結在人體中的能夠使價值迅速增值的知識、體力和價值的總和。1964 年,貝克爾發表了《人力資本》,提出了較為系統的人力資本理論框架,從而進一步發展了人力資本理論,使之成為系統而完整的理論體系。

人力資本理論的出現具有其歷史必然性,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經濟增長率公式出現了越來越大的誤差,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遠遠高於勞動力(勞動者)和資本投入增長率帶來的經濟增長;收入分配中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個人收入與教育程度的關係,教育程度在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即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收入水平也越低。

農民工培訓和農民工技能培訓計畫

堡政發 2010 號 堡子壩鄉二 一一年農民工培訓 和農民工技能培訓計畫 各支部 村委 為了提高農民工務工技能和法律常識,使農民工在外出務工中能夠發揮技能水平,達到增收效果,黨委 決定,二 一 年農民工培訓和農民工技能培訓計畫如下 一 培訓時間 3月下旬 4月下旬 8月下旬 9月下旬共4次。二 培訓...

農民工夜校培訓

為加強專案部對農民工夜校的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制,做好農民工夜校各項組織管理工作,專案部成立農民工夜校領導小組和管理辦公室。一 農民工夜校領導小組 組長 王軼 副組長 鄧國強 周雲飛 餘金健 郭長超 主要職責 農民工夜校重要事項的決策 人事任免配備和監督指導。制定農民工培訓的規章制度,確定教育培訓...

農民工培訓總結

靖宇縣職業中學作為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於2011年月完成了轉培任務,並通過了驗收。下面就2011年度基地培訓工作和工作體會作簡要總結。一 基本情況 學校於2011年月開始實施本年度培訓計畫,至2011年月完成培訓人數共人。專業為農經管理專業人,電焊工人,種植專業人,養殖專業人,計算機專業人,獲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