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2021-12-25 03:29:18 字數 3310 閱讀 2578

學校課程「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柳橋中心小學學校課程綱要

一、課程背景: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探索研究,將深深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學校將凸顯自己的特色,學生將在張揚個性的基礎上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教師將進一步提高專業發展水平。

我們始終認為:小學教育即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養。這既是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兩全」教育的具體措施和手段。

近年來,我校針對現在學生「嬌生慣養、習慣差」一實際情況,在「重視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上做了一些較為實在的具體工作,在「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積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養成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的,如培養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等等。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要抓好養成教育,應當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

因此,我校確立了以養成教育為課題的學校課程開發和研究。注重養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養公民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以創新教育為方向,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我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充滿活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優越的校園環境資源和先進的自動化辦公條件,為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課程目標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鍊身體的習慣。」可見,抓好養成教育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大而言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養成教育對青少年一代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行為規範的養成以及自主意識的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養成教育有助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

品德形成是個體在社會性的活動和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符合社會行為規範的思想行為體系的過程。個體的品德形成是在多方面影響下實現的,有自發的社會影響,也有自覺的教育影響。學校、家庭和社會及個體自身的努力都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心理學告訴我們:品德的形成受知、情、意、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只有有了正確的品德認識,才能上公升到高尚的品德情感,再形成品德意志,最後轉化為自己的外在行為。乙個道德修養好的人必須經過長期的道德實踐,而養成教育正是有助於強化這種實踐。

(二)養成教育為青少年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養成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中有些是著眼於培養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勤勞儉樸、講究衛生、勤奮好學等。按時作息,生活有規律,要求學生按身心執行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動。

對中小學生進行時間觀念教育,懂得時間是限的,生命是寶貴的,從而珍惜時間。在青少年時期養成合理使用時間,珍惜時間的習慣。這為乙個人日後事業取得成就準備了重要條件。

三、學校社群資源

教師資源:全校有專任教師35人,其中專科及以上學歷佔91%以上,他們參加過各類業務培訓,且絕大多數教師一專多能,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創新**精神,為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了人力保障。

裝置資源:學校現有多**教室、微機室、實驗室、器材儀器室、遠端教育資源接收室,建有校園**,並開通了都會網路,教師辦公實現了自動化、網路化,這些是有力的物力保障。

學校特色:我校歷來重視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根據家長的建議和學生的特點,開發了小學生亟待形成的81個好習慣,進行有目的有計畫的培養,形成了良好的風氣。

四、課程結構及課程內容

根據學生成長需求,結合我校實際,確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內容為,《養成教育》。具體內容框架見下表。

五、各年級教學課時及內容安排

6、課程實施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

校長樹立民主開放的學校管理意識,全面負責學校組織機構建設,且組織管理機構成為民主化狀態;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進行校本課程審議,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成為民主決策過程;充分發揮校務委員會團結全校教職工民主決策作用,確保優質、高效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

2、建立良好的課程決策結構和溝通網路

一是學生在家長和社群的支援下確立自己希望學習的內容,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定課程;二是學校提供教師與課程專家溝通的機會,並認真計畫溝通交流的內容和形式,讓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者皆能有效地獲取相關資訊,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溝通網路。

3、持續的校本培訓

學校鼓勵所有教師都參與力所能及的課程開發研究,並保證他們有充裕的時間獲得各種學習培訓機會,根據教師專業的不同發展,採取不同的持續不斷的培訓策略。使其養成課程開發意識、反思課程開發能力。

4、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建立支援系統

不斷對師資、裝置、社群資源進行積極評估、利用,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積極爭取與社群對話,獲取廣泛的支援。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

一是健全校本課程審議制度(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職責、培訓制度、校本課程教學管理條例、評價制度、課程開發獎勵制度),二是系統研究,提高校本課程開發質量。

七、課程評價

科學地構建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發展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全面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善課程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是有效地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社群不斷發展和校本課程不斷完善的根本保障。

1、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

2、注重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幾方面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從研究學生需求、設計課程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課程活動等方面對教師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師生素質、全面反映師生發展過程的校本課程評價制度。

3、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等級評價與評語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寄語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等,都是我校有效的激勵手段。

4、評價標準體現主體性和差異性。從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注重和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學生個體更多被認可的機會和可能出發,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使校本課程評價最大限度地產生教育效益。

5、評價過程強調公正性和科學性,講求藝術性與創新性。

6、建立旨在發展學生多方面潛能的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

7、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以開發的專案,參與的學生數,學生參與過程中表現出的態度、情感、興趣、滿足感、教師的《綱要》教案和課堂活動效果等多方面進行,對教師的評價結果記入業務檔案。

學校課程「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柳橋中心小學

2011.8

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乙個人終身成長發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加強我校管理,切實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公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從而結合本校實際,以 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辦法 為評價手段,全方位對我校學生的學習習慣 文明習慣 安全習慣 衛生習...

養成教育實施方案2019

高梘小學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2010年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乙個人終身成長發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加強我校管理,切實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公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從而結合本校實際,以 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辦法 為評價手段,全方位對我校學生...

養成教育實施方案2019

機電專業部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2011年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乙個人終身成長發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加強我校管理,切實提高我部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公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從而結合本校實際,以 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辦法 為評價手段,全方位對我校學...