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豐產栽培技術方案

2022-04-06 03:51:58 字數 4764 閱讀 9384

一、種植區生態條件

黃花農場地處甘肅酒泉玉門,地理緯度北緯39°24′,海拔1290m,屬內陸乾旱荒漠氣候區,年平均溫度6 ℃,平均無霜期130天左右;≥10℃有效積溫2850℃;年降雨量58公釐,年蒸發量3000公釐;冬冷夏熱溫差大,光照強烈日照長,乾燥少雨多風沙是本區域典型氣候特點。土壤屬於昌馬衝擊扇緣地帶,含鹽量大,地下水位和礦化度高;農場土地資源豐富,屬於疏勒河昌馬灌區,農業灌溉便利。

二、紫花苜蓿生物學特性:

溫度、光照、水分、土壤鹽鹼度等,均對苜蓿種子發芽有影響。

(一)苜蓿對溫度要求。溫度能起到調節種子代謝的作用,從而調節種子的發芽速率。苜蓿種子在10℃即可發芽,但需10-12天,15℃需7天左右,25℃需3-4天。

在一定範圍內,溫度公升高有助於種子的發芽和出土。水分的過多或不足,可造成毒性離子的進入。當種子吸水量達到種子乾重的92%-95%時,種子開始膨脹,滲透濃度的公升高影響苜蓿種子的發芽。

含鹽量在0.1-0.3%範圍內苜蓿能正常發芽生長,隨著鹽鹼度增高,苜蓿種子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苜蓿喜溫暖半乾燥氣侯,生長最適宜溫度在15~25℃,所以苜蓿在春季生長最快。苜蓿開花最適溫度22~27℃。適宜在全年≥10℃積溫1700~4500℃的地區生長。

苜蓿不耐高溫。氣溫高於30℃,生長受阻;35℃時,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夜間高溫對苜蓿生長不利,可使根部的貯存物減少,削弱再生力。

根在15℃時生長最好,在灌溉條件下,則可耐受較高的溫度。苜蓿耐寒性很強,5~6℃即可發芽返青。在我國北方冬季多數品種能在-10~-15℃條件下安全越冬。

耐寒性較強的品種能耐-20~-30℃的低溫,有雪的覆蓋下可耐-30~-40℃的嚴寒。

(二)苜蓿對水分要求。苜蓿是需水較多的植物,每形成1噸乾草需水約700~800噸。苜蓿雖然喜水,但最忌積水,水淹24小時會造成植株死亡。

地下水位過高,對苜蓿的生長也是不利的,一般情況下,水位應在1公尺以下。土壤含水量過高影響苜蓿產量和品質。

(三)苜蓿對土壤要求。苜蓿對土壤選擇不嚴,除重粘土、低濕地、強酸強鹼外,從粗沙土到輕粘土皆能生長,而以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具有良好團粒結構的中性壤土最適宜。略能耐鹼,不能耐酸,以土壤ph7~9為宜。

為輕度耐鹽植物。在土壤含鹽量0.1%~0.

3%範圍內能正常生長。苜蓿對土壤的有較強的適應性,除太粘重的土壤或極貧瘠的砂土以及強酸或強鹼的土壤外,在其它土壤上都能生長。苜蓿是對土壤酸鹼度敏感的豆科牧草之一,喜中性或微鹼性,最適宜的ph值為7~9,ph在6.

5~7.5之間苜蓿產量最高。苜蓿對土壤中營養元素需求量大,根據測定,生產1噸乾草需氮12.

5公斤,磷3.5公斤,氧化鉀12.5公斤。

土壤貧瘠,在苜蓿苗期需施入氮素,以後由於根瘤菌固定空氣中氮素,可以少施。土壤中磷較少,特別是鹽鹼地應重施磷肥。鉀一般土壤中基本滿足需要,可以少施。

(四)苜蓿對光照要求。苜蓿為長日照植物,喜光照,不耐陰。苗期光照不足,生長細弱,甚至死亡。

營養生長期,光照充足,幹物質積累快。花蕾期光照充足,花量大,授粉好,結實多而飽滿。苜蓿生育期需2200小時日照。

此外,苜蓿具有固氮能力。苜蓿之所以能固氮,是因為在它的根上能生長一種通常被稱之為根瘤的瘤狀物。只有在土壤中存在其所專有的細菌並有一定的數量時,苜蓿的根瘤才能形成。

這種能使苜蓿根上形成瘤的細菌,稱為根瘤菌。苜蓿和其根瘤菌只有在相互配合下才能形成根瘤,並賦予土壤以肥力,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完全的共生關係。苜蓿以根瘤的形式供給細菌以居住的條件,以及它們生活所必須的醣類、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和專門加工的原料,細菌則利用這些物質同時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使之成為植物所能吸收利用氮的化合物,並最後形成植物的蛋白質。

三、紫花苜蓿植物學特性:

紫花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達數公尺至數十公尺;根頸密生許多莖芽,顯露於地面或埋入表土中,頸櫱枝條多達十餘條至上百條。莖稈斜上或直立,光滑,略呈方形,高約100~150厘公尺,分枝很多。種子千粒重 1.

