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讀後感

2022-02-14 02:09:40 字數 5891 閱讀 3974

精神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xx小學徐熊熊

在乙個多月的時間裡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

我認真閱讀了張丹教授所著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一書

可謂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我覺得數學活動中最富於創造力的乙個環節是--數學到底是怎麼"來"的!在情景背後

知識和能力在**?在知識背後

文化和精神在**?在技巧背後

思想和方法在**?在邏輯背後

直覺和猜想在**?在應用背後

原理與模型在**?

它有五個章節

分別是:數學教學策略概述

數與代數的教學策略

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策略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策略

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策略

縱觀全書

第一章作者提出整體把握小學數學課程

這是該書所提倡的最基本的教學策略

更是作者基於多年的實踐研究

對於有效實施數學教學提出的教學理念

在整體把握小學數學課程的理念下

該書對小學數學的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做了細緻分析

涵蓋了課程目標、課程主線、具體內容的要求及教學建議

對每一課程主線的教學策略的描述還有具體的案例加以說明和分析

既有面上的巨集觀把握

又有點上的具體分析

對小學數學老師來說可謂是一本教學寶典

對此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有效

沒有空洞乏味的長篇大論

有的只是日常教學中真正思考出來的精華;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可謂立竿見影

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一書的閱讀學習

我對小學數學教學有了乙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也撥開了原本存於心中的一些迷霧

相信對於今後自己提高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能力有所幫助

並且這些對於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

尤其是反思自己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有了很大幫助

下面我準備從教學準備(備課)、教學實施(授課)和自己實踐的"教學策略及實施方法"三個部分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第一、備課

(一)深入了解學生

找準教學的起點

要讓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有所收穫

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基礎

也就是確定教學的起點

在課前需要了解學生如下情況:學生是否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

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

哪些知識學生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

(二)客觀分析教材

優化教學內容

要真正的用好教材

教師在分析教材時

不妨對下列問題做出回答:

1.教材的目標是不是達成課時教學的目標的所必須的?還需要補充什麼?有哪些內容與目標無關?哪些內容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2.教學從**開始?教材中所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的順序?

3.從教學目標來看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看

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點難點又是什麼?

只有在回答了上述問題之後

才能採用有效地策略

諸如調整教學順序、提供現實背景、挖掘數學思想方法、改變呈現方式、設計或引進開放題、讓學生參與教學材料

從而達到優化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 注意目標的可檢測性

制定明確、具體的課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必須思考的要素

它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

在認真分析學生和客觀分析教材的基礎上

就需要教師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具體規定學生在一節課結束時的學生行為

首先必須體現學科教學的整體目標

其次是課時教學目標的闡述必須明確而具體

具有可檢測性

第三要編制能反映目標達成與否的測試材料

(四)選擇有利於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結合該書對具體案例的分析

就課堂教學中可能會發生的各種事情都做了詳盡的分析及其解決的方法

讓我受益匪淺

也明白了課堂教學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

不僅是按著教案就能夠備好課的

也不是講過一節課就可以放下

一堂好課必須細細的研磨

細細的雕琢

才能成為一堂精彩的好課

第二、授課

(一)創設有效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造乙個情境

並不是我想創造什麼就創造什麼

要考慮它的有效性

首先創設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

所以它不應被當作數學教學中引入學習的唯一方法

有時直接引出學習主題也不失是乙個好的策略

好的情境應該具備四性:指向性;思考性;經驗性;開放性

(二)設計有效問題

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有效提問和舉例是激發學生思考的重要策略

有效的問題是學生能夠積極回答而且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問題

老師不僅僅能提出只需要學生簡單回憶資訊就能回答的問題

還需要提出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

需要學生創造性地進行思考

需要學生做出判斷和評價

有時合理的舉例也能促進學生思考

舉例有正例和反例

(三)促進課堂交流

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由於善於與人合作和交流在當今世界變得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

學生的學習之間不僅僅依靠個人的自主建構

更為重要的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下不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中實現的

學生互動交流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交流中要給學生思考和做出判斷的時間

2、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並捕捉價值

在學生發言時

教師要學會傾聽

特別是當學生的想法和教師不一致的時候

首先要尊重

不要隨意打斷學生的想法

其次就是捕捉學生想法中的價值

3、促進生生交流要保證互動的廣度和深度

對於有價值的想法

老師可以通過追問等方式激發生生之間的交流

可以讓學生對不同的做法進行比較

在交流中突出不同做法的價值之處

另外還要鼓勵學生親自實踐

讓精彩的做法每個人都能試一試

在做一做中加深學生的認識

4、對學生出現的困難提供有效幫助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往往不希望看到學生出現困難和錯誤

