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讀成語故事 投筆從戎

2021-12-30 03:46:20 字數 461 閱讀 9693

投筆從戎

注釋: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故事:班超是東漢乙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檔案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

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他們倆,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納了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型和膽量,度過各種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與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造句:如果我現在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筆從戎,雪此國恥。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小學課本中的成語故事

三上 聞雞起舞 祖逖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典出自 晉書 祖逖傳 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同義詞 發奮圖強 自強不息。刻舟求劍 ...

小學課本中的成語故事

三上 聞雞起舞 祖逖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典出自 晉書 祖逖傳 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同義詞 發奮圖強 自強不息。刻舟求劍 ...

小學課本中的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祖逖 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同義詞 發奮圖強 自強不息。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後引伸成墨守成規不懂變通之意。買櫝還珠 鄭國人 經常用來比喻沒有眼光 取捨不當。畫龍點睛 張僧繇 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 精闢的一兩句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