5~2.3克,每千克約有30~50萬粒。種子有硬實現象,所以播種後有5-10%的種子當時不能發芽。

四、紫花苜蓿生長發育規律

苜蓿為多年生植物。一般生長的第二年達到正常生長,三至四年達到產量高峰,管理得當利用年限可達10年左右。苜蓿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如下。

(一)種子萌發。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5度,4-5天即可發芽出土,在10度時也能發芽,但需8-12天。

(二)苗期。種子入土後,正常播種期內4-7天出苗,子葉出土後為第一真葉,繼而複葉生長,此時,地上部分增長較慢,而地下根系發育較快。出苗20天後地上高度僅3-5厘公尺,而地下根系長20-25厘公尺,主側根上已有根瘤。

出苗30天左右,苜蓿複葉增多,呈蓮座狀。

(三)分枝。出苗30-35天,返青10-15天即行分枝。分枝後,苜蓿快速生長。

葉片增大增多,節間伸長。主莖葉腋內不斷形成分枝,分枝又行二次三次分枝,形成茂密株叢。此時為苜蓿營養生長最快的時期,因此在栽培上水肥管理一定要跟上。

(四)現蕾。分枝後25天左右,苜蓿花芽分化形成花蕾,現蕾期植株生長最快,每天植株增長1-2厘公尺,此時是水肥**的臨界時期

(五)開花。現蕾後20-30天開花,花期長達30-45天,開花期植株地上生物量達最高值,生長旺盛,是收穫甘草的最佳時期。

(六)再生性。苜蓿的再生能力很強,莖刈割後,能和快在莖結或根莖處生長出新的枝條。苜蓿的再生性因氣候條件、栽培條件、管理水平和品種而異。在玉門區域,一般每年收割2-3茬。

(七)停長和休眠。苜蓿最佳生長期溫度為15-25℃,≥35℃ 生長受阻,有的枯黃死亡,≤5℃停止生長,並逐漸進入休眠期。

五、紫花苜蓿豐產栽培技術

通過收復改良低產田種植苜蓿,發展草產業是農場「十二五」規劃和推動農場「二次創業」的主要內容,針對農場所處地理位置、氣候和土壤特點,根據近年來農場在低產田種植苜蓿積累的經驗,現制定新收復低產田苜蓿豐產栽培技術方案。

小麥套苜蓿豐產栽培技術

小麥套苜蓿是針對農場春季氣候乾旱、風大、溫度低、土壤水分蒸發快、返鹽重、影響種子萌發成苗而利用小麥頭水後二水前溫度高、土壤墒情好、鹽份低、有保護作物、播種後易發芽、生長快的一種栽培方式。 通過這種播種方式達到當年成苗、第二年收穫(600公斤/畝)、第三年豐產(1000公斤/畝)的目標

一、播前準備:

1、精心選地。要選擇地勢高燥、易灌易排,通透性良好、脫鹽徹底的沙壤土或壤土,平整度良好的土地,將地塊打成2畝以下並飽灌底墒水。

2、適時整地。播種前用圓盤耙耙地2遍、耙深6-8厘公尺後耥地一遍,整地質量達到「松、平、細、碎、墒、淨」六字標準。有條件可每畝準備3000-4000公斤腐熟發酵的農家有機肥結合整地施入土壤。

3、品種選擇。根據本區域苜蓿生產兩茬有餘,三茬不足的特點,應選擇早春萌芽早、生長快、再生力強,同時能安全越冬、休眠級數為3-4的優良品種,根據農場多年的種植情況應選擇8920mf、8925mf為主栽品種,甘農三號為搭配品種。

4、種子處理。精選後的品種要進行同族根瘤菌劑拌種包衣後裝袋放置於避光處存放,包衣拌種後的種子最好半月之內用完。

二、條施底肥,適時播種小麥

1、底肥條施時間應在春季整地後可立即進行;採用圓盤開溝式播肥機條施;肥料使用量為顆粒磷肥60公斤,二銨12公斤,硝銨10公斤;深度為6-8厘公尺;達到下肥均勻、少重不漏、覆土良好的要求。

2、適時播種。底肥條施後即可進行機械播種,脫鹽良好套播苜蓿把握大的條田小麥播量21.5公斤,小麥品種選擇以早熟、矮秆、分蘖力低的永良系列品種為佳,其餘以正常播量進行。

三、適時套播苜蓿。套播苜蓿一般在大小麥頭水後、二水前進行;畝播量1.5—1.

8公斤,機械條播達到下種均勻、少重不漏、地邊地角到位要求。為了保證下種勻、播量準,套播時可均勻摻入20-30公斤顆粒磷肥。

四、田間管理:

1、及時耙苗。小麥苗期及時苗耙破除板結,減少地表蒸發,防止土壤返鹽,提高地溫,促苗生長。

2、條施追肥。頭水前在小麥二葉期畝機械條施尿素12-16公斤。

3、適時灌水。頭水適宜灌水時間應在小麥三葉期最晚三葉一心期進行(5月10前結束),二水在套播苜蓿後立即灌溉,三、四水分別在大小麥抽穗、和臘熟期灌溉,

五、適時收割小麥。七月底及時搶收小麥,徹底清除田間麥秸雜草並及時灌水,促進苜蓿生長。

六、加強當年套播後秋季苜蓿管理,確保安全越冬。秋季乾旱要及時對苜蓿灌水促進苜蓿生長並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土壤封凍前灌好越冬水並防止畜群進入苜蓿田間踐踏啃食,以利於苜蓿安全越冬。

七、由於本區域新

地膜苜蓿豐產栽培技術

由於地膜具有保肥、保水、增溫、減少蒸騰、降低鹽鹼、控制雜草、播種後出苗快、出全苗,促進生長等效應,,從而達到快速建成留床苜蓿的一種栽培方式。

一、播前準備

1、土地選擇。播種地膜苜蓿應選擇脫鹽良好、土壤通透性好,能灌能排,土地平整的條田。

2、精細整地。播種前機械懸耕土地,深20厘公尺;圓盤耙耙地兩遍,使土地達到松、碎、消滅雜草等效果。

3、條施底肥。畝用80公斤顆粒磷肥,二銨10公斤、硝銨12公斤均勻條施於土壤。

4、人工輔助中埂。人工輔助將條田打成弧形埂,便於以後灌水。

二、適時鋪膜播種

1、適期早播。一般在夏季進行,越早越好,最晚在8月10前結束。

2、選用優良品種。可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以皇冠、金皇后等為主。

3、採用精選後接種處理後的種子,畝播種量2公斤。

4鋪膜播種。用小型拖拉機牽引鋪膜播種機穴播地膜苜蓿。選用145厘公尺地膜,一膜播5行,行距30厘公尺,穴距12—15厘公尺,行間覆土,地膜上每隔4—5公尺人工輔助壓一防風帶,播種深度控制在不超過2.

5—3厘公尺為宜,膜間距40厘公尺以下。作業質量達到鋪膜平整、下籽均勻、播量準確、無漏播、地膜不錯位等要求。

5、及時人工補種。機械鋪膜播種後,及時人工撒播地邊地角,防止漏播。

三、加強播種後田間管理

1、及時灌水。在夏季高溫下通過播種前後整地鋪膜等一切田間作業土壤墒情盡失,為了保證苜蓿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防止大風掀起地膜,鋪膜播種後要立即灌定苗水,要足額飽灌,畝灌水定額達160立方公尺以上。防止跑水串灌和次生鹽鹼的產生。

春播紫花苜蓿栽培技術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 分布最廣的一種多年生豆科牧草,有 牧草之王 之稱,不僅產草量高 草質優良 營養價值高,而且耐寒抗旱 耐瘠薄,適應性強,適宜種植區域很廣,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發展肉牛產業的首選牧草。為了使群眾掌握春播苜蓿栽培技術,現將科學的種植技術簡述如下。選地和整地 選地苜蓿適應性廣泛,可以...

苜蓿栽培技術

一 選擇適宜的地區和土地 1.苜蓿的適宜種植區 我國苜蓿適宜的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北緯35 43 東經105 以東的地區以及新疆北疆的部分地區。年降水量500 800公釐 降水量低的地區需要有灌溉條件 年平均氣溫5 12 0 積溫3000 5000 土壤ph6.5 7.5。2.可種植地區 可種植地區分布...

紫花苜蓿品種比較試驗實施修改方案

方案畢節試驗區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心 二 一三年三月五日 畢節市紫花苜蓿品種比較試驗實施方案 一 目的意義 選擇國內推廣數量較大 生產效能優良的紫花苜蓿品種在我市各縣 區 進行栽培,測定其產量和觀察其適應性,篩選適合我市各縣 區 的紫花苜蓿品種。二 供試材料 貴州眾智恆生態科技 提供的多葉王 wl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