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講的禪修和印度的禪修的區別

2022-03-16 23:32:24 字數 1488 閱讀 1730

佛陀講的禪修和印度的禪修,這兩項是完全不同的。印度禪專注就是把精神集中,達到精神集中的作用。他的作用就是什麼?

就是要來滿足他的生活。但是佛陀的禪不同,佛陀的禪即是在生活中培養正念,從正念當中完成正知,從正知中發現五蘊無我、無我所,然後再對過去錯誤的對五蘊的愛染、愛染的欲貪而生起厭離。如果沒有欲貪就沒有禍患了。

厭離欲貪時你才有出離的心。佛陀所教導正念正知的修行,最主要就是要讓你不要再從過去的無明,來欲貪五蘊產生愛染、產生憂悲惱苦。佛陀講的禪修和印度的禪修完全是不同的,不論是修法的角度,或從種種佛門角度,或目的上的角度,要怎樣對照都無法契合的。

所以佛教所說的禪,是和八正道中的「正念」和「正定」有關。正念就是四念處,正定就是四禪。但是在四禪中,佛陀說初禪即培養有覺有觀。

培養有覺有觀的意思,就是離五蓋,欲惡不善法的五蓋。有覺有觀即是覺察到我的心已經生起五蓋,覺察到了五蓋生起就要離。另外他從初禪教的就是要如何進步、進道上公升來完成正念正知。

初禪不是教大家都達到頭腦無想無念。這兩種是不同的觀念。你想我們若達到用禪定把頭腦止靜下來,都沒有觀察當下,我們要如何照見五蘊?

要如何落實在生活中,六根觸六塵不被境轉?有可能嗎?印度的禪定,隨時都要靜靜地坐在那邊,若這樣就是真理嗎?

那這樣修行成功的人,不都要靜靜地坐著嗎?真理是在行住坐臥當中能夠培養的。佛陀所教的正念正知是在行住坐臥中,是任何士農工商階層都可以活用的,可以情緒管理,達到情緒管理。

第二步就是內心的平靜。內心平靜達到可以透視身心的本質,然後發現身心的本質是無常的,所以他對過去錯誤的欲貪,那個欲貪愛染生起厭患。厭患時你再訓練力行,力行當中訓練六根觸六塵時不會產生愛染。

佛陀的整個結構非常明白,從修行到解脫都交代的很清楚,完全都和定境沒有關係。

那麼談到定我再向你介紹「定」。定有兩種角度,一種是精神集中到無想無念的定;一種是精神集中修四念處的人,行住坐臥從身念處清清楚楚,當下的精進在身念處的當下,你身體的一舉一動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的時候,當下沒有被外境牽著走,也沒有生出五蓋,這樣就叫做禪定了。這種禪定是活的,是生活中的,不是一直在靜態中如如不動、讓頭腦達到某種靜態才是定。

佛教所說的正定是不染、不愛染。正定就是說六根觸六塵生活在世間上,眼睛看到喜歡的不會貪,看到不喜歡的不會起嗔恨,這樣叫做中道的生活。中道生活就是正定的生活。

這正定的生活,是任何人在生活上都可以運用的。這樣佛教對人類才有幫助,對現在實際上才有幫助,對社會也才有幫助。因為乙個正定的人,他六根觸六塵時,可以做的、不可以做的,自己都很清楚了,他也不會因為種種問題而起情緒反應,他可以把情緒調整的很和諧。

所以佛教的禪定,與過去印度所說的禪定,裡面有很大的出入,可是很少有人去用心了解。學佛就是要斷貪嗔痴、憂悲惱苦的。那我只靠暫時打坐,要滅貪嗔痴憂悲惱苦有可能嗎?

有,但那是壓抑的,那叫做「忘我」而不是「無我」。我晚上睡覺也會「忘我」啊。那變成佛法沒有辦法落實在生活中了嗎!

「忘我」跟「無我」是不同的哦!「無我」就是活在這個世間上,清清楚楚五蘊都是因緣和合的,其實找不到乙個「我」和「我所」,他只限於體證五蘊來做應該做的事,展現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的內心沒有任何的愛染,你沒愛染就不會感招後有了。

慧文禪師的禪修方法

慧文大師的禪修方法,既有繼承早期傳入中國的禪觀法門,又有自己從 大智度論 所悟到的觀心法門。根據 摩訶止觀 卷一說 文師用心,一依 釋論 止觀輔行傳弘決 卷第一之一說 第七諱文,多用覺心 重觀三昧 滅盡三昧 無間三昧,於一切法,心無分別。慧文已來既依 大論 佛祖統紀 卷第六又說 師夙稟圓乘,天真獨悟...

關於禪修竅訣和金剛誦的開示

如孝法師 2012年4月17日晚 於白馬招覺院為六位比丘尼 的開示 貪欲是很難調伏的,世人有生死都是由貪欲來的,它是乙個俱生的我執,非常的細微,很難調伏。雖然難調伏,我們現在不和它硬幹。當然,對於持戒的人來說,先樹立起乙個正念的城牆,出家眾就比較容易,好修,貪 嗔 痴的根雖然沒辦法去掉,但是現行基本...

曹操和楊修的故事

闊門事件 曹操曾經叫人建造花園,他看了後不給評語,只在花園的門上寫一 活 字,楊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問曹操,擅自命人把門修窄。一合酥事件 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寫了 一合酥 楊修見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 盒上寫明 一人一口酥 丞相之命怎敢違反?夢中殺人事件 曹操恐怕有人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