實際上學生的困難和錯誤也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資源

如果我們能關注

並在課堂中巧妙利用

同樣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推動和深化作用

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要迴避學生的錯誤

對於學生的錯誤要正確面對

不但能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還能提公升教師的教育智慧型和靈活反應能力

其實這些教學策略也是我們平時教學時所要求的

關鍵是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把握和運用

在教學中沒有現成的、照搬照用的教學策略

同樣的策略不同的人使用效果也許會截然不同

關鍵還是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業務素質

我們要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中來提公升自己

使自己更好地勝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第三、自己實踐的策略

(一) 互動教學策略及實施方法

互動教學策略指在教學活動中

通過師生的認知互動、情感互動、實踐互動等改善課堂人際關係

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下面以二年級"認識方向"一課

說明運用互動教學策略讓學生感受方向

形成空間觀念

師生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方式多樣

可以是提問式對話

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可以是答問式對話

讓學生提問教師來回答;還可以是學生提問學生回答

在對話中

教師邊指導、邊釋疑

並加以適當的鼓勵

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內驅力

在本課中

初次認識東北面時

教師出示場景圖讓學生說出上面建築物的方位

學生發現超市無法用以往學習的東、南、西、北這樣的方位詞來描述方位

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以下對話

師:你們認為超市在學校的什麼方向呢?

生1:我認為超市在學校的東面

生2:我認為超市在學校的北面

生3:我認為超市在學校的東面偏北一些

師:如果從學校走到超市

你認為可以怎樣走呢?

生1:先向東再向北就可以走到了

生2:也可以先向北再向東

教師讓學生邊說邊指出由學校到超市的行走路線

師:從走的過程中大家發現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在正北面嗎?在正東面嗎?(不是)看來用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還不能完全確定所有物體的方向

從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

超市在學校的東面偏一些

同時它也在學校的北面偏一些

即超市在學校的東面和北面之間

我們給它乙個新方向--東北面

對於東北面這樣的方位詞

學生生活中聽說過

但並不能正確使用

教師並沒有因為有學生會就簡單教學

也沒有因為有學生不會就直接告知

而是通過讓學生感性地 "走"路線

讓學生感受超市所在的方位

之後告訴學生

這樣的方位就稱為"東北面"

這就不僅讓學生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生生互動:學生在自主**之後

要有意識地安排他們互相交流

通過交流

提高對問題認識的深度

生生互動又可分為個體與個體互動

小組與小組互動

全體學生互動等

如本課中

在學生認識東北面後

教師出示西南面的公園讓大家思考

在思考的基礎上同桌交流:公園在學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樣想的?通過同桌的相互交流

學生模仿東北面的認識方法

對西南面的方位會形成正確的認識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會識別方位的方法

在此基礎上

出示西北面、東南面的建築物讓學生說出方位

學生有了前面的基礎

表達起來就較為自信

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與環境的互動:本節課中

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具體的方位

在教室的南面牆壁上掛了流動紅旗

在西北面放了乙個盒子

讓學生說說教室的各個方位有什麼東西

與環境互動的活動

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體會數學的應用

(二)有效提問教學策略及實施方法

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

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

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備教材要"懂、透、化"

這一點是絕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的

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

卻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反思的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

只有理解了教材

我們才能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

我們就可以用"是什麼""怎麼樣"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

我們就可以用"你是怎麼想的"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性問題

有必要讓學生討論、**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統性、重點和難點

做到透徹掌握

融會貫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僅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

而且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

只有做到這樣

教師才能游刃有餘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2.備學生要 "實"

所謂"實"

是指教師必須深入實際

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習慣

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

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問

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

使得提問更加有效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讀後感

二 客觀分析教材,優化教學內容。要真正的用好教材,教師在分析教材時,不妨對下列問題做出回答 1.教材的目標是不是達成課時教學的目標的所必須的?還需要補充什麼?有哪些內容與目標無關?哪些內容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2.教學從 開始?教材中所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的順序?3.從教學目標來看,本節課的...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讀後感

決戰高考,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xx小學徐熊熊 在乙個多月的時間裡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 我認真閱讀了張丹教授所著的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書 可謂受益匪淺 感慨良多 我覺得數學活動中最富於創造力的乙個環節是 數學到底是怎麼 來 的!在情景背後知識和能力在 在知識背後 文化和精神在 在技巧背後 ...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讀後感

擰成一股繩,搏盡乙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乙個夢。xx小學徐熊熊 在乙個多月的時間裡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 我認真閱讀了張丹教授所著的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書 可謂受益匪淺 感慨良多 我覺得數學活動中最富於創造力的乙個環節是 數學到底是怎麼 來 的!在情景背後知識和能力在 在知識背後 文化和精神在